"给我8万一集,我比她拍的好百倍":不要用你的业余,挑战别人的专业
2019/9/23 19:56:52富书 券商中国

    

    

     作者:砚无声

     来源:富书(ID:kolfrc)

     1

     你的自以为是

     暴露了你的心穷

     最近,孙俪在网上突然遭遇网络谩骂,原因仅仅因为她晒出了剧本。

     孙俪在微博上晒出四个月的剧本,并配文:

     “我已经拍了快四个月了。可是,还有那么多戏没拍……这还不是全部的,剧本侧面还有……苍天!大地!”

    

     邓超也曾发微博,晒出成堆成堆的剧本,邓超调侃,孙俪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太无趣了。

     看到厚厚一摞剧本上,贴满了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标记和便利贴,网友们大呼:“像回到了高三!太辛苦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却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群嘲:

     “给我8万一集,我比她拍的好百倍”;

     “一集给我八千五,我能比你背的还要多”;

     “不就是一个戏子吗,根本不用努力,就赚大钱,这个社会有病”;

     同样的言论还有:

     “他要是没他爹,他能有今天吗?”

     “我要是入了那一行,也出人头地了。”

    

    

    

     这些年,对于娱乐圈的人赚钱,大家多有看法。

     确实有些娱乐明星素质低下,业务能力也差,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就靠一些不上台面的办法捞钱。

     可是并不是每个明星都是如此,演戏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轻松。

     且不说拍戏不仅仅是背剧本台词那么简单,对演员的每一个举手投足都有极高要求。

     孙俪曾在访谈中说:

     “每一个颜色代表人物心情,这样在开拍的时候,就知道人物所在的环境,方便入戏。”

     你只看到她的高片酬,却不知道一个镜头往往要拍一天甚至几天,冬天穿单薄衣服,夏天穿加厚棉袄,都是常有的事儿。

     那岂是你一个从没拍过戏的人就能驾驭得了的?

     在任何一个行业做到出类拔萃的人,无不经历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艰苦磨练。

     我们总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界,怨天尤人,自我沉醉,不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说句不好听的,你没用,给你一个富豪老爹,你也会坐吃山空;入哪一行,你都是籍籍无名,甚至位子不保。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鸵鸟身重翅小,不妄想飞向蓝天;海豚无脚,不徒劳爬上陆地。

     先有实力,后有与之相匹配的价值和高度,你的自以为是,暴露了你的无知。

     2

     太高看自己的人

     会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主持人老梁有句名言: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面临别人对你的评价,你一定找准自己的位置,你觉得你高不行,得大家认为你高,你厉害才行,盲目按自己的想法,就会被人瞧不起。”

     网上有个问题:人可以没有自知之明到什么程度?

     @霍之于桑:

     一米五的女孩说什么也要找一米九的男友。她说将来孩子综合两人的身高也才一米七,但也只能将就了。

     后来听说她追了篮球队的一个男孩三年,人家特别嫌弃她,她也锲而不舍。

     这是我见过智商最低也是最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了。

     @瑶不可及:

     单位一大龄男青年,81年的,长相一般,家庭一般,没成家,没女友。

     一个男同事新买了宝马5系,我们都觉得不错。

     只有他一脸不屑,用一种十分鄙夷的语气说:“拜托,这车根本就入不了我眼,好吗?以后我开的更好”

     那一瞬间突然懂了,他38岁依然单身是有原因的,把自己条件看得太高了。

     有一期《爱情保卫战》里,来了一个网友称“奇葩”的女人。

     她和小伙子恋爱的四年里,只工作了半年,因她看上的工作,看不上她。

     她还扬言:不全款买房就不行,因为她闺蜜嫁的老公,都有房有车,她不能被人看轻。

     涂磊当场怼女生:“你说要找一个工资高,干活又轻松的,你脸上不发烧吗?只干一点家务活,对男生父母不孝,还大吵大闹,完全要男友养,这是典型的不劳而获,不知耻啊,没有自知之明。”

     复旦的陈果说:

     “现在的女生,长相三分,化妆五分,开个美颜加个滤镜,就觉得自己有九分,甚至觉得八分的男生都配不上自己。”

     对别人有要求无可厚非,可你得衡量一下自己能否配得上。

     自己三分,却要找个九分的男人,你是当别人傻,还是瞎?

     克雷洛夫说:

     “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因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

     太把自己当回事,自视甚高,自命不凡,不自知者往往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3

     越没本事的人

     自我感觉越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达克效应”,全称“邓宁-克鲁格效应”。

     意思是:越没本事的人,自我感觉越好。

     它来源于一个小故事。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的一家银行。

     在光天化日之下,他毫无遮掩,警方不到一小时就凭银行的监控录像,将他捉拿归案。

     原来,McArthur听人说,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就能起到“隐形神水”的效果。

     他的自信爆棚让他错误地以为,柠檬汁可以起到隐身作用,这样他就可以为所欲为,神不知鬼不觉。

     他的行为被心理学家发现,达克效应应运而生。

     在达克效应下,某些方面能力欠缺的人,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虚幻优势中,高估自己的能力,同时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英国专家曾经做过一个测验,100位观众看30位演员表演戏剧打分,然后让演员给自己打分。

     结果显示,分高的演员给自己的排名都比实际排名低,分低的演员给自己的排名都比自己实际排名高。

     就连得分最后一名演员,给自己排名竟然是第7名,这是何等的自信。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生活中达克效应无处不在。

     才疏学浅的人,却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孤陋寡闻的人,却自以为惊世骇俗见多识广。

     之前,有个北大毕业生进华为,一进公司,他不是努力工作,而是给任正非写了一封万字长信,向任正非提出华为未来的战略计划。

     原本他想在老板面前大出风头,没想到任正非勃然大怒:“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这种人悲在自视甚高,哀在自命不凡,对自己有着迷之自信。

     正如达尔文所言:“无知要比博学的人更容易产生自信。”

     越是见识短浅的人,能力有限,越不知天高地厚,妄自菲薄,认为世界上唯我独尊。

     巴顿将军说:“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4

     有自知之明

     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知者,能认清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们往往受人尊敬,也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不自知者,只会贻人笑柄。

     要做到自知之明,这里有3个小建议,仅供你参考。

     1去尝试一件事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自视甚高,就是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件事。

     有个做主播的姑娘说,她曾以为做主播很容易,于是,她辍学做主播。

     刚开始,她学了很多才艺和说话技巧,每次直播她都展现拿手的,热情对待观众。

     后来做主播的人多了,她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才艺不够用,竞争激烈,同行黑她,看她笑话,观众也说些恶心的话,要求也越来越过分。

     她说:“我以前被赞美了多少次,现在就被唾弃多少次。”

     那些以为做一件事很容易的人,都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看问题只局限于自己的视角,才觉得很简单。

     没有经历,就没有阅历,成熟这件事,跟年龄、学历关系不大。

     2换位思考

     那些对别人要求高的人,往往没有换位思考。

     比如,你可以这样问自己:

     假如你是一个身高1.75米,颜值在线,收入不错,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你会娶一个又矮又胖、又穷又蠢的姑娘吗?

     你是老板,你会要一个不想干活,创造不了价值,还要高薪的人吗?

     你是导演,你会花8.5万一集,用一个从来没演过戏的新手演员吗?

     猜想你会对这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嗤之以鼻吧,将心比心,人家也是。

     3多个角度看世界

     自知包括三个方面。

     对物质自我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所有物等的认知。

     对社会自我的认知:包括对声望地位的认识。

     对精神自我的认知:包括对价值观、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倾向等特点的综合认知。

     比如,有个男生说,我,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约炮,会疼人,热心善良,北京户口,家有两套房,三辆车,但我依旧找不到女朋友。

     为什么?

     他认识到自己丑,矮,胖,所谓“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第一关就把他淘汰了。

     比如,名气不大的演员在重要场合合影时,自动不站C位。

     冰心的《春水》里有句名言:“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如果你能跳出你的环境,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你就知道其实世界很大,自我很渺小,才学会谦虚,做到真正的自知。

     巴特勒说:

     “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转动心中的明镜鉴照自己。”

     高看自己必然轻视他人,做人最要紧的,是少一点自以为是。有自知之明,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原题:“孙俪,你有什么了不起”:不要用你的业余,挑战别人的专业

     *作者:砚无声,富书专栏作者,写好文,走远路,爱谁谁,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书(ID:kolfrc)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券商中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