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斗胆一回……
2021/1/21 22:22:30 量子学派

立足北纬22°深圳
推荐给你一份22℃书单
我是量子学派主编罗金海。
2021年的第一次发文,斗胆给大家讲一点自己的体会。
如果说对这个世界我还有一点发言权的话,那就是书了。
只要有时间来读书,人生依旧欢喜。
很长时间,我有种观点:读书是随缘的。
每一个孩子读的书应该不一样,
每一个家庭给孩子选择的书也不一样,
每一本书带给人的机缘也不一样。
所以,人是不需要书单的,更不需要谁去指点你。
那些真正的读书人,总是不屑于去推荐书籍给他人。
从山野河畔中长大的我,随读而安,人生就是这样过来的。

后来,我慢慢开始改变这个观点,
有些事,还是要发声的。不是每个人有我这样的机缘。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
太多家长真的没有给孩子选择书籍的能力。
太多上进的成年人也被误导而浪费精力。
而那些不读书的人堂而皇之到处在推荐书籍。
那些商业资本利用读书控制更多人的时间。
那些浅薄的流量号竟然敢帮家长做出选择。
每每看到一个聪明孩子在读一些糟粕,莫不让人纠结。
看到一个家长还在推荐那些糟粕,更不知该如何提醒。
一些优秀的年青人在追读毒鸡汤,也不能当面指责。
本来,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总想说点什么,但一直提不起精神来。
这次,Kindle找上量子学派,一起合作推荐一份书单。
借这个机会,强制性地要求自己好好梳理一些看法:
①读书很重要,读好书更重要;
②人文书很重要,科学类书籍更重要;
③读书不要太重复,跨领域读书很重要。
既然答应了,就应该把这件事情做好。
在自然科学这个领域,它能成为一个参考的榜样。
尽量做到开阔、专注、公平、公益,才有了这样一个「22℃书单」。
希望这份书单犹若微光,能够照亮某几个人。
也希望这些硬核图书,在一个情绪化时代,打破理性与感性的边界,让更多人多一点科学思辨能力。
为什么叫22℃书单,稍微解释一下。
22℃,大脑最清醒的体感温度,
在此温度环境中,人最理性严谨。
在一个情绪化时代,书单很多,从不缺少37°的人文热度。
作为数理哲的仆人,好书稀少,缺的是22°下的冷峻真诚。
社会科学之外,有一个更完美的自然科学世界。
那里星光璀璨,气象恢宏,深邃高远。
它是人类文明前进的第一推动。
今天,我们立足北纬22°的深圳,
独家算法+科学审美,相信数学>人性。

22℃书单算法
我们依据温度,把书单划分成四个维度,
温度越接近于冰点,书的硬核指数越高。
这是书单的全新度量方式,我们坚信,
唯有抵达严寒的宇宙深处,才能触及生命终极奥义:
22℃,体感微凉,进入理性世界。
16℃,初入冬天,定格硬核沉思。
7℃,心灵凛冽,知识格局剧变。
0℃,思维超导,极致冰点体验。
我们邀请你,进入22℃冰冷的孤寂时空,在浑浊中保持一丝清明。
众声喧哗的空间里,冰冻一刻自己的时间。

新维度:以“科技热点”为中心推荐图书
「22℃书单」将围绕年度科技事件来选取图书。
1、每年,我们都将对国内外科学、科技领域重大事件进行盘点。
2、根据事件,对应推荐该科技领域图书。
3、依据算法,从推荐的图书中选取精品。
4、根据硬核难度,分为0-22℃四个维度。
5、0℃最难,7℃次之,16℃再次之,22℃舒适。
科技大事+冰点温度,就是「22℃书单」的线索。
今年,科学和科技领域重磅消息不断。
我们锁定太空探测、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新冠疫苗、宇宙起源、数学猜想、人工智能与生命基因八个领域,它们是照亮人类至暗时刻的科技之光。
八件科技大事,串联起22℃书单,致力于让所有人靠近顶尖科技,坚守理性灵魂。
01
太空探测
2020,探火探月航天大年。
“嫦娥五号”历经23天旅程成功返舱,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带回1731g月壤,“绕、落、回”三步走工程载入史册。

嫦娥五号
“天问一号”深空自拍,在轨飞行破4亿公里,渐渐靠近赤褐色的“荧惑星”;spaceX将四名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埃隆·马斯克改写历史……
推荐语:天地万物,井然有序。
时至今日,没有一本天文书,能够同卡尔·萨根《宇宙》的雄辩相提并论。科技日新月异,这本书让你关注的不再是科技边际,而是史诗般的科学探究,对地球、人类与你自己的意义。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月背征途》《望向星空深处》
16℃:《大图景》
7℃:《宇宙》
0℃:《时间简史》
02
量子计算机
这年,“九章”横空出世,中国实现量子霸权。
这台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
1982年,费恩曼首次提出“量子计算机”概念,此后,量子计算逐渐展现出神话般的运算能力。谷歌开发的54量子比特处理器“Sycamore”,只用200秒,便实现了最强超算Summit1万年的结果。
推荐语:量子力学,一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19世纪最后一天,当物理学家们自以为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时,量子理论让经典物理世界“一秒破功”。在神秘莫测的量子理论面前,《上帝掷骰子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努力言说不可言说之事”。中国有这么美的科普书,值得所有人骄傲。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奇妙量子世界》
16℃:《上帝掷骰子吗?》《神秘的量子生命》
7℃:《量子力学》
0℃:《量子力学原理》
03
脑机接口
科技领域,三只赛博小猪引发空前关注。
马斯克在线直播,展示脑机芯片植入实验,这枚芯片,仅有硬币大小,手术一小时便可完成,它能探测小猪的脑神经元活动,读取脑电波信息。

实时读取小猪脑信息
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一直是科学界最渴望突破的领域。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大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可能为医疗领域带来剧变,“人机共生”的未来值得期待。
推荐语:编程,是技术的底层逻辑。
近年来,改变这个世界的大部分是程序员。
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在技术散文集《黑客与画家》中讲述黑客精神与编程语言。
在他看来,只要始终保持黑客精神,就有改变世界的可能。
这本书,极具科学气质+人文精神。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神经漫游者》《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16℃:《脑与意识》《脑机穿越》
7℃:《计算机与人脑》
0℃:《黑客与画家》
04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全球八千万人感染,近两百万人死亡。
疫情蔓延,阻断病毒传播的希望,落在疫苗身上。

新冠肺炎疫苗
验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关键所在。一般疫苗的研发周期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全世界已有60种临床试验疫苗,172种临床前阶段疫苗(2020年12月29日数据)。
推荐语:薛定谔眼中的一切生命。
薛定谔是一个天才,他既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同时,也开创了分子生命学。
在这本书里,他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诠释“生命是什么”。
生命以负熵为食,从环境中抽取“序”来维持系统组织,此为“新陈代谢”。
他不仅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哲学家,几乎解答了人类的终极命题。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人类大瘟疫》《传染》
16℃:《生命是什么》
7℃:《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0℃:《生命与新物理学》
05
宇宙起源
138亿年前,一场大爆炸后宇宙诞生。
早期正反物质理应等量,但宇宙至今仍由物质主导,反物质去向成谜,这个问题成为物理学领域的最大谜团之一。
因此,中微子被物理学家寄予厚望,它可能成为破译宇宙起源的密码。

“顶级神冈”项目
2020年,日本神冈地下探测器“捕捉”到中微子,T2K实验结果以95%的置信度表明,轻子中存在CP对称性破缺,提供了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起源的首个证据。
推荐语:“整个宇宙就存在于一杯葡萄酒中。”
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一个真正热爱物理的人,一个智商高出天际的人,这就是费恩曼。
通读《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就意味着你已经上完了最顶尖的基础物理学课程。他把复杂理论用令人陶醉的方式表现出来,史无前例,无人能及。
费恩曼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鼓舞着所有读者。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
16℃:《宇宙的琴弦》
7℃:《龙蛋》《强力和弱力》
0℃:《最初三分钟》《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06
数学猜想
“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20年悬而未决。
如今,这两大问题率先被中国科学家陈秀雄、王兵证明,这项成果,被称作是“几何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

《Space of Ricci flows (II)—Part B:
Weak compactness of the flows》
推荐语:理论数学是科学家解释物理世界的工具。
无与伦比的经典作品,科学领域的百科全书。
虽然这本书出版已经超过50年,然而依然让人惊心动魄。
伽莫夫在《一到无穷大》中,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带领读者发现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客观规律。真正优秀的科普作者,向读者传达思维方法、理性精神、科学眼光、以及一颗人文关怀的心。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万物皆数》
16℃:《费马大定理》
7℃:《从一到无穷大》
0℃:《素数之恋》《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07
人工智能
2020年,一个名为AlphaFold的人工智能,解决了困扰生物界“50年来的大问题”。
它能够精准地基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并且有史以来,首次把预测做到了接近实用水平。

生物学家斯蒂芬·布罗恩用该系统预测了SARS-CoV-2的蛋白结构。绿色,实验结果;蓝色,计算预测结果。(图源DeepMind Blog)
蛋白质作为生命的物质基础,具有极其复杂的三维结构,蛋白结构决定功能,一旦蛋白质折叠错误,就会导致糖尿病、帕金森症等严重疾病。
几十年来,传统实验技术破译蛋白质结构,往往耗时且低效,而AlphaFold借助深度学习,实现了蛋白折叠形状精准预测,这将有助于解决健康、生态、环境等任何涉及生命系统的问题。
推荐语:了解深度学习的最优解。
真正的硬核作品,虽然存在一些小漏洞。
但《深度学习》仍然可以被称作“A.I.圣经”,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
未来,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了解生命和宇宙起源,解决科学界的元问题。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我的第一本算法书》《AI 新生》
16℃:《天才与算法》《逻辑的引擎》
7℃:《复杂》《为什么》
0℃:《深度学习》《皇帝新脑》
08
生命基因
这一年,生命科学领域还有一个重大突破,科学家研发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整合超14万人的完整基因组和外显子组,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遗传变异数据库。

《自然》杂志发布gnomAD
基因,生命的操纵者,人的一切疾病都与之相关。
大量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工作,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人类遗传变异。这项研究成果,将改变我们对个体基因组的解读方式,为我们理解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类疾病,评估罕见和常见遗传病,提供重要线索。
推荐语:就基因总量而言,我们也就比杂草多一点点而已。
《DNA:生命的秘密》的作者詹姆斯·沃森,正是DNA双螺旋模型发现者。
生命是由几十亿个碱基构成,就像计算机编程一样,生命活动就是一大堆有序的化学反应。DNA技术,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量子学派 x Kindle 推荐阅读:
22℃:《自私的基因》
16℃:《DNA:生命的秘密》
7℃:《物种起源》《复杂生命的起源》
0℃:《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结
这次,也要感谢Kindle。
因为有了你们的驱动,我们才会再次整理一份“科学之美”书单。
2021年,中文世界有很多人文社科类目录。
但自然科学的书单,其实非常稀缺。
从这个时代来看,人文思考重要,自然科学亦重要。
现在的书籍市场太大太乱,仅仅随缘是不够的。
书单不是珍藏,希望更多的人读到这些书。
真相>立场,逻辑>情绪,思辨>诡辩;
让这些优秀书籍,成为一个人的“科学坐标”。
只有更多人读这样的书,这个情绪化时代才会变得更好。
这些书,除了拓展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科学批判力。
所以,也请批判性地看待我们的这次推荐。
当然,更重要的是批判性看待抖音等流量视频里的那些书单。
今天,站在北纬22°的深圳,斗胆推荐这些书籍,一起探索自然科学的完美时空。
做个理性的人,从「22℃书单」开始。
量子学派 x Kindle 联合推荐
22℃书单

△ 点击图片查看书单详情 △
我们在北纬22°邀请你
进入22℃的理性世界
阅读科学之美,享受冷咧严寒
2021年新年到了
关注者福利
请在下方留言
我们将从点赞数前30的评论中
挑选10条优质评论,送出
Kindle青春版*1
亚马逊旗下品牌 10.or蓝牙耳机*1
2021科幻日历*8
收藏书单 即刻挑战0℃冰点书目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量子学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