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测不准原理”来解读这些“怪诞消费”
2021/8/24 12:09:11 量子学派

     ”

     你所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吗?

     ”

     #从“测不准原理”来解读这些怪诞消费行为

     Uncertainty principle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你所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相。

     当这个世界上出现了太多的“万万没想到”时,线性因果就失去了预测能力,很多事情演变为“测不准”

     人类面临着三大不确定性,对应着三大“测不准”。

     一是人性测不准,二是微观测不准,三是宏观测不准。

     首要提及的自然是“人性测不准”

     古人有云:画人画骨难画心,知人知面不知心。

     再次是众所周知的微观世界“测不准”,这个亚原子世界很难感知,但也严重阻挡人类向微观世界的探索和利用。复杂系统还原到最后,由微观粒子构成。

     但是经过20世纪量子革命,科学家发现微观粒子的各种性质只能成对测量,例如,位置速度无论测量哪一个,都会导致另一个测量不准确。二者的精确性纠缠在一起,不能完全分离。

    

     再者就是宏观复杂的“测不准”。复杂系统涵盖几乎所有人类现象和自然现象,从金融、产业链、互联网、人际关系网,到细胞结构、脑神经网络、生命、生态系统、地球气候、星系团。

     复杂系统不同于经典力学的单一线性因果结构,内部元素之间是立体镶嵌结构,结果和原因的位置经常互相纠缠、颠倒、循环,形成混沌。

     最有名的是“三体系统”,即三个物体在引力或其它力作用下互相影响,形成的不规则运动,无法预测轨迹,是物理和数学中典型的无法预测问题。而就是这样一个系统让牛顿都没有办法,更何况其它的宏观体系。

     在复杂系统中,最测不准的要算消费行为。在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每一个特定商品的价格,都是数十亿消费者购买数千万种商品互相作用产生的。

     传统经济学是以“人是理性的”为支撑,建立起理论大厦。但是现实中,人遇到的奖励与处罚、得到与丢失同等价值物品下不同强度的心理反应状态等,都折射着一种人性不可预测的概况,因而就产生了大量的、测不准的“怪诞消费行为”。

    

     在8月25日京东电脑数码超级品类日之际,量子学派X京东电脑数码发布《来电新品冷知识报告》(下文称报告)。

     跟着这份冷知识报告,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往下走,你会发现:有些消费行为,定律真的测不准。

     #二八定律“测不准”

     谁是那20%

     Pareto principle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正在研究19世纪英国人财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他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

     继续深入研究后,发现在其他国家这种微妙的财富关系依然存在,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

     “二八定律”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商品市场,20%的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

     娱乐圈,20%的流量明星掌握了80%的优质资源;

     公司里,20%的员工承担了80%以上的工作(但依然领着20%的工资);

     股市中,20%的炒股者赚了80%的炒股者亏的钱;

     ......

     当然,电脑数码行业也印证着二八定律。从这份冷知识报告可以看出,电脑数码圈的“二八定律”——那些意想不到的人群,贡献了惊人销售量,成为推动新品发展的强劲力量。

    

     看来这一次二八定律也“测不准”那20%的人了。因为人们一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购买电脑数码这些3C产品的,大多数会是男性。购买智能运动手表的主力军,应该是喜爱潮流消费的年轻人。

     但是报告显示,女性用户购买电脑频率正在成倍增加;智能心率监测功能运动手表中超过40%的用户是老年人。

     #地域分异规律

     “测不准”用户在哪里

     Regional differences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在消费行为中,这种地域差异更是比比皆是。毕竟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空间区分了地区间不同的消费行为。有些地方的人偏好一口大蒜一口酒,有些地方的人偏好榴莲臭臭配香茶。

     报告显示,与自然地理中的地域分异规律同理,电脑数码新品消费在城际、经纬间也呈现有规律的地域分布。

     但是地域分异规律也没有猜对用户在哪里。

     按理说,难道不是城市里的人更渴望“冲出围城”,城市里的“广场舞大妈”到处在运动吗?

    

     这种想象大错特错,雪域高原人均体育消费额和体育消费渗透率竟然一马当先,上演“速度与激情”。

     不仅如此,通勤的时长也是左右了人们的购买偏好,城里的人更喜欢简单地想静静。据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用户更渴望远离喧嚣,近一年降噪耳机消费增速超7倍。

     #需求梯度发展规律

     “测不准”用户的层次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quirements

     人们消费需求的发展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级升迁的过程,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度发展的态势,即消费需求梯度发展规律。

     至于梯度到底怎么划分,就众说纷纭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层次分为五级,即: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自尊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哪个需求梯度促进了人们关于电脑数码产品的消费行为?需求梯度发展规律也“测不准”了。

     报告显示,当用户需求超出产品人群定位及功能诉求,萌宠经济、唯新主义等多元个性化动因会影响年轻用户去向的“本真价值”。

    

     从前人们购买家用智能摄像头,也许是为了看护老人,也许是盯着小孩学习,也许是防贼......但现在,近六成“铲屎官”买智能摄像装备竟为看护家中宠物。

     一方面出于渴望陪伴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对宠物爱到分分钟离不开。另一方面,出于享受需求,“新”动决定心动,体验新品一刻不耽误,据报告显示,购买蓝牙耳机的Z世代消费者中,超过半数两年内换3副耳机。

     #贝叶斯定理“测不准”

     用户为什么心动

     Bayes' theorem

     贝叶斯定理也称贝叶斯推理,早在18世纪,英国学者贝叶斯曾提出计算条件概率的公式用来解决如下一类问题:

     假设H[1],H[2]…,H[n]互斥且构成一个完全事件,已知它们的概率P(H[i]),i=1,2,…,n,现观察到某事件A与H[1],H[2]…,H[n]相伴随机出现,且已知条件概率P(A|H[i]),求P(H[i]|A)

    

     贝叶斯分析既考虑了根据已有经验信息推断的先验概率,也计入了不断积累的新的信息。对于由信息的积累和更新来推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个过程可以称作贝叶斯迭代。

     在电脑数码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新品功能、技术、体验和用户需求的动态迭代,会让不确定的多元发展元素碰撞,揭示出潜在的稳定性规律。

    

     据报告显示,年轻一代偏爱带电“全家桶”,人均拥有超3件数码产品,而同时拥有6种甚至10种以上数码产品的用户数增长最快;电脑数码品类两年内换新用户比例达7成

     这用贝叶斯定理来解释就是:

     大脑神经网络对第一印象非常依赖,会从第一印象中估计一个初始先验判断,然后再根据事情后期变化不断调整判断。

    

     但是这个让用户心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纵观整个消费市场,90后和00后已然成为主力军。他们不仅热衷于追求潮流、时尚,更崇尚个性化品质消费。

     报告表明,生活全面智能化步伐加快,用户对电脑数码新品需求持续进化,实用性美观性兼备,满足情感需求社会价值需求,才能成为占据用户心智的“新品”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认为科学定理具有确定性、绝对性和永恒性,总是追求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确定性定理,并希冀用已掌握的理论去解读万物运行背后的奥秘。

     但是在千变万化的消费行为中,有很多的“万万没想到”,测不准原理大放光芒。我们很难搜集所有的判断依据,预测消费者的下一次行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当我们自以为做出一个理性消费决定时,事实上也不能帮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并不存在。

     在这样的反复对比和优化选择之后,最后消费者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选择一个信得过的靠谱平台最为重要。

    

     还是拿京东举例,在京东电脑数码联合量子学派发出这个报告时,也恰好是京东电脑数码825超品日,很多人对超品日推出的超200款新品有着极大的兴趣,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抢限量千元购物券包最有诱惑力,其实不难发现,不同人对钜惠利益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可能很多人只对笔记本满2000减200这种满减措施才能提起兴趣。

     可以说,未来不可预测,混沌是不可逾越的迷雾高山。人性不会放弃,总想进入掌控未来的真理殿堂。这就是万物灵长,在矛盾悖论中艰难前行。

     本期编辑|陈书敏

     本期投稿|白格尔

     ▼点击“阅读原文”

     一起来抢限量千元购物券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量子学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