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自己“爱国”
2022/7/5 22:52:50 量子学派

     1

     关于爱国的话题,最近谈得有点多。

     一股蓬勃的戾气,似乎都要从互联网上溢了出来。

     香港不能加油了,星星不能点灯了,莫言迎合山姆大叔了。

     老实讲,这是一个特别无聊,IQ特别低的话题。

     因为嘴巴爱国特别简单,无需付出,毫无门槛。

     当判断标准虚无,这就是一种“信息熵增”,讨论全是口水。

     有一个例子这样讽刺这种“口水爱国”行为:

     有一记者问“键盘侠”:“如果你有一百亩地,你可以捐给国家吗?”

     “键盘侠”回答:“可以!”

     又问:“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键盘侠”回答:“我愿意。”

     三问:“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键盘侠”回答:“我不愿意。”

     记者疑惑:“为什么你愿意捐一百亩土地和一百万给国家,却连一头牛不愿意捐呢?”

     “键盘侠”窘困:“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2

     我还可以简单地反驳“键盘侠”和“U型锁”言论:

     很多人为什么指责他人不爱国,因为这种指责非常“安全”

     OK,一个人在和平年代,他知道指责他人不爱国or赞美当下最安全。那么他在战争来临时,赞美强大的侵略者也会是这些人的选择

     因为,这类人的底层逻辑一致:追求“安全”

     “安全”决定了他们的选择,“安全”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奸佞,多是乐于赞美和歌功颂德之人。而那些真正的爱国者反倒是那些独立的批判者

     当然,这种判断也并不严谨,我们需要严谨地论证这个话题。

     3

     上面提到一个关键的点:在一个和平年代很难判断谁是“爱国者”。

     因为在一个和平年代,这个话题不能证伪

     到底谁是爱国者,谁是汉奸,应该处于一个战争状态,只有在战争状态的我们才可以判断出谁是“爱国者”或者谁是“汉奸”。

     换一个论题就是:在战争状态下,谁成为汉奸(败类)的概率大,谁就“不爱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证明的论题。

     我们不能信口开河地说别人是汉奸(败类),应该去计算出他的概率。

     但要论证这个话题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一种“预言”。

     战争还没有发生呢,你凭什么说我是“汉奸”?

     证明这个论题要用到“贝叶斯定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基于过去的数据,通过动态调整的方法,帮助我们预测出事件发生的真实概率

     以下是贝叶斯公式的数学表达:

    

     首先要了解这个数学表达的意义,以及各个概率所对应的事件。

     P(A|B)是在B发生的情况下A发生的概率;

     也叫作A的后验概率,是在B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重新评估。

     P(A)是A发生的概率;

     也叫作A的先验概率,是在B事件发生之前,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一个判断。

     P(B|A)是在A发生的情况下B发生的概率。

     P(B)是B发生的概率。

    

     其中P(B|A)/P(B)也称为“可能性函数”(Likely hood),这是一个调整因子,使得预估概率更接近真实概率。因此,条件概率可以理解为:后验概率 = 先验概率×调整因子。

     4

     在贝叶斯定理含义中,如果调整因子P(B|A)/P(B)>1,意味着“先验概率”被增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变大;如果调整因子P(B|A)/P(B)=1,意味着B事件无助于判断事件A的可能性;如果调整因子小于1,意味着“先验概率”被削弱,事件A的可能性变小。

     以上有点过于数理化……那就直接进行计算,看谁是汉奸,谁是爱国者!

     我们的论证题目是:在战争状态下,一个普通人成为汉奸(败类)的概率多大

     P(A|B)是在战争B发生的情况下当汉奸A的概率;

     也叫作A的后验概率,是在B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对A事件概率的重新评估。

     P(A)是汉奸(败类)A发生的概率;

     也叫作汉奸(败类)A的先验概率,是在战争B事件发生之前,我们对汉奸(败类)A事件概率的一个判断。

     P(B|A)是在汉奸(败类)A出现的情况下战争B发生的概率。

     P(B)是战争B发生的概率。

     5

     现在开始计算了,如果战争发生,那么某个人成为汉奸(败类)的可能性有多大?

     假定某个人天生就是汉奸(败类)A,这是为什么要引入败类这个概念的原因,因为汉奸的定义适合于战争环境,败类就更加泛化,但经常一说到汉奸就骂败类。

     OK,那我们就参考败类的概率,根据基因理论的观点为1%,这就是“先验概率”,人之初,总有一些天生败类。

     再假定战争B发生后要计算的就是P(A|B)。这就是“后验概率”,即战争爆发后成为汉奸(败类)的真实概率。

     P(B|A)表示出现某个天生的汉奸(败类)A后发生战争的概率,这种概率很小,毕竟出现一个败类后会导致两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们可以设定为0.01%

     是战争B发生的概率,人类每年爆发战争的概率是6.5%

    

     从这个结果来看,一个人在和平时代的普通人,要等到战争来临,然后成为汉奸的概率相当小。

     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计算出来的结果,当然有一些设定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可以重新评估,但总体来说不会有太多的变动。

     所以那些乌泱泱的指责别人是汉奸的,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也就是说,数学已经证明,你不可能成为汉奸,基本上都是“爱国”的

     6

     那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汉奸呢?

     我们再研究一下贝叶斯定理的各个子项。

     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这个人本质上是个败类,那么很有可能在战争来临时当汉奸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平时违法乱纪的那些败类,很可能就会是战争来临时的汉奸。

     所以,当一个好公民,爱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人不会成为汉奸。而那些天天无所事事,天天在网上敲键盘喊着打打杀杀的人,特别容易当上汉奸。

     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既不会给他人贴标签,也不会天天把爱国、正能量挂在嘴上

     当然,我知道这样的数学推理那些人也看不到。

     这是另一个罗素悖论,这些天天喊着爱国的人,通常不在爱国的集合里面。

    

     这又涉及到集合论的问题,这些人永远不可能在量子学派的真子集。

     这就无奈的哥德尔不完备,就是这么难以破解。

     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求转发,求破圈,刷到他们读懂为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量子学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