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凶猛,一个都不放过!
2022/10/30 23:03:06 量子学派

    

     AI

     凶猛,这一次它开始欺负“灵魂画手”。

     2022年2月份,艺术家还认为AI绘画不可能。AI再厉害,但20年内不可能会画画。你可以取代任何职业,但艺术是你永远跨不过去的门槛。

     可时间才过去8个月,狼就来了。

     不是说好AI的“深度学习”有边界,

     对抗算法有缺陷,数据样本有限制的吗?

     怎么一夜之间变了天,AI又攻克了一个人类堡垒,diffusion技术到底是如何扩散的?

     AI这个没有人性的屠夫,连温柔的艺术家都不放过。

     革命,一夜之间完成?

     AI入侵人类,难道最终一个也不放过?

     01

     AI绘画,到底有没有灵魂?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不要慌,AI绘画肯定没有灵魂。

     那就来看看这一副最有名的AI画《太空歌剧院》,看它有没有灵魂?

    

     《太空歌剧院》(“Théatre D’Opéra Spatial)

     这是一座富丽堂皇、幽深华美的宫殿,画面宏大细微、格局淡定从容。

     神秘,深邃,传统,科幻。连光和影的效果都细致入微。

     夕阳透过画面中心的“平面穹顶”照射进来,昏黄中透露出一丝慵懒。

     几位身着长袍的女子站在大厅,有远眺,有近视,各有所思,静谧长远。左二女子正对着另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与她们所处的舞台似乎有隔绝,又若有连接

     神秘的氛围弥漫在这座殿堂之中,人物似乎来自过去,但画面又似面向未来。

    

     它与人类好似相关,

     但似乎又超越于人类文明之外。

     看不出它的年代,探不明它的人物,

     搞不懂它的细节,也摸不清它的背景。

     但你看到这个面画

     会突然想到五个字——“太空歌剧院”

     你能说,这副画没有灵魂吗?

     如果是,那么什么样的画才配拥有“灵魂”。

     02

     AI绘画,已通过图灵测试

     太空歌剧院,通过了图灵测试

     如果没人告诉你这是AI作品,你会认为这是大师手笔。

     这副画由Jason Allen借用AI绘图工具,通过“文字游戏”,输入题材、光线、场景、角度、氛围等等有关画面效果的关键词,最终完成此副作。

     《太空歌剧院》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上,获得一等奖。这个案例已经证明,绘画通过了“图灵测试”。

     那什么是人类的图灵测试?

     它是由计算机科学之父Alan Turing提出,指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通过两者之间的对答,如果人类没有办法辩认出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时,那机器就算通过了测试,具备人类智慧。

     同理,如果你没有办法辨识出这副画作是人类画的,还是AI画的。那么这副画就通过了“图灵测试”,也间接证明了AI具有人类智识

     类似这样的画,已经不少了。

    

     最难处理的人像画,也有这样的经典的绘画出现了。

     至于二次元漫画,AI也已经手到擒来。

     03

     AI绘画,它只是缝合怪吗?

     AI绘画,有人说它是缝合怪,没什么了不起。所有的画,都是AI拼接的罢了。

     AI绘画,真的是缝合怪吗?真的是拼接吗?

     还真不是,虽然讨厌AI绘画,但不能这样中伤它。

     2022年之前,AI绘画领域知名算法模型名为对抗网络 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顾名思义就是让AI内部的两个程序互相对比

     它由一个名为生成器和一个名为判别器的部分组成,生成器尽可能地生成以假乱真的图片,让判别器以为这是真的图片。

    

     对抗网络GAN存在一个无限接近原画但又无法超越人类原画的缺陷,但这个缺陷最终被 diffusion 扩散化模型所克服。

     它的原理类似给照片去除噪点,通过学习给一张图片去噪的过程来理解有意义的图像是如何生成,因此diffusion 模型生成的图片类似于一种人类思维的迭代,有一种傅立叶变换的数学意味。

    

     如果明白这里面的原理,就应该知道AI绘画不是缝合怪。

     因为对于AI来说,它画一张画,比缝合一张画要简单很多。

     除非你采用新的技术,走的不是这种diffusion扩散模型路线

     那么这样的AI绘画,有可能是缝合或者拼接的。

     04

     搞不赢,就加入AI可以吗?

     如果实在搞不赢,那就加入AI阵营吧。

     面对“卷王”的出现,这是一些立场不坚定的画师的心声。

     2月的时候AI连一完整的人都画不好,

     今天一口气给你整10万张前凸后翘的二次元美女。

     2月的时候AI什么都是朋克风,

     今天已经能够轻而易举的模仿梵高、达利、莫奈,甚至中国的水墨山水

     特意去整了一张中国画,

     名字就叫《大和尚和小和尚》

    

     《大和尚和小和尚》(2022.10.30)

     Prompt: 江南、烟雨、燕子、微风、小桥,流水

     你看,一秒就变国画大师。

     面对AI绘画,画师非常焦虑,

     如果技术不能超越AI,那么毕业就失业。

     当然也有一些画师非常乐观,他们认为AI绘画和PS这种生产工具如出一辙,这是好事情,它让艺术工作者更专注内容思想和创意设计

     结局如何,悲观还是乐观?最后由甲方说了算。

     最悲观的预言是

     我们这一代人即将眼睁睁见证艺术的消亡,清华美院危矣!

     05

     AI视频还远吗?AI真的要占领GC吗?

     AI绘画来了,AI视频还会远吗?

     本质上它们之间是可以连续的,

     因为视频就是一副副的画连接而成。

     这方面已经有案例了:

     爱尔兰艺术家Glenn Marshall使用OpenAI的工具生成短片“The Crow(乌鸦)”,获得了今年戛纳短片电影节的评委团奖

     《The Crow 乌鸦》

     一个网友这样评论该作品:

     如果ai的创作没有意义,那么,给予它意义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顺便说一句,我对这个印象的第一印象是孤独和死亡,因为之前有了解到渡鸦代表着死亡,还有大概是潜意识的认为一个人跳舞很孤独。

    

     2022年9月Meta公布了

     在视频内容方面的生成架构Make-A-Video:

     这个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文本-图像组合样本数据和无文本标记的视频来理解真实世界中物体的运动逻辑,从而建立在构建图像的基础上让图像动起来,同时创造性理解物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一直在谈UGC内容,

     以后是不是更多的内容完全由AI创造呢?

     人类的精神世界,难道最终由AI来喂养?

     06

     他们,因为AI而消失

     你没有意识到,但实际上因为AI而失业的人民。

     因为AI的出现,很多职业在悄悄消失。

     例如AI配音,这是一个小众行业,但因为智能语音的出现,很多人失去了摸鱼的机会。

     一开始你也会认为,机器没有情绪啊,不可能取代真人声音。

     但是,随着AI智能的增强,普通的配音师不一定比AI做得更好了。

     朋友的一家线上教育机构,就基本都是AI在读书了。

     这样的行业还有很多。

     例如AI翻译,未来还有AI游戏,AI编曲,AI棋手,AI主播,AI卖货。

     …………

    

     《歌姬的畅想》 通过“stable”生成

     还有一些灰色的AI换脸软件,

     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商业分支。

     更让人感觉诡异的是:

     现在某个直播平台,上面的真人开始假扮数字人,然后声称自己是AI主播。

     07

     那一天,人类与AI战争初启

     2016年人机围棋大战,李世石三次败给阿尔法狗。

     在第四局对决中,李世石第78手战胜了阿尔法狗

     被称为“神来之笔”的那一晚,无数人彻夜狂欢。

    

     《人和AI的战争》 通过“无界版图”生成

     AI将赢得与人类的较量,似乎不过是虚惊一场。

     李世石立功了,世界在慌乱中恢复矜持,人类与AI的较量将止步于此

     有一篇文章这样描述的:

     比赛结束后,在漫漫长夜中,

     阿尔法狗又和自己下了一百万盘棋。

     是的,一百万盘。

     第二天太阳升起,阿尔法狗已变成完全不同的存在,可李世石依旧是李世石。

     从此以后,人类再无机会。

     这篇文章引发了网络热议:

     人工智能时代真的会到来吗?

     难道人类真的不如AI?人类命运可能迎来转点。

     6年过去了,AI绘画来了。

     无数家长将会面临思考,学画不是不学?

     08

     “新卢德运动”会到来吗?

     三百年前,英国爆发“卢德运动”

     英国工人破坏机器,以此反对工厂主的压迫和剥削。

     如今,面对来势汹涌的AI大军,“新卢德运动”会出现吗?

     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将被AI所替代,“无用阶级”随之诞生。

     破坏AI,保住自己的一份工作。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淘汰可取代的同类是任何一个时代交换更替的标志,必须承认这是客观事实

     无论是史前文明,还是工业革命,新的生产力出现必然会带来一次大清洗。

    

     《卢德运动》 通过Disco生成

     人工智能已经渗入人类各个行业,发挥着人工所没有的优势。

     在人类引以为傲的智力创作领域,它们甚至能做得更好。

    

     不久的将来,世界会不会变成《黑客帝国》里描述的场景:

     AI成为地球主人,

     人类不过是AI用来发电的燃料

     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哲学家却很担心。

     结语

     一半是“魔法师”,一半是“无用族”

     AI绘画来了,原画师、插画师可能被替代。

     明天呢?

     司机、超市店员、清洁工人、工人、花匠、农民、护士、保姆、会计师、新闻记者……

     再替代军人、医生、评论员、工程师、作家、程序员……

     零点革命已经在发生,只是我们假装没有看到。

     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其实很多时候AI已经抢夺了部分机会。

     现实世界,谁来拯救我们?

     答案只有一个:我们自己。

     回到开头,再看看那副《太空歌剧院》的画。这张图的生成,是通过巨量指令吟咏出来的。

    

     Jason Allen输入的那些关键词(prompt),它就像魔法,咏唱越长魔法越强。

     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编程,一种科学上的隐变量,也是一种人类魔咒。

     未来还有更神奇的,只要轻轻的念出一些咒语,一座神奇的建筑就有可能生成。

     看到了没,AI智能的出现。虽然一些人成为无用族,但另一些人却成了魔法师

     你呢,将成为哪一个?

     延伸阅读

     01 致敬少数派

     02 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独立思考

     03 北上广深告急,银行能让利吗?

     04 疫情世界的19条定律

     05 缺乏逻辑的人为什么看不到真相?

     06 中国人,你真的不了解杨振宁

     07 世界上最美丽的23个公式

     08 中国不缺《朗读者》,中国最缺“赛先生”

     09 别去赌场了,你永远赢不了“凯利公式”

    

    

     ▼ 订阅Q&A

     Q:《99天,打开理性思考之门》课程适合怎样的人群阅读?

     A:没有年龄限制,适合重视理性思维培养,希望能独立思考的人群。

     Q:课程的授课方式怎样?

     A:本课程为电子文本形式,是由27本必修课原著的精简版+30本选修课原著的精简版组成。可入群讨论学习。

     Q:购买课程后是否可赠送朋友?

     A:购买后,您可选择自己阅读或赠送朋友。

    

     点击 阅读原文

     开启99天理性之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量子学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