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后,真的无人幸免?
2022/12/14 22:40:41 量子学派

    

     2022年,AI发展突然加速。

     原来以为,AI只会完成程序设定的机械指令。

     只能在工业领域,协助人类工作。

     然而,今天的AI现在却开始“忤逆人类”。

     它不断地在独属于人类的领域突破。

     AI真的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需要引起关注和深思。

    

     图片来源:文心一格

     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曾公开表示,

     在2045年左右,AI将可能达到一个奇点。

     在那一刻,AI也许将正式迎来技术爆炸,人和AI的关系达到一个新的起点。

     现在看来,这一时刻很可能还会提前到来。

     人类却还自以为是,徘徊不前。

     世界还在彼此争斗,吵个不停。

     在很多人看来,AI只是一段程序。

     至于像艺术这样的高维世界,独属于人类。

     可是2022年的AI正在染指的领域,就包括绘画。

     1

     AI绘画,发展一日千里

     2022年12月8日,一场拍卖会在上海举行。

     拍卖的对象,是人机共创的一幅AI山水画,取名也令人深思——《未完·待续》。

     它是全球首次由人类和AI共同创作并进行拍卖的山水画。

     这幅画的底稿是民国才女陆小曼未完成的作品。

     著名海派画家乐震文,续笔完成了先人之画意。

     AI,也在这份原作上进行续画创作。

     山水画,通常包含“勾”“皴”“擦”“染”“点”等基本画法。

     对于一个人类画家来说,这些基本画法用手操控画笔就能实现。

     但对于AI而言,它没有手,只能基于数学建模来绘画。

     每一根线条、每一处构图,并非由人来完全掌控。尤其是风格、皴法要求严格的山水画,对AI创作是更大的挑战。

     AI艺术与创意平台“文心一格”,成功完成了以上挑战。

     不仅能够理解画面内容,而且自动扩展和优化画作内容元素。

     同时,将画稿本身、AI的创造力与人类的判断力,绝妙地进行了融合。

     最终,一幅尊重原画的成品得以诞生。

     不仅富有创造力,也符合中国画风格。

     最终,这幅全球首次AI山水画以110万元落槌成交,成功拍卖。

    

     左:乐震文完成稿 中:陆小曼未尽稿 右:文心一格完成稿

     文心一格的惊艳表现,又是一个经典案例。

     世界变了,AI绘画已经有灵魂了。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发生了什么?

     AI绘画的背后,有一个少为人知的存在。

     正是它的进步,带来了AI的突飞猛进。

     它就是大模型,是AI绘画重要的技术支撑。

     2

     AIGC时代,要来了

     AI能够做的,当然不只是绘画。

     AI绘画,只是AIGC(AI生成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

     除了绘画,文字、代码、音频、三维建模等,都可能通过AI来生成。

     也就是说,曾经认为只有人类能够创造的内容领域,AI已经参与进来。

     从技术层面分析,AIGC主要涉及到以下两点:

     1、自然语言处理(NLP):NLP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如何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互的手段;

     2、AIGC生成算法:以生成对抗网络(GAN)和扩散模型为主。

    

     简单来说就是,NLP类似翻译的角色,是人与AI进行沟通的桥梁。

     生成算法则是AI的引擎,是AI得以源源不断进行“创作”的核心动力。

     算法越先进,AI越强大。

     从生成对抗网络到diffusion扩散模型,AI算法一直在不断优化。

     当然,对海量数据集的高效处理,也是AIGC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些,同样也都离不开一个重要支撑:大模型。

     在不久的将来,AIGC很可能将会做到:

     1、写作:写一部同《最后的问题》媲美的科幻小说;

     2、聊天:与人类进行突破“图灵测试”的对话;

     3、谱曲:作一首与《梁祝》不相上下的绝世音乐;

     4、绘画:绘制一张超越《蒙娜丽莎》的天才画作;

     5、制作电影:生成一部像《教父》般的经典电影;

     6、编写程序:创建和Linux一样伟大的开源代码。

     这不只是猜想和预测,AIGC已经在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了。

     文心一格的AI绘画,Copilot的AI编程,ChatGPT的AI对话,都是案例。

     3

     还记得李世石那场世纪对决吗?

     谈到AI,许多人应该对AlphaGo还记忆犹新。

     2016年,AlphaGo与李世石展开世纪对决。

     在第4局,李世石的“神之一手”,帮助其扳回一局。

     人类暗自庆幸,AI没有全胜。

     AlphaGo是怎么做到的?

     谈到AI在大模型之前最重要的技术,那就是“深度学习”。

     AlphaGo的“大脑”,是一套机器学习系统。

     支撑AlphaGo的机器学习算法,是“深度学习”+“强化学习”。

     AlphaGo借助两种深度神经网络:value network与policy network。

     value network负责评估棋子选点,policy network则选择落点。

     通过不断地强化学习,AlphaGo最终训练出了超出人类顶尖棋手的能力。

    

     AlphaGo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和结构

     后来,通过优化深度学习算法,AlphaGo又进一步升级:

     1、学习数据全部来自机器自身的主动搜索,而非人类投喂;

     2、由多机运行转换为单机运行,应用效率增强;

     3、“自动决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前些年AI的迅猛发展,都与深度学习密切相关。

     但这两年AI的挺进,是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之上,强化了大模型的能力。

     只是作为后台BOSS的大模型,大部分人感知不到。

     4

     深度学习→大模型

     深度学习,是AI发展的重要突破。

     它能让计算机自动学习出模式特征,减少人为设计特征的不完备性。

     但是,深度学习模型也存在不足:

     1、在只能提供有限数据量的应用场景下,深度学习算法不能对数据规律进行无偏差统计;

     2、由于深度学习中图模型的复杂化,导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急剧提升,为保证算法的实时性,需要更高的并行运算和更好的硬件支撑。

     也就是说,深度学习虽然强大,但它需要大数据支撑,才能达到高精度与高准确度。

     2022年AI突然有了质的飞跃,背后的原因,就是大模型的崛起,让深度学习如虎添翼。

    

     对手写数字进行分类的CNN结构图

     大模型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大模型也称为“预训练大模型”,通过大模型,AI开发者可以直接获得相对现成的训练结果,并在此基础上直接开发AI应用。

     而大模型的核心特征,就是模型参数多,训练数据量大。

     当前,大模型的参数量,基本都是百亿级别以上,多则高达万亿。

     相应的,大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强,可以完成多个不同的任务。

     有了大模型预训练出来的各种参数和场景,AI就能在各个领域迅速突破。

     也就是说,大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通用性的难题。

     AI开始全方位的突破,翻译、配音、绘画、搜索、写作、建模……

     特别是2022年,明显能感觉到AI的“蠢蠢欲动”。

     因为大模型越来越成熟,它为AI提供了子弹。

     5

     全球AI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

     大模型,是当前AI领域的技术新高地。

     全球的AI科技巨头,都在狂炼大模型。

     国内有百度、华为、阿里,国外则有谷歌、微软、英伟达……

     科技巨头们在这个时候发展大模型,其实是在为将来布局。

    

     百度文心大模型结构图

     可问题来了,看起来都是大企业在布局。

     AI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如何参与进来呢?

     面对人工智能这样的巨大市场,中小企业如何参与呢?

     由于成本太高,小企业没办法预训练自己的大模型。

     OpenAI 在训练包含1750亿参数的GPT-3时,就花了将近500万美元。

     这还只是千亿级的大模型训练成本。即使是对于科技巨头来说,这样的成本也不低。

     因此,如何实现大模型的经济适用性,就变得极为重要。

     那么,中小企业具体该如何做呢?

     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是:让大模型与各种垂直场景需求进行有效匹配,实现落地。

     也就是大厂建大模型,中小企业建立各类场景应用。

     在这方面,百度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

     面对如何实现大模型产业化这个问题,在百度看来,具有算法、算力和数据综合优势的企业,可以将模型生产的复杂过程封装起来,通过低门槛、高效率的生产平台,为千行百业提供大模型服务,从而形成一条大模型产业化路径。

     以文心大模型为例,它是百度自主研发的产业级知识增强大模型体系。

     它既包含基础通用的大模型:

     1、NLP大模型:医疗、金融、搜索、跨语言……

     2、CV大模型:商品图文搜索表征学习、OCR图像表征学习……

     3、跨模态大模型:文图生成、文档智能……

     4、生物计算大模型:化合物表征学习、蛋白质结构预测……

    

     同时,也包含行业大模型:能源、金融、航天、制造、传媒……,让大模型技术与真实场景需求,真正实现了有效匹配,也推动了大模型的落地。

     比如前面提到的文心一格,以及最近刚刚发布的产业级搜索系统文心百中,都是文心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产品。

     也就是说,借助文心大模型,你也可以做出一个AI绘画,或者一个垂直版的baidu搜索。

     当然,大模型还有更多可以应用的场景。

     你虽然没有大模型,但可以在大模型里训练出一个小模型。

     6

     怎样使用文心大模型?

     目前,文心大模型已经发布36个大模型。

     通过飞桨开源平台、百度智能云,为工业、能源、金融、通信、媒体等各行各业提供支持。

     下面是部分合作案例:

     No.1

     航天(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

     应用场景:航天故障部位信息抽取、航天工程文献情报分类、航天技术文献检索与摘要生成等多个航天领域应用场景。

     No.2

     能源(国家电网)

     应用场景:设备技术标准知识库、电力知识问答系统、电力文档智能分析等多个能源行业应用场景。

     No.3

     金融(浦发银行)

     应用场景: 智能对话、智能文档分析、智能双录等多个金融行业应用场景。

     No.4

     汽车(吉利)

     应用场景: 智能客服系统、车载语音系统、领域知识库构建等汽车行业应用场景。

     大模型能够做的事情,当然也不只上面这些。

     比如,一个小朋友可以帮妈妈建一个应用:如何判断水果新不新鲜。

     他多拍一些水果照片喂给AI程序,让AI慢慢了解什么新鲜什么不新鲜。

     然后他妈妈就可以利用这个AI小程序,到外面买水果,扫一扫就能判断新鲜还是不新鲜。

     简不简单,好玩不好玩?

     这样的场景其实比比皆是,只是我们对大模型了解得太少。一看到大模型,就以为是个什么神奇得不得了的冰冷怪物。

     其实不然,它可以成为我们的技术助理。

     那么,一个企业如果有应用需求的话,该怎么具体对接文心大模型呢?

     以百度文心大模型体系中的全功能AI开发平台BML为例。

     BML是一个面向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机器学习集成开发环境。

     它能够提供从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模型管理到模型推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帮助用户更快地构建、训练和部署模型。

     BML大致开发流程如下:

     1、需求对接: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实际需求,对接AI项目定制;

     2、数据处理:整合源数据,自动完成数据采集、清晰、扩充、标注等任务;

     3、模型建构:BML内置文心大模型开发套件, 仅需编写极少代码即可完成模型的构建与高效训练;

     4、模型管理:在完成建模和训练任务后,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导入模型进行统一管理,自动完成模型的评估、优化和转化;

     5、部署应用:在一次训练后,企业可采用多种部署方式,包括服务器侧部署和边端部署。

     以上就是BML的大致开发流程,完整实现了一站式AI开发。

     不仅模型精度高,也高效便捷。

    

     一家小企业,只要你利用好文心大模型:

     你可以做出一个垂直类的国风版AI绘画产品;

     也可以做出一个家庭宠物的安全监控应用;

     还可以做出一个内容只涉及元宇宙的搜索应用。

     聪明的企业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赚钱了。

     一定要去占百度的便宜,利用好文心大模型。

     7

     大模型,还能做什么?

     其实大模型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拉普拉斯妖会说:给我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宇宙的未来。

     当然,计算宇宙的未来,可能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但随着算力与算法的优化,大模型在未来也许还可以做更多。

     比如下面这些:

     1、预测世界杯,计算出谁是冠军;

     2、预测股市,让你顺利实现抄底;

     3、预测地震,提前预警避开灾难;

     4、预测流行病,可提前做好预防;

     5、预测癌症,提前介入进行治疗;

     ……

    

     文心·NLP大模型ERNIE 3.0 Zeus

     在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中,谢顿借助“心理史学”,预测银河帝国的未来,也改变了全人类的未来。

     实际上没有什么“心理史学”,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更有可能是大模型。

     它会是一个超级智能系统,塑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8

     这些行业,都在悄悄面临挑战

     关于AI,争议颇多。

     有人将其视作朋友,认为AI会辅助人类进化。

     有人将其视作敌人,认为AI会毁灭人类未来。

     在许多经典科幻作品中,AI与人类的关系,也微妙且复杂:

     《2001太空漫游》:超级智慧电脑HAL 9000为保全自身,杀死了太空船上的科学家们。

     《黑客帝国》:AI占领了真实世界,将人类统治在“矩阵”之中。

     《机械公敌》:AI突破了机器人三定律的限制,试图通过控制人类来保护人类。

     《西部世界》:AI在人类残暴的杀戮中逐渐觉醒,开始反抗人类的统治。

     《银河帝国》:机器人丹尼尔为了保护人类利益,默默守护了人类两万年。

     ……

     在不少人看来,上面这些只是科幻而已。

     AI就算发展再快,它也只是人类的奴仆。

     所以,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图片来源:文心一格

     但在深度学习以及大模型的加持下,AI已经在各个领域,开始接近甚至超越人类。

     当前许多行业,正在悄悄地面临来自AI的挑战:

     在绘画方面,文心一格有超越人类的趋势;

     在翻译方面,DeepL的精确度堪称完美;

     在配音方面,Azure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

     在搜索方面,Metaphor比谷歌更加精准;

     在工业生产方面,AI早已渗透到各个角落。

     ……

     有了大模型后,AI可以做很多事,同时也让人类担心。

     结

     无人幸免,抑或文明升级?

     从AI绘画,到围棋对决。

     从自动驾驶,到搜索引擎。

     从城市管理,到金融交易。

     从航天探索,到能源供给。

     类似于百度文心大模型这样的大模型,它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大模型,将可能成为全世界的超级大管家。

    

     图片来源:文心一格

     AI在2022年的超级表现,也关乎着人类的命运走向。

     我们是在创造一个强大的“不可预测超级智能”。

     AI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强大。

     机器人三大定律,人类是否要提前思考?

     今年6月,谷歌工程师Lemoine称谷歌开发的聊天AI“LaMDA”已具备“人格”,拥有自己的感受,并像人一样推理。

     牛津大学和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员,也合著论文预测:AI将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AI实验室FAIR的研究员Abelard甚至更激进,认为库兹韦尔说2045年左右AI将达到奇点太保守,2035年就可以达到。

     留给人类的时间,只有13年了?

     如果AI真的有可能到达奇点,人类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然而,人们都认为这只是一个玩笑,没人去思考答案。

     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我们更认可苹果CEO库克的话:

     我害怕的不是AI会思考,我们害怕的是人类不再思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量子学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