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5万,这个群体最需要被保护
2022/12/23 22:36:11 量子学派

     1

     防疫,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新冠管控放开后,主要看个人免疫力和病毒的决战了。

     根据香港、新加坡、台湾经验,接下来三个月是艰难的时期。

     客观认知:70%左右的人会感染新冠;

     理性对待:与病毒共存将成为常态;

     科学角度:增强免疫力是最有效的方式。

    

    深圳预测已达第一波疫情高峰数据来源:城市数据库

     我们之前提到,各个城市要做好“超前部署”。

     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分配到优秀的医疗资源,这是现实情况。

     说一千道一万,最有效的还是自己要有免疫力。

     2

     与病毒的战争,

     谁是最脆弱的人

     对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人们的恐惧在下降。

     不少感染者都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抗原CT。

     也有人调侃“阳过”、“小阳人”、“阳康”……

     多数人还是很坚强和乐观,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不过,有两个免疫力较弱的群体仍然需要重点保护。

     一个是中老年人,一个是1~3岁的幼儿。

     根据香港已有数据,奥密克戎的死亡患者集中在80岁以上年龄段。特别是有基础疾病,又没有接种疫苗的,感染后重症的概率比较大。

     张文宏医生也建议,中老年人最好这一个月不要去跳广场舞和搓麻将,减少感染风险。

    

     香港疫情死亡年龄分布

     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个重点人群则是在1~3岁的幼儿。

     根据人的免疫系统成长性,1~3岁的宝宝的免疫力最弱。

     新生宝宝在6个月前,能够依靠母体带来的抗体,形成一定的“免疫防线”。

     但1岁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基本消失,而此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才刚开始发育,不够完善,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低,对致病因子抵抗力也较低。

     到了3岁时,宝宝的免疫系统基本上发育完善,抵抗力也逐步增强。

     所以3岁以下,特别是12~36个月大的宝宝,需要格外注意培养其免疫力。

    

     美国新冠感染人群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Nature

     一老一小,需要保护好这两个重点人群。

     对于老年人,要及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包括施打疫苗、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发放相关药物等。这方面,可以参考香港的做法。

     而对于1~3岁的宝宝,这个群体相对来说还要更特殊一些。

     目前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适合施打疫苗,这便少了一道保护屏障。

     那么对于1~3岁这个群体来说,我们该如何保护好他们?

     3

     2265万,

     如何给宝宝筑起“免疫长城”

     2020年,我国新出生的宝宝1202万。

     2021年,我国新出生的宝宝仅有1062万。

     也就是1~3岁的宝宝,我国合计2265万人左右。

     在人口出生率这么低的今天,每一个宝宝都是社会未来最宝贵的资源。

     所以,疫情下更要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1~3岁的宝宝,没有自主行动能力。

     所以面对疫情,更多只能被动防护。

     父母要为他们建筑一道疫情的防护城墙。

     根据数据显示,小孩感染新冠中,家庭聚集性发病占比高达90%。

     所以这段特殊时期,更要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父母最好全程接种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与宝宝接触时,要先洗手保持手部干净。

     病毒有潜伏期,在家照看宝宝时最好也佩戴口罩。

     要定期给宝宝的物品、玩具等进行消毒。

     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如外出时,要给宝宝戴上合适的口罩。

     春节将至,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串门走访。

     当然,在疫情放开后,大部分人都会感染。

     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只是尽量延缓感染时间。

     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对于1~3岁的宝宝,提升免疫力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为他们构建一道坚固的「免疫长城」。

     《柳叶刀》发布报告指出母乳喂养能够促进婴儿成长发育。

     母乳营养丰富,是最适合婴儿的健康食品。坚持母乳喂养有利于成长发育、增强婴幼儿免疫力。

     母乳喂养好处如下:

     ?营养最为全面,蛋白颗粒小,易于吸收。

     微量元素充足,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足够宝宝生长发育需要。

     母乳中牛磺酸、鞘磷脂等物质对大脑发育极为有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铁蛋白、双歧杆菌,免疫球蛋白等,有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

     母乳中含有乳糖,才能被宝宝的肠道吸收利用,预防胃肠道疾病等。

     母乳喂养可降低减少婴儿过敏现象。

     母乳中的钙磷比例适宜(2:1),含乳糖多,有利于小肠对钙的吸收。

    

     图片来源:网络

     母乳让孩子不易患病,身体素质好。

     世界卫生组织对母乳喂养的时间有一个明确的建议,就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母乳喂养到6个月后添加辅食,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到两岁甚至更晚,能够使孩子自然离乳是最好的。

     4

     中国妈妈,

     伟大且不易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哺乳到两岁,很多妈妈认可这一点。

     可现实却决定了不是每一个妈妈都能做到这一点。

     特别是一个中国妈妈,原因有很多:

     ?产假短:产假短让中国妈妈们很难长时间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工作忙:年轻妈妈工作压力较大,这让母乳喂养的时间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母乳不够:担心乳汁够不够,孩子是否吃得饱,会让新手妈妈感觉到焦虑、担忧。

     没有合适空间:很多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母婴室数量不足,母乳喂养缺乏合适的空间。

     每一个中国妈妈,都是伟大的。

     每一个中国妈妈,又都是不易的。

     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既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又要面对社会的压力,现实决定了很难进行母乳喂养。

     有没有一种其它的好办法?

     既然母乳喂养有着现实因素的限制,那么就需要更接近母乳成分的奶粉,为宝宝们提供“类母乳”营养。

     5

     “类母乳”奶粉,

     如何无限接近

     让奶粉性能与母乳性能无限接近,这是很多奶粉一直追求的方向。

     但奶粉“复制”母乳十分困难,一方面是母乳成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是受基因、饮食、地域影响,母乳营养成分比例有较大差异,并没有一个“普世标准”。

     所以,不仅仅是要做奶粉,更要做为中国宝宝“量体裁衣”的奶粉。

     过去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各地系统的母乳数据,所以很难根据中国母乳,设计出贴近中国母乳的奶粉。

     同时,奶粉技术也一直被“卡脖子”,比如高纯度的乳铁蛋白生产技术便一直掌握在欧洲和澳洲的多家企业手中。

     所以,要做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需要自主“科研创新”。

     过去多年,飞鹤便坚持用科研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守护生命起点。

     如完成了脱盐乳清的产业化;获得多项授权专利,参与多项国家、行业和团队标准制定;获批乳铁蛋白生产许可,打破国外垄断等。

     而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飞鹤也被选中负责牵头“基于中国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婴配乳粉制造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

    

     当然,最重要的是飞鹤建立自己的中国母乳数据库。

     从09年至今,数据库覆盖全国27个省份,样本量接近2万个。

     这为设计出贴近中国母乳的奶粉提供了很大帮助。

     飞鹤用科技还原了中外母乳差异,发现活性成分OPO、乳铁蛋白、活性蛋白OPN、ARA/DHA都有明显差异。如影响婴儿脑部发育重要营养物质DHA和ARA的比例,飞鹤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为1:3.16,日本为1:0.51,而中国是1:1.7。

    

     数据来源:飞鹤研究

     不过,要做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还有一个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活性营养非常脆弱,很容易被破坏,奶粉活性易损失。

     如何提取活性营养,加入到奶粉中呢?

     6

     用科技力量保护好中国宝宝

     今天的奶粉行业,其实已经是一个科技行业。

     飞鹤给出的技术答案是“突破性鲜萃科技”。

     “鲜萃”指的是利用尖端科技对新鲜生牛乳的活性营养进行提取,从而获得更接近母乳的营养。具体的突破性鲜萃科技如下。

     1

     高分子膜技术

     MFGM乳脂球膜是奶粉中的黄金,对婴幼儿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但只有先进特殊的超滤技术,才能保留MFGM当中的磷脂、蛋白质等成分。

     高分子膜技术,就是利用超滤技术分离活性营养,保留优质营养物质,为宝宝提供更多的免疫防护。

    

     超滤膜过滤原理

     图片来源:网络

     2

     层析萃取技术

     层析萃取技术属于离子交换层析法,这一技术一般用在制药行业,非常“奢侈”。而飞鹤用制药标准提取活性营养,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纯度和活性的乳铁蛋白,比如骨桥蛋白(OPN),它能够增强宝宝免疫力,让宝宝的防御力更强大。

    

     离子交换层析法

     图片来源:网络

     3

     微米闪溶技术

     奶粉的颗粒非常重要,只有大小均一,才能更好冲调和溶解。

     微米闪溶技术,能够将奶粉颗粒变得更加均匀,让奶粉营养能够在温水中闪溶。

     一方面能够让宝宝更好地吸收奶粉营养,另一方面奶粉溶解速度越快,新手爸爸妈妈们就能更快将奶粉喂给宝宝,减少宝宝哭闹的时间。

     4

     智能控温技术

     在奶粉生产中,控温是一门大学问。温度太高,奶粉的活性营养成分会大幅损失。飞鹤的智能控温技术,能够保持奶粉中的热敏营养活性(如DHA),让这些营养物质最终能够进入到宝宝身体里,促进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

     5

     活性微囊技术

     婴幼儿奶粉中的很多营养物质都容易氧化,使得营养流失。

     飞鹤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可以防止营养物质氧化。奶粉的包埋效果越好,也不需要担心它的密封性,奶粉能够存得更久,也能让宝宝更安心地食用。

     6

     航天冻干技术

     奶粉中的热敏营养物质在温度较高时容易流失,而航天冻干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航天冻干技术源自航天科技,能够保持热敏感度高、易氧化的食品的营养价值。

     飞鹤采用的航天冻干技术,便是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对这类营养物质进行脱水干燥处理,不需要任何添加剂,保留天然营养活性。这样宝宝在食用时也能获得更天然的营养。

    

     冻干机运作原理

     图片来源:网络

     技术只是手段,让宝宝获得更好的营养才是最终目的。

     母乳中的活性营养对婴儿成长很重要,而在母乳不足的情况,就更需要婴配奶粉中的活性营养来保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所以,如何更好实现“鲜萃活性营养”,是做适合中国宝宝奶粉的重要课题。

     飞鹤提出的“突破性鲜萃科技”,本质上就是为了让中国宝宝获得更接近母乳喂养的营养。

     它能够解决宝宝的营养吸收问题,同时促进骨骼和大脑发育,以及最重要的为宝宝构建一道坚固的“免疫防线”,增强免疫力,在这个关键时刻更好地抵抗病毒入侵。

    

     7

     全社会都有责任,

     保护疫情中的2265万宝宝

     21世纪以来,全球总生育率在逐步下降。

     这其中有新生代教育率普及、生活焦虑、观念转变等原因。

     而疫情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现状的恶化。

     2021年,韩国的生育率低至0.81,日本为1.3,中国也低于1.3。

     这一情况下,更要保护好每一个宝宝。

     他们是未来的希望,疫情凶猛,要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这不仅仅是父母们的事情,全社会都有责任去保护好他们,特别是1~3岁这一批宝宝们。

     企业方面,可以用科技力量去为宝宝铸造“免疫长城”。

     做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提高宝宝免疫力。

     社会方面,应该给予家庭更多支持。

     比如能不能给产妇延长产假、给予更多生育补贴、给受疫情影响的有困难的家庭一些帮助。

     疫情三年,对妈妈们来说,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并不容易。

    

     量子学派和飞鹤

     希望借这个机会,给相对有困难的妈妈们一些帮助。

     一共送出48 罐飞鹤“星飞帆卓耀300g”奶粉,

     以公益形式送给48位妈妈,保护在2020~2022年出生的1~3岁的宝宝。

     虽然防疫维艰,我们一起守护着你们长大。

     祝愿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安稳度过疫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量子学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