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有点冷,心头有点凉”,但为何民营经济依旧值得期待?
2023/3/19 19:09:01 远读重洋

    

     “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3月13日,在记者会上,总理谈及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支持民企发展时如此说。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民营经济为国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毫无疑问,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营经济”是两会上的一个重要关键词,面对未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去年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还将面临怎么样的挑战?中国哪里的民营经济最强?这次两会后政府又会在哪些领域发力继续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呢?

     房产遇雷,互联网利润低,民企如何重整?

     要说民企发展的现状,最直观的行业恐怕还是房地产,在2022年,地产10强之中,纯民企只剩碧桂园、龙湖;地产20强中,没爆雷的民企只有4家。而在百强房企中的民企,已有逾半数出现了债务/理财产品的违约或展期。

    

     过去一路风光的互联网企业,在去年也没有很好的表现。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份,规上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1%。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也显示,榜单企业税后净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28%。在最近的几年里,各个领域民企的发展显然遇到困难,这里面固然也疫情的原因,也有一些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矛盾。

     面对民企的困境,在今年两会上大部分代表都认为,让企业重新振兴,除了持续强化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法治保障,最重要的还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最重要的显然是化解民企融资困难。有代表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证监会放宽上市企业融资监管限制,为创新“开闸引流”,提振民营企业尤其是骨干民营科创企业发展信心。

     此外,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有专家也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助企纾困常态化机制,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及经营运营成本,可通过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机制,设立民间投资引导基金,对企业融资、上市等提供第三方力量的扶持。对于各级政府而言,鼓励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手段参与成立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基金,帮助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但短期出现融资困难和财务困境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其实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过去对民营企业最直接的扶持是减费降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五年我国累计减税5万亿元、降费2万亿元。这样的措施不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可以使得企业回归自我造血,同时对小微企业也有着一定扶作用。然而政府的纾困政策是一方面,信心的提振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次创业,民企心理怎么准备

     过去几年里,网上曾经出一些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看空的言论,资本和民营企业也一度对整体经济环境产生了忧虑。所以总理的此番表态无疑可以解读为对民营经济的再次肯定,也反击了所谓的“国进民退”的言论。

     在这次总理特别提到了80、90年代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的“四千精神”,也显然在在肯定民营经济的同时,透露的对民营经济重新创业的期许。

     在上世纪,浙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创造了一个个民营经济神话。在艰苦条件下创业,从无到有是那一代中国民营经济家所创造出的商业神话。

    

     在浙江的土地上涌现了鲁冠球、宗庆后、李书福以及钟睒睒这样的代表性企业家,为家乡乃至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敢为天下先、勇于闯天下、充满创新创业活力,是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成功的秘诀,然而今天的民营企业家显然还需要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疫情三年,全球经济持续放缓。俄乌战争一年有余,国际局势震荡不断。有媒体称今天民营企业家遇到的困难,可能并不比市场经济大潮初期要小。年初,有浙江媒体采访一些民营企业家,不少企业家们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外头有点冷,心头有点凉”之类的感受。说白了,今天复杂市场环境给民企带来的严峻考验,就是需要有“二次创业”的准备。

     从当前形势角度,“四千精神”的提出意在提高民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今天一些企业家的信心不足可能源自外部环境艰难,也有部分源自畏难情绪,也能对于未来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政府明确民营经济地位之后,企业家必须把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民营企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发挥出中国人口红利和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那么在中国哪里的民企最给力呢?

     谁是民营企业第一强省?

     2022年的报告显示,浙江民企500强有107家,独占全国五分之一份额,新增入围企业数量也达到11家,领跑全国,紧随其后,江苏、广东、山东。而这四个省正好也构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省域经济的TOP4。

     藏富于民,一直是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评价。在经历疫情的考验后,广东的一些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和内地迁移,与之相比,浙江受到的外部影响相对较小。浙江人不仅具有很强的民营经济基因,在专精特新企业等方面表现也很亮眼。

    

     制造业是GDP增长的大头,也是国家经济命脉。而在这个领域民营企业也是发展的主力军。2022年的报告显示,制造业民企数量达到301家,相比上年增长24家,占据全国民企500强六成份额,已经成为民营经济最为重要的支撑。从省份上来看,浙江凭借94家入围企业数量再次领跑全国,江苏82家紧随其后,山东则以61家稳居第三,第一经济强省广东则以49家位列第四。

     从单一企业上来看,作为北京企业的京东以9515.92亿元取代华为,成为全国第一民企。作为浙企代表的阿里巴巴,以8364.05亿元晋级全国第二位。在民企500强数量上,浙江已连续24年霸榜。但整体而言,浙江的民企还略逊色于广东, “多而不强”还是浙江企业的基本格局。

     根据2022年的民企500强榜单,浙江以7.9万亿元反超广东成为民企营收的第一大省。在疫情反复、国际形势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浙江的逆势增长,展现出其民营经济强大的韧性。从全国营收排名前十位民企来看,广东包揽5个席位,而浙江只有2家。显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强大底气,未来谁是全国民营经济第一省或仍有悬念。

     中国民企今年可期

     从全球视野来看,伴随着一月美联储降低加息强度,经历了前期“价跌量升、被动去库”的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样巨大。在国外资本市场和零售业面临巨大压力,中国企业背靠国内供应链,如果能深度全球化,积极拓宽海外市场也将在面临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机遇。

     去年底A股、港股均掀起史上规模最大的回购潮,或许预示了一个现象,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长期预期”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同时不少国外投资机构也认为,今年中国大概率不会轻易出台具有收缩性质的宏观经济政策,一些下行压力较大的行业,如房地产、汽车、游戏等行业,都有望下半年获得一定程度的复苏。

     伴随着两会以后政策红利释放,中国经济总体回暖迹象也初步显现。同时从未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可持续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所以,无论是从现在、未来来看,中国的民营经济显然可以期待。

     参考资料

     1、面对中外记者,总理为何重提家乡的这种精神?潮新闻

     2、谁是民营经济第一省?城市进化论

     3、2023,看多民营经济?明晰野望

     - END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远读重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