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花生中的“毛豆”,五千年前黄帝种过
2017/10/10 17:29:55 热闹科学

     十月一假期。躺沙发上看电视,手跟个大铲子一样的往嘴里铲着蟹黄瓜子。

     老爸戴了一顶新的斗笠过来,说,去地里收豆子去。

     纳尼?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虽然老家在乡下,但是离开土地已经很久。不过今天阳光很好,我很愿意去田地里走走。

     开车大约20分钟的路程,来到了老爸种的黄豆田。

     真真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稀到什么程度呢?我跨了五步, 才发现了一棵豆秧。

    

    

     (我爸种的没有这么好,这是我找到图片。大概就这样吧。)

     黄豆是地道的中国农民,土生土长。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全世界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现在种黄豆很牛的美国,也是1804年才引入的中国黄豆种。

     我一直觉得豆类的起名太随意了。黄豆、绿豆、红豆、花豆,全凭外表起名。这就类似于人名中的“敬业”、“爱国”、“富强”。

     不好意思,跑偏到核心主义价值观了。

    

    (成熟的黄豆很硬,黄色的。没有成熟的是青色的,就是你们吃的毛豆)

    

     (这个是绿豆,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果实,绿豆是细长的,颜值高一点)

     豆子在古代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菽shū。篆文写作“尗”。《诗经·小雅·小宛》中就提到,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菽是个多音字,还可以读作jiāo,但意思截然不同,是指小草了。王逸《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芳虈(xiāo)兮挫枯”。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指我爸种的地,全是杂草,看不见庄稼了。

     豆子的收获都是连根拔出来的,晒干打出豆子来之后,豆秧是很好的生火的材料。小时候农村过年煮水饺,一定要烧豆荚,因为豆荚燃烧的时候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寓意吉祥。

     估计曹植也挺有生活的,要不怎么知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皇天后土,黄豆是黄河的颜色,养活了无数喝着黄河水的人。

     司马迁《史记》头一篇的《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

     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豆。

     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杂粮”,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其他的粮食通称作杂粮。

    

     (就知道吃吃吃,你认识几种啊?)

     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

     不论哪一种,豆类都是当之无愧的前五名。

     黄豆又叫“植物肉”,指的是它的含有且人可以吸收的植物蛋白含量超高;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把黄豆从头吃到到尾:没熟时吃毛豆;熟了炒黄豆,碾碎做豆粉,可榨油,做豆腐;豆芽也是家长小菜,豆腐发酵成豆乳……豆渣可以喂猪。

    

     (豆子和玉米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套种:种在同一块田地里)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的习性很像五谷,哪里落下,哪里就能扎根。但是总有一个故乡牵绊着,大豆长得最好的地方是东北。大豆的用处我就不在这叨叨了,大豆油、豆腐、豆油皮、毛肚、羊肉卷、蟹肉棒、鸳鸯锅、牛油锅……说着说着饿了。

    

     (豆子收获挺扎手的,干农活一点都不浪漫,真的)

     现在的孩子,包括年青一代的父母,都不认识五谷了,更不知道豆子的故事。最近距离的接触,应该就是济南夜宵必备的毛豆花生了。

     你们吃的毛豆花生,是穿越5000多年,从轩辕黄帝时代就长在餐桌上的。

     5000年后,依然是。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热闹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