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辣椒,这些事儿你得知道……
2017/11/10 23:40:43 热闹科学


立冬之后,
济南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这反而让嗜吃的猫猫大王偷着乐呵,
毕竟吃火锅这种事儿,天气越冷越够味!
据说这大半个月的日子里,
猫猫大王的火锅地图遍布整个济南,
从人满为患的海底捞到大明湖畔的老铜锅,
从和谐广场的大渝毛肚到宽厚里的九宫格,
啧啧……吃遍了!


作为资深吃货身边的美食拍档,
小Q同时也是川派火锅的忠实拥趸,
降温第一天,小Q在家翻箱倒柜找衣服,
然后忧心忡忡地望着衣柜自言自语:
“胖就胖点儿吧,反正明天双十一!”
忧桑的分割线
每逢周末胖三斤,
今晚在山大南路集体约完例行火锅之后,
帽老头开始“严肃”地布置作业:
“吃火锅的时候,受刺激的明明是口腔,
为什么还会满头大汗流鼻涕?”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自鸣得意地开讲了——

当你吃辣的食物时,
身体和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先来看看《环球时报》发布的短视频吧!


那是发生了什么?









咽下去辣椒之后,
辣椒素会与更多受体产生反应,
严重的话——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吃辣?
那是因为——


天生不喜辣椒的洋葱哥一脸蒙蔽:
原来吃个辣椒还有这么多学问!
活了三十多岁还没享受过“奔跑的快感”
此时我们的“厅座”帽老头根本停不下来,
小课堂的马达滴滴答滴答:

辣是一种痛(并快乐)的触感
“酸甜苦辣”中,只有辣不是味觉,准确来说,辣只是一种痛觉。辣椒的成分中含有辣椒素,在我们的口腔和皮肤上,有一些特定的神经受体,与辣椒素结合后会产生“热”和“疼”的讯号,人体就会感受到高温灼热的感觉(痛感)。


为啥一吃辣椒就冒汗?
人感受到的“热”和“痛”也会通知汗腺,它接受到了指令就会开始排汗来调节身体的温度。


为什么有时还会鼻涕一把泪一把?
辣的东西多数带有挥发性,不但刺激味蕾,同时还会通过鼻腔和口腔的相接处刺激鼻腔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时还会刺激到眼睛,泪腺为了保护眼睛会分泌泪液,泪液太多的话会顺着眼睛跟鼻腔的通道(鼻咽管和鼻泪管)流到鼻腔内。所以当人吃太辣的东西时,免不了要涕泗交下了。

人们对辛辣食物的反应,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身的忍耐力,
就像洋葱哥这种天生惧辣的人,
随着慢慢练习,也能逐渐适应辣椒。
不过即便像猫猫大王这样无辣不欢者,
也要克制、克制、克制!
摄取过多可能辣坏脑子的~
不信你看——


家住内蒙古的居民王先生在一家“疯狂烤翅”店内吃了烤辣翅后,出现肠胃难受症状并且呕吐。据王先生介绍,他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疯狂烤翅”店,要了11串烤辣翅,吃完后,一家人辣得喝掉了14瓶水。到了晚上,他和妻子的胃发生剧痛。第二天他还心有余悸。


家住武汉的17岁娜娜网购了韩国一种所谓的“世界第一辣”泡面欲尝鲜,结果嘴被辣肿、全身发麻而进了医院急救。据女孩回忆,当时是受到网上的广告吸引,本想尝试下,没想到吃了几口就辣的口腔发麻,强忍着刺激吃完一半后,娜娜的嘴唇周围全部红肿,还隐隐觉得全身发麻、腹泻,最后只有进医院,经过医生治疗才有好转。


英国一位22岁的主厨,挑战印度尼西亚最辣面条。结果吃了之后不停出汗,头晕目眩,还经历短暂的失聪。为了减轻症状,他喝掉了大量水和奶昔,还用冷水冲头,以防失去知觉。

那么问题来了,
每天吃多少辣椒最合适?
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机体来共同决定。如果在湿气重的地区,吃辣椒有助于排汗,只要分量不是太夸张,一般不会有什么事儿。像湿热比较重的广东地区,人吃辣则很容易上火。再者,不同的人对辣的承受程度也不同,对于很少吃辣的人来说,一个辣椒的分量就辣得够呛,此时必须要循环渐进,逐步扩大自己对辣椒的承受程度。
所以说,
做个有文化的吃货还是很有必要的!
来看看,这样吃辣不伤身体:

烹调要注意:如果菜中已经放了辣椒,就别再放花椒、大料、桂皮等热性调料,否则“热上加热”,更易上火。烹调前,可以把辣椒放在醋里泡一会儿,或在烹调辣菜时加点醋,缓解上火。
搭配食材很重要:吃辣配些凉性食物,就能起到“中和”作用:鸭肉、鱼肉、苦瓜、莲藕、荸荠、豆腐、莴笋等。
主食最好选粗粮: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预防由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玉米或红薯就是不错的选择。
吃辣时要多喝水或汤:菊花茶、酸梅汤等是最好的“灭火器”。喝杯酸奶或牛奶,不仅可以解辣,同时还能清热。
吃辣后最好多吃酸味水果:水果中的含鞣酸、膳食纤维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帮助滋阴润燥。山楂、柚子、柑橘、苹果和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其实只要有一个好胃口,
不喜欢吃辣也就别再强求啦!
不过要是摊上这样一个妈,
嗯!算我啥都没说~

最后,
洋葱哥隆重而热烈地宣布,
从本篇开始,
筒子们可以“写留言”调戏小编啦~
呦吼,还可以打赏呢!



来源:洋葱哥综合整理帽老头及度娘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热闹科学 ↓

有知识、有趣味的科学课堂,
专注不严肃科学、专注科普研学,
让科学不光在课本上,
还在热热闹闹的活动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热闹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