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三女
2023/3/18 20:08:00 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后宰门之沧桑岁月( 江苏 | 张全宁)

     走出珍珠塔的母亲(江苏 | 陆中伟)

     街头三女( 广东 | 陈劲松)

     一夜春风里( 山东 | 赵公友)

    

    

     街 头 三 女

    

     广东 | 陈劲松

    

     鸡档主 何仙姑

     大神哪吒,三头六臂,奔地飞天,风风火火。八仙过海,也能各显神通。我见过一个“何仙姑”。“何仙姑”其实就是一个姓何的妇女,每个周末,她都来小区路边摆摊卖鸡。清晨六点左右,何仙姑就在小区外T字路口忙开了。30多岁的何仙姑,一把头发扎在后脑勺,汗晶晶的额上亮堂堂。短袖衫,七分裤,挂上一条围裙。何仙姑是骑着三轮车来的。车厢框架横放一块木板,板面排着三个鸡笼,板下塞着一个煤气罐。车厢围板相交处的三角上,安放一块砧板。车厢肚地面,一个炉头上的一锅水,一直在滚着。三轮车旁边,总是有10多人在自觉排队,没有阻碍到过往的行人车辆。

    一位满头银丝的阿姨说:“老板娘,我给孩子煲汤,哪一种鸡好?”“未下蛋的清远三黄鸡,最合适。”何仙姑一边回答,一边伸手进鸡笼抓出了一只“鸡姑娘”。她把鸡脖子转过一边,塞进鸡翅膀夹住,放在电子秤面上:“三斤六两,十五块半一斤,一共五十五块八毛,只收五十五块就行了。”几秒钟就出来结果,她的心算不比计算器逊色。她顺手把款数写在一块纸板上,纸板是挂在驾驶位的靠背上的。何仙姑从秤面上提起鸡,左手箍住鸡翅,贴上鸡头,捏紧。右手将鸡喉上的一撮毛扒去,操起一枚水果刀大小的利器,一刀见红。需要取回鸡红的,她会用一个塑料杯,兑上清水,放上盐,装好鸡血。割好的鸡即刻放入锅里的滚水里。一两分钟,招呼好另一顾客。锅里的鸡一只进去,一只出来。左手的拇指与食指圈住鸡脖子,往上一捋,毛净了。右手按住鸡背往下一溜,毛光了。鸡尾的长毛,一扯,脱了。开膛破肚,切刀与剪刀相辅相成。掏出内脏,何仙姑顺势征求客人意见:“阿叔,要鸡胃吗?鸡肠要不要带回去?”人家要下杂的话,她都会清理干净。之后,切除鸡屁股,剪掉鸡爪甲。把鸡装入袋子,双手捧到客户面前,一面点头,一面露笑:“谢谢您的帮衬。”客人看看纸板上的记录,或者现金或微信,付款离开。

     “老板娘,我要一只阉鸡,用作蒸的。”一位中年妇女指向鸡笼。三下五除二,所有工序完毕后,何仙姑还拿起小刀给鸡剥皮,且是一张完整的皮从鸡体上分离开来。她告诉客人:“去皮的鸡,蒸出来才嫩滑。”一个老爷爷询问何仙姑:“听说鸡能治咳嗽,是吗?我家里的那位,早晚总咳嗽个不停。”“哦,湛江老母鸡煲猪肚,放点胡椒,治疗咳嗽灵验呢。”何仙姑懂得的知识不少呀。老爷爷马上掏钱:“我要一只老母鸡。”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子,坐在小汽车驾驶室里,摇下窗玻璃,伸出头来订货:“老板娘,我要一只化州走地鸡。弄好后打电话给我老婆来拿,我要去加班。”一个在排队的大叔接话了:“是你哪一个老婆?”大叔似乎认识车上的人。何仙姑笑着小声提醒大叔:“这话可不能乱说。搞不好的话,他们买回一只鸡,家里会鸡飞狗跳。”我是陪妻子去买鸡的,每次都要排队20分钟左右。我有一搭没一搭地与这位鸡档主聊天。我问她:“老板娘,您贵姓?”她回话又爽又快又亮:“贵什么贵,我一个乡下人,姓何。”从此,我就叫她何仙姑了,且只有我一人这样称呼她的。何仙姑说,她是茂名人,来东莞10多年了。家里3个孩子在读书,两边的老人也要照顾。9点多钟的太阳,晒在她汗晶晶亮堂堂的额上。她一边清扫摊档的地面,一边说,要过去另外一个小区,她的老公在那里也在卖鸡。

     听说过“乌鸡变凤凰”这样的话语,何仙姑成了凤凰没有?

    

     补鞋女

     在江西赣州,晚饭后,闲逛。父亲的一双凉鞋后跟太长,老是松脱,走起路来极不方便。游到南京路卫府里农贸市场旁的一个小巷口,那里摆放着一部补鞋机。然而没有见补鞋的师傅。

     向旁边聊天的两位阿姨打探,她们说,补鞋师傅刚刚还在这里。她们教我,就说“补鞋子啰”。我扯开嗓子高喊:“补鞋子啰。”一位女的,从时装店出来。短头发,接近男式。短袖白衬衣,下摆套入黑色的西装裤头,光泽油嫩的皮带,配上一个锃亮的皮带头。黑色皮革,系带子。一只金色戒子点缀得手背熠熠生辉,右手腕佩的一块手表,褐色的表带。难道这就是补鞋师傅?她说:“我27岁起就在这里补鞋,已经整整补了18年,今年45岁了。”她捏起一把细薄的把手缠着布的刀,轻轻慢慢地挑开鞋跟带上的线头。眼还未眨一下,她又换上了剪刀,裁去鞋跟多余的一截。她一边眼对着我们交谈,一边穿针引线,熟能生巧,确有其事。

    她右手摇转补鞋机,左手移转鞋跟,来回针脚细密有致。小巧的铁锤,恰到好处地压,敲,打。“好了。”她笑着将鞋给我父亲穿上。她问我父亲多少岁。我父亲耳背,我替他回答85岁。她说她父亲也85岁了,一直住在她家。她叮嘱我:“你父亲有脚气,臭,要带他去看医生治好来。”我们离开时,她还说:“祝你父亲健康百岁。”我感谢她:“彼此彼此。”工钱8元。我给他一张10元的,说不用找。她执意找回2元给我。近日读到一段话,很切此补鞋女的风貌——

     就算吃着酱油拌饭,也要铺上干净的餐巾,优雅地坐着,把简陋的生活过得很讲究——风度与境遇无关。

    

     早餐女

     早晨6点多,从宾馆出来,穿过赣州公园,还是来到南京路,打算找一处吃早餐。大街难找小吃,美味多来自小巷深处。于一拐角,摆着三四张方木台。一女子坐在桌边包馄饨、饺子。“老板娘,有什么吃的?”我问她。“馄饨饺子粉面粥。”她的声音既爽又快,“请坐。”我们点的饺子、汤面,几分钟内就热腾腾地端上面前了。

     我的座向正面对老板娘。只见她此刻掌勺,下刻操刀,一会儿搅馅,一会儿切葱,时而剁蒜,时而调油盐酱醋……

     又一个出众的人物!老板娘看上去35岁上下,接近1米60的身高。一盘发髻映衬着两颗圆脸蛋,一副正圆的眼镜片下,圆溜溜的眼珠在显示:睡眠不足。一袭黑色的裙子,随她的起坐而飘然。老板娘抽烟。她坐在桌旁,左手托着面皮,右手拇指与食指使唤筷子夹馅料,中指邀无名指钳着一支烟。包一个馄饨吸一口烟。

     顾客不停地来,老板娘没有显出半点手忙脚乱的紧张,烟雾从她嘴里悠然地飘出来……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1、《人民作家》简介2、投稿指南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王兆嘉

    

    

     文/陈劲松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东莞日报》《师道》《广东第二课堂》《中国教师报》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100多篇,出版了散文集《松花天缘》。教学论文获奖30多篇,部分刊登于《广东教学》《中学生学习报》《新课程报》等刊物。指导学生习作发表、获奖260多篇。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

     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