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泪水
2023/3/28 20:08:00 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本期目录

     沈建华在线

     老师的泪水(北京|沈建华)周伟在线王国的烟尘(江苏|周伟)

     刘炜在线

     接近星空的瞬间(广东|刘炜)李燕巧在线学习的发生(北京|李燕巧)施浩山在线宋乃德三拆龙王庙,顾顽匪工地行暗杀——《宋公堤》连载之七(江苏|施浩山)封 面 特 稿

    

     栏目主编:李建丽

     责任编辑:桑 淼

    

     同学聚会,陈锁荣老师与部分同学合影

     老师的泪水

     北京 | 沈建华

     昨晚在同学群里,惊悉我们中学班主任陈锁荣老师,早于去年10月4日就仙逝了!一辈子不扰人、怕烦人、只为人的敬爱的老师,就这样悄然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一夜难眠,往事如涌——

     01

     毫不隐讳地说,本人在中学时代,特别是初中时期,是全校出了名的偏科差生也是班上最顽皮的捣蛋鬼。

     偏科差到什么程度?到初三上半学期,我还不会分数运算。我初一开始写小说,因偏好文科,上数理课,我也是偷偷看小说,写小说。数理化老师见我不是斜眼就是闭眼。

     顽皮得什么程度?我和一帮同学放学时,经过学校食堂,冲着窗口里正在吃饭的老师,喊出一条声:“奥啰啰,奥啰啰……”农家唤猪吃食的叫法,体育老师追打我们无着。

     回家路上,路边的向日葵,刚结的头都被我们掐去,后来就旁生出无籽少籽的多头。农户告状到学校,校长前脚在全校大会上严厉批评,后脚我们把当时的女班主任气哭了。

     我们的报复很简单:上课迟到。不是个别迟到,是一批一批的迟到,气得班主任不给进门,让我们站在教室外听课。我们便依次拉长队伍,一直排到隔壁班门口、窗口。

     女班主任又丢不起这个人,让我们并排站到黑板下、左、右。老师在讲课,我们在上面做鬼脸,下面不断的哄笑。老师无法,让我们回座。

     有一次,女班主任被我整哭了……

     她没干完一学期,辞去了班主任,陈锁荣老师接手。他少言但不寡语,语必有货有料,甚至有笑有趣。清秀的脸上,戴一副眼镜,笑时,都刮得青青的脸颊,浅浅两个酒窝。

     他善于观察思考,总是见同学所长并充分发挥之。夏素萍成绩全面,任数学和英语课代表;夏杰富有才气人缘好,任副班长、班长;何银祥政治进步觉悟高,任班长、团支书。

     就我这个连校长也在我父亲面前报了“大名”的偏科最差生,也被他发掘出闪光点。一次大早,他亲手在学校墙报上,全篇抄写上我的一篇作文,并加按语荐读。

     那天进学校,看到好多同学在围观,我挤上去一看,激动加感动,快要流泪了。课堂上,陈老师向同学们讲解我的作文好在何处,然后一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我相信,能写出这么好作文的沈建华同学,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将数理化也一样学习得好,做出漂亮的成绩!”

     这天晚上,我在日记扉页上写下:“做一个最好的我!”为不负陈老师厚望,我不分日夜恶补数理化,下半学期,成绩开始全面提升,第二学期,我成为物理课代表,第三学期,我各科成绩均列全班全年级前茅,被学校树为差生变优标杆。

     不仅是学习成绩全面提升,我也不再顽皮了,街坊邻居都说:“沈家的这个‘大好佬’怎么一下子就懂事成人了?”我的一帮“顽友”同学,也一起勤学和学好了。过去跟我最紧的“顽友”吴定同学,学习成绩和进步的提高尤为突出。

     我们敬爱的陈锁荣老师,每当看到我们的成绩报告单和进步,都只是一个微笑,轻轻一点头。他从不提他的功绩。

    

     陈锁荣老师和夫人朱玉华老师在一起

     02

     我们这个班构成多彩,除了一部分农村孩子外,相当一部分是小镇上的,还有苏南城市下放干部子女和上海劳改农场管教干部子女,这也是让女班主任难以持续的一个主因。

     陈老师教学有方,深知教育三昧。第一天进课堂,他代生理课老师讲生理。一下子吸引学生眼球的是,他居然抱来一岁多的女儿,扶站讲台上,给同学讲人体结构原理。

     陈老师对啥都留心研究,各科各课都能教,是个多面手,被老师和同学们戏称为“万金油”、“小头绪”、“样样通”。各课老师中缺谁,他能补谁。

     他大学是学俄语的,中苏交恶,无用武之地。学校缺英语老师,他便主教英语。他不单教语言语法,更教人做人。

     无锡下放干部子女蒋伟栋,原本学习成绩一般。陈老师发现他学英语的禀赋和积极性很高,便像朋友一样经常交流,使得他不仅成为英语课代表,各课成绩也上来了。

     陈老师写得一手好字,板书龙飞凤舞,不少同学模仿。其中,马继扬同学最是用心。陈老师便鼓励他和同学们学好写好字的同时,各课学习也要讲进步,马同学很争气到位。

     陈老师还很注重培养学生干部,让他们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利社会,贡献国家。

     夏素萍和夏杰同学,都是苏南下放干部子女,他们学习成绩全面突出,又擅语言表达。学校每逢大的会议、活动,他俩不是代表班级发言,就是常常搭配诗文朗诵,很争脸儿。

     毕业后,他俩一个成为省城最大商场的党支部书记,一个成为无锡最大医药器械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英语起家,后来也全面发展的蒋伟栋,成为无锡食品公司负责人。

     群体优秀的上海藉同学秦五一、曹桂兰、冯乐鸣、张振红等,读书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回沪后,在不同岗位频创佳绩,为校争光。

     班长何银祥长于政治进步和管理,后来还成为学校团委书记,毕业后当兵复员归来,进入仕途,干得风生水起。

     我的最紧密的“顽友”吴定,后来当了农村大队长、乡工办主任、民营企业家。2000年同学大聚会,他牵头主办。

     ……

     更多的同学,在不同的职业和岗位上,负起了他们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和家庭的角色担当。哪一位的进步和收获,能说与陈老师没有干系,乃至于些许让人至今感怀的故事?

     就是这样,在陈锁荣老师春雨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与引导下,管理与提升中,全校最差班变为最优班之一。

    

     陈锁荣老师一家四口合影

     04

     也许因为教学思考、思虑较多,他平时貌似清冷,尤其“冷”在对学习要求的严格和严厉上。其实,他心很热。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课外阅读书籍尤其稀缺的年代。学校图书室,掌管在执行制度极其严格的教导主任手里。

     她与陈老师一家关系很好。我们几个喜欢读书的同学,常常得到他与教导主任打过招呼后,带书回家读的特许。

     有次回校还书途中,书掉泥路上,教导主任怒批并表示不再予借。陈老师为此亲带我去检讨写保证书,终获原谅。

     陈老师对自己和家人要求很严格。一次,他家钢精锅盖坏了,小镇无配,托我父亲任职的农具厂做只杉木锅盖。

     我送他家中,他说什么也要付款,分文不可少。对一些困难农村同学,他悄然予助,从不准言说。

     宽容大度,仁厚慈爱,善于理解谅解学生,是他的一大特点。毕业前,全班同学要到农村军训一段时间。

     因为四岁就“恋爱”谈了女朋友的我,十分注重感情的忠贞和道德的坚守,却在军训中误中“桃花运”的枪。

     传言越来越多,我恼羞成怒,去找陈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发了一通火,认为是他放任不管所致。

     陈老师未生气变脸,待我冷静下来,他劝导说:“走上社会,每个人被误解的可能都会有,甚至很多,但你只要坚守你自己的做人原则和道德底线,就能任凭它东西南北风!”

     又是让我记一辈子的铭言。

    

     同学聚会,夏素萍同学与陈锁荣老师和朱宝庆老师合影

     想到陈老师,就想到这样一个让人每次都能泪目的场景:毕业了,陈老师步履迟缓地走上讲台,宣读毕业生名单。

     老师报一个学生名字,站起来一个学生,他看看点点头,再依次读下去。然而,宣读未过半,他哽咽得读不下去了。两行泪水潸然而下,他想强颜微笑,但那泪水止不住流。

     我们这一届学生,学期比以往多一个学年,受陈老师教育关爱和感情交流更深长些,因此,更是难分难舍了。

     他摘下眼镜,掏手帕擦了几次,再读,一个学生姓名不能读完整便又哽咽了,他放弃了,招手班长何银祥代读。

     本是性情中人的何班长,也是读不了几个同学姓名,就泣不成声了。全班同学,由女生而起,男女生全都哭了。

     那场面,那情景,那情义,真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动人,最宝贵的记忆,值得记取一辈子,几辈子!

     附:沈建华作品集(点击标题阅读,内容持续更新中):1、沈建华的作品集【爱情篇】2、沈建华的作品集【亲情篇】

     3、沈建华的作品集【友情篇】

     4、沈建华的作品集【乡情篇】5、沈建华的作品集【豪情篇】

     6、沈建华的作品集【世情篇】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作者简介

    


     文/沈建华

     沈建华,中共党员,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中央主媒长三角全融媒体记者之家总召集人。《人民作家》编委。先后担任中央主媒《农民日报》首席记者、江苏记者站站长、农民日报社编委、华东地区主编、江苏省农业品牌协会会长;先后受聘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特约研究员。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来,先后采发万余篇新闻报道,其中万字以上深度报道60多篇,获得中央和省、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批示。所写报道中力推的“联耕联种”、“田园综合体”等创新理念,先后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并在全球首提“设计农业”和发展“现代自然农业”,《农民日报》和《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主媒报道,全国多地推广践行。出版和即将出版《中国三农“陀螺论”》《中国设计农业论》和《中国新闻象限论》。2009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9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诵/平凡山西太原人,从事管理工作,朗诵爱好者,《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