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麋鹿巧遇文学巨匠
2023/4/4 20:14:00 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本期目录
朱步楼在线
提升你的心理韧性(江苏|朱步楼)
丁玉华在线
大丰麋鹿巧遇文学巨匠(江苏|丁玉华)周伟在线
夏黄公猜想(江苏|周伟)
李燕巧在线
评估(北京|李燕巧)施浩山在线
“决不停工我意决”——《宋公堤》连载之八(江苏|施浩山)
丁 玉 华 栏 目

栏目主编:李建丽
责任编辑:桑 淼

【编者按】
近300万年,麋鹿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沿着历史长河一路走来。麋鹿脉络流淌着历史长河的净水,麋鹿家园飘荡着历史长河上空的精气。星光灿烂,露珠如晶,气息怡麋,哺育麋鹿弃其糟粕,留取丹心,图腾吉祥。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微风吹拂,虫鸣獐嗷。草兔伴随野麋,漫步荒郊。路漫漫,水潺潺,夜雨洒落,蒹葭苍苍,野麋寐目小休,雨声悦耳。雨过夜晴,星光闪耀,野麋仰望,星空无际。群麋游荡,明前霞光,心旷神怡,天夜乐娇。
野生麋鹿与朋友共同生活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遥望星空,共享谧静星夜。在天然的氧吧里,呼吸着新鲜空气,增添体内的负氧离子,壮实身体,无忧无虑地生生不息,世代演替……
时隔数百年后的今天,原生地恢复的大丰麋鹿超越7000头,占世界总数的58%,其中野生种群3116头,占全国野生麋鹿总数的61%。
大丰麋鹿创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麋鹿种群,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三个世界之最。
《人民作家》特刊发麋鹿研究专家丁玉华对这传世神兽回归栖居地研究的点点滴滴以飨读者。
丁玉华麋鹿文化之(01)
大丰麋鹿
巧遇文学巨匠
江苏|丁玉华麋鹿,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珍稀动物。麋鹿和华夏儿女在近300万年历史长河中一路走来。大丰,是地处南黄海较为年轻的土地。大丰滨海滩涂湿地,更是一片由海水夹带着的泥沙淤积渐长的处女地,大丰麋鹿便是这片土地捷足先登者,成为这片滩涂湿地一时的主人。时间的车轮回转到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时为江苏海陵管辖的兴化县东界,比邻黄海。浩瀚的黄海,日复一日,潮涨潮落。退潮后,桑田变成盐碱地,先民种植颗粒无收。麋鹿随新成陆地由海陵的姜堰、兴化东迁,跟随芦苇、白茅草等先锋可食植物而浪迹海边,世代交替,繁衍生息。历史的车轮转至距今650年前,大丰西界的草堰、白驹、刘庄等地是沟河纵横,芦荡密布,水鸟翱翔,麋鹿游逛,人迹罕至,令人神往,好一派迷人的滨海湿地风光。元末明初,白驹盐场的北首镶嵌着片片芦苇荡,在芦苇荡中有一小岛,名叫茅家园。茅家园四面环水,水边湿地生长着疏密相间的芦苇。中国文学巨匠施耐庵就在这茅家园坐堂教书,撰写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在茅家园坐堂教书,撰写《水浒传》期间,经常会疲惫走出书房,散步于茅家园四周的河滩,常看到成群的麋鹿出没于芦苇荡,栖息嬉戏于河边光祼地和浅水边,他逐渐对麋鹿的习性和个性有所了解。于是乎,施耐庵撰写《水浒传》第101回时,就塑造出了“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的故事,这个故事被视为成语相传至今。
施耐庵写的“心头撞鹿”成语故事中的鹿应指麋鹿,为什么说是麋鹿呢?
研究分析有四条依据可寻。一是施耐庵居住在当年一片水汪湿地、芦苇荡四起的茅家园,那里常有野生麋鹿出没在芦苇荡中,夏秋季节都淹于浅水中栖息,嬉戏在水边光祼地;二是古代江苏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至海边区域没有梅花鹿及其它鹿种生存,仅有麋鹿在那里栖息繁衍;三是施耐庵在《水浒传》101回写王庆的故事,为什么用心头撞鹿,而不写心头撞牛、撞驴或被其它动物撞,这就说明施耐庵当年在茅家园生活多年,就曾数次看到过野生麋鹿;四是大丰出土的麋鹿角和骸骨化石,都是亚化石,这也说明出土的这些麋鹿角和骸骨亚化石距今较近,换言之,说明600多年前大丰这片处女地就有麋鹿悠闲自得的生活。

那段时间,大丰麋鹿自然巧遇文学巨匠施耐庵,是人杰地灵,天赐良缘,大自然的选择。《水浒传》中的王庆故事发人深思,“心头撞鹿”成语耐人寻味无常。
时间似流水,弹指一挥间。到19世纪初叶,中国清代文学巨匠李汝珍跟随他的哥哥李汝璜在白驹场南侧比邻的草堰场闲住多年。李汝珍在草堰场的那些年,常去草堰向东的西团海边游玩,对当地的沼泽湿地景观望而不厌,叹为观止,各种奇观尽收眼底,畅游西团海边时,眼前忽然浮现“海市蜃楼”,奇闻胜景竟映脑海。于是,他就根据在草堰场及西团海边那几年的所见所闻,最后在草堰场署开始磨墨起笔,写成了《镜花缘》的前半部50回。
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一回“女魁星北斗垂景象,老王母西池赐芳筵”中,以神话传说般的笔触,描绘了“王母圣诞祝寿,麒麟童儿带着许多仙童,如飞而至,一个个参拜王母,见了百兽大仙,领了法旨,都变出本相,无非虎豹犀象,獐狍麋鹿之类”为开篇之兽物。这里的麋鹿和獐子自古以来就是伴生动物,都是南黄海滩涂湿地的土著物种,同时也说明李汝珍在草堰、西团闲住的那几年,就曾看到滩涂荒野上的麋鹿和獐子。耿直憨厚的麋鹿,娇小玲珑的獐子,在李汝珍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镜花缘》的开篇中,就把麋鹿和獐子比喻成仙童来给王母祝寿。
1801年,李汝珍随哥哥来到草堰场。当年的草堰、白驹、刘庄在一条线上,即呈南北走向,是大丰最西端与兴化交界之处,也就是现在的204国道大丰段。200多年前,李汝珍能在大丰的草堰、西团等地荒野中看到麋鹿,而且在大丰近50年出土的15处麋鹿亚化石中,就有草堰、西团的多个化石点,这也进一步说明在这些地方成陆后,麋鹿就来到了这里世代交替,繁衍生息。

这一结论给了人们一个新的启迪:距今200年左右的清朝,大丰界内还有野生麋鹿生存。这个结论与泰州市桥头镇时年81岁的刘荣华,于1985年口述他的父亲小时候在姜堰野外曾看到过麋鹿,这与麋鹿最后在泰州姜堰生活的区域和时段也是相吻合的。
无论是600多年前,大丰麋鹿在白驹常遇明朝文学巨匠施耐庵,还是200年前的清朝文学巨匠李汝珍,在草堰、西团遇见麋鹿,与其说这是麋鹿与人巧遇的偶然性,倒不如说是一种人与麋鹿自然共生共处共存的必然性。时隔数百年后的今天,原生地恢复的大丰麋鹿超越7000头,占世界总数的58%,其中野生种群3116头,占全国野生麋鹿总数的61%。大丰麋鹿创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麋鹿种群,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三个世界之最。大丰麋鹿在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和李汝珍所著《镜花缘》中出现,彰显了明代和清代的文学巨匠在不同时期不断挖掘麋鹿文化内涵。
大丰现生麋鹿也在天籁村讲好了现代中国的绿色故事,给全球提供了拯救保护濒危动物的中国样本。
我们期盼着大丰麋鹿再遇文学巨匠,为子孙后代继续弘扬麋鹿文化,不断振兴中华麋鹿保护事业,将这国之瑰宝与自然共生、与人类共处,为大丰麋鹿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世代相传谱写新的篇章。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作者简介

文/丁玉华
江苏盐城大丰人,现为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杂志和《中国鹿文化集刊》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江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获国家四部委授予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澳门国际人才之星”称号,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被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评为“湿地学校建设突出贡献奖”。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6篇,撰写出版了《中国麋鹿研究》《麋鹿研究与管理》《大丰麋鹿与生物多样性》《达氏麋鹿》《麋鹿101个为什么?》《麋鹿的故事》等专著和科普读本17部。取得科研成果100多项,其中5个项成果填补了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空白,11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科技一、二、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和银奖。

诵 /潘捷
退休,定居江苏苏州,喜爱诵读、摄影。《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