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庐山亦题诗
2023/4/8 20:13:00 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闲写梨花( 四川 | 王勇)不速之客(江苏 | 陈华光)

     独爱丁香(甘肃 | 白海莲)

     我在庐山亦题诗( 江西 | 邓木林)

     我在庐山亦题诗

    

     江西|邓木林

     以雄、奇、险、秀而闻名于世的庐山,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有3500多位登临庐山,留下了超过16000多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可以说,庐山是我国文人最爱的一座山了。

     作为庐山脚下的一介乡民,上庐山的机会自然更多。记得第一次上庐山,是在1975年金秋时节。当时,青春年少,村中几个伙伴,头天晚上在一起闲聊,大家都想到庐山去玩一次,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当年也没有像如今这么好的交通条件,只得在半夜起身,走山路。乘火车、搭公交,到莲花洞从好汉坡登山,说是登山,实际是跑山,好在年轻体壮,一天下来,像锦绣谷、三宝树、牯岭街等一些主要景点,也都走马观花跑上了一遍,记得回家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可惜没留下来,内容也忘却了。

     后来参军在外,十几年再没上过庐山,转业回家乡工作后,上山的机会就多了起来,或公务,或陪友人,或避暑。上山多了,慢慢地留下了些许片言只字,今缀成一串,权当纪念罢了。

    

     1

     登小天池

     塔林引路上天池,

     行到山巅自有诗。纵目云烟生脚底,

     成仙我问此时谁?

     庐山有大小天池两处景点,小天池位于庐山牯岭街东北面,离牯岭街大约1公里路程就能抵达小天池山下。小天池山势巍峨,青翠秀丽,自峰下公路拾级而上,有200余级,石阶两侧,每隔三、五米建有石塔,塔林引路,随阶上至山巅,可见一圆形小池,池水清澈,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自古蔚为奇观。

     天池侧,有天池亭,喇嘛塔。

     到得此处,还不是小天池最高处,在同行人“登高山务攻绝顶”建议下,一行人绕过喇嘛塔,上得山巅最高处,伫立山巅,山风拂袂,心旷神怡,东至鄱阳湖浩瀚无垠,北望长江若带,西望田园锦绣,南望牯岭云中山城尽收眼底,山腰处,云海翻腾,尤入人间仙境,来到如仙境之地,怎能无诗?

     22

     2

     如琴湖

     碧玉珍珠绿抱围,

     波光潋滟映晨晖。依山栈道人来往,

     客似音符弦上飞。

     如琴湖建于1961年,湖面如小提琴形故名。如琴湖坐落在庐山西谷,拦天桥上端谷口,筑坝而成。

     去年8月再上庐山,下塌在如琴湖边的如琴饭店,离湖很近,因而每天早晨都绕湖转上一、两圈,充足的时间,加上近距离欣赏,如琴湖峰岭围绕,森林翁蔚,环境优雅。

     湖心一小岛,由曲桥连接,上缀水榭,形成绿水青山,相映成趣。湖岸曲线玲珑,栈道随形就势,或傍山、或临水,或上坡、或下岭,客行其上,尤如琴键跳跃,真个妙趣天然。

    

     3

     游花径竭白居易草堂

     当年花径此题诗,

     花径名扬天下知。今至草堂虔叩首,诗圣可助我神驰。

     花径位于牯岭街西南,曾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说到花径,就不得不提到白居易,若不是他写了《大林寺桃花》,花径到现在可能都不会让我们知道。

     庐山这么大,白居易是如何找到花径的呢?传说,白居易在大林寺居住时做了个梦,梦见有位仙女带他来到一个美丽的桃林,就这样,白居易凭着梦的记忆找到了花径。当然,这只是传闻,没什么依据,但话又得说回来,花径在他的笔下确实很美,在蜿蜒的小路上,一簇簇缤纷的小花开得鲜艳,秀丽的如琴湖吹来的阵阵清风,让人心旷心怡。

     在花径公园中,有1988年建的“白居易草堂陈列室”,它完全按照白居易在庐山北麓香炉峰下的白居易草堂“互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草堂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它向人们展示了草堂的变迁经过。

     4

     游锦绣谷

     庐山锦绣出天然,

     锦绣谷中锦绣连。路挂悬崖添锦绣,锦衣绣伞醉眸前。

     锦绣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是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大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

     “春时杂英百千种,灿烂如织,至冬初苍翠不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目雕缋。”四时红紫匝匝,花团锦簇,故名锦绣谷。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今年8月,与友人一同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只见谷中悬崖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崖壁峰壑如雄师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

     时在盛夏,如织游人身穿五颜六色衣裳,打着花色各异的遮阳伞(帽),登高远望,峭壁悬崖之中,更为锦绣谷增添一道靓丽风景。

    

     5

     游含鄱口

     一口衔来景万妍,

     鄱湖浩淼水连天。

     瞬间走雾茫茫白,

     湖隐峰藏邃极玄。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是神州九大观日出处之一。

     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一张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的气势,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低舒的葱笼,山的静止,水的流动等种种情致极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对照,相互辉映,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幻妙与旷达是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登上含鄱亭,极目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特别是观云海,更别具有一番情趣。正当你兴致勃勃观岭风光时,霎时间,薄雾从湖中缓缓升起,越来越浓,越来越大,转而变成白絮,变成云烟向山岗涌来,攸忽间,峰隐湖失,到处白茫一片,伸手可触。人在雾中,仿佛进入一个混浊世界,使你迷蒙、茫然。当然,不是每个游客都能看到此景,反正这是我游含鄱口的真实写照。

     6

     参观庐山石刻博物馆

     篇篇洒脱远流长,

     字字珠玑遒劲苍。山有题词添胜景,景留山语话沧桑。

     庐山石刻博物馆位于河西路29号。设有通介和志地、记事、化景、骋怀、弘道、明誓六大主题,通过对庐山石刻精品的图文、部分食物、多媒体等形式集中展示,从专门的角度解读庐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庐山的石刻文化内涵,使来山上游客更多地了解庐山历史文化的厚重。丰富了庐山文化旅游内容,发挥了历史文化的教育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庐山目前现存石刻500余处,3000多通,以宋、明和民国时期居多。最早为位于庐山北麓龙门沟的唐武则天时代的“海会寺”,最大的单字为秀峰龙潭峭壁上的“龙”字占地面积最大,字数最多的是庐山南麓玉渊潭边的民国时期冯玉祥所书的《墨子篇》,占地63平方米252字。位于五老峰待晴亭旁的一道英文石刻,又增添了庐山世界文化呈现的异彩。

     庐山石刻以秀峰、仙人洞、九十九盘古道、石门涧和白鹿洞等景点为多。庐山石刻博物馆以摩崖石刻为主,室内展厅以图片为主。

    

     77

     7

     7

     西江月.龙首崖石松

     生在悬崖峭壁,

     历经酷暑严冬。年年月月现葱茏,惯看浮云乱涌。岭雾天风沐浴,人来客往尊崇。俨然昂首一苍龙,

     自是风情万种。

     龙首崖,位于庐山大天池西侧。此崖绝壁陡起,拔地千尺,下临深渊,崖脚至崖顶,呈方柱形,好似一硕大的撑天方柱,顶部向外突出,貌似石龙昂首,故得名龙首崖。这里山峰陡峭,土少石多,无法留住很多水份,而生长在石岩石缝里的石松,却都长得苍翠挺拔,隽秀飘逸,它的身姿形态是如此优雅且又刚柔并济,它不是经过人工特意培植的盆景,又胜似盆景婀娜多姿的美。更让人感叹的和佩服的是松树的顽强品德和坚毅的性格,不怕地势险峻,不畏严寒酷暑,顽强地扎根这海拔1千多米的高山上,看上去像是经过刀削一样的悬崖峭壁之上的石缝中。

     龙首崖石松不仅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也给人们带来深思启发和希望,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奋发向上。

    

    


     8

     88

     游牯岭街

     下接山岭上接天,

     丰神绰约一街连。最羡炎天如织客,半伴云烟半作仙。

     牯岭街是庐山景区中心,海拔1100多米,是名副其实的天街,牯岭街三面环山,一面峡谷,自东向西略成弧形,形成半边街的特色。

     站在街心公园远眺,峰峦葱茏,远山含黛,风格各异的别墅建筑依山而建,白墙红瓦点缀万绿丛中,天上不时飘来被太阳染醉的云朵。天晴时,在这里可望九江古城、长江玉带,一步一景,如梦如幻。在半月形开放式公园里,牯牛雕塑作为牯岭镇的标志矗立园中,周围花香木茂,绿竹如茵,园中设有石桌石椅,供游人休息,这种悠然的生活,和谐的景象,真令人陶醉。

     END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王兆嘉

    

    

    


     文/邓木林

     江西省九江德安县人,德安县人大退休干部,德安县诗词协会主席。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

     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