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奇的麋鹿世界
2023/4/11 20:11:00 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本期目录
杨盛龙在线
饥渴与恶补(北京|杨盛龙)
丁玉华在线
走进神奇的麋鹿世界(江苏|丁玉华)周伟在线
夏黄公猜想(江苏|周伟)
李燕巧在线如何培养具有评估能力的学习者(北京|李燕巧)施浩山在线
民工病危齐抢救 军民奋力修海堤——《宋公堤》连载之九(江苏|施浩山)
丁 玉 华 栏 目

栏目主编:李建丽
责任编辑:桑 淼 
【编者按】
近300万年,麋鹿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沿着历史长河一路走来。麋鹿脉络流淌着历史长河的净水,麋鹿家园飘荡着历史长河上空的精气。星光灿烂,露珠如晶,气息怡麋,哺育麋鹿弃其糟粕,留取丹心,图腾吉祥。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微风吹拂,虫鸣獐嗷。草兔伴随野麋,漫步荒郊。路漫漫,水潺潺,夜雨洒落,蒹葭苍苍,野麋寐目小休,雨声悦耳。雨过夜晴,星光闪耀,野麋仰望,星空无际。群麋游荡,明前霞光,心旷神怡,天夜乐娇。
野生麋鹿与朋友共同生活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遥望星空,共享谧静星夜。在天然的氧吧里,呼吸着新鲜空气,增添体内的负氧离子,壮实身体,无忧无虑地生生不息,世代演替……
时隔数百年后的今天,原生地恢复的大丰麋鹿超越7000头,占世界总数的58%,其中野生种群3116头,占全国野生麋鹿总数的61%。
大丰麋鹿创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麋鹿种群,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三个世界之最。
《人民作家》特刊发麋鹿研究专家丁玉华对这传世神兽回归栖居地研究的点点滴滴以飨读者。
丁玉华麋鹿文化之(02)
走进
神奇的麋鹿世界
江苏|丁玉华
中国中东部的低海拔沼泽湿地中,生存着一种与人类同期出现的大型哺乳动物——麋鹿。在历史的长河中,麋鹿一路艰难跋涉、薪火相传,和人类手牵手、肩并肩从远古走来。
它那神秘的生命密码,崎岖的族群历程,奇特的生活行为,不断吸引着人类去探索。当你走进麋鹿的社会,与它们相濡以沫,它们会视你为朋友,真心接纳你,毫无戒备地与你耳鬓厮磨。
麋鹿保护研究者,以人类文明使者的身份走进麋鹿社群,融入麋鹿生活世界。
他在那高树上、林子下、草丛里、芦荡中,利用肉眼并借助望远镜,察看麋鹿在自然状态下的社群交往、行为举止,分析它们的七情六欲、表情思维。
最近几年,他们捕捉到了几件麋鹿研究史上从未记载过、耐人寻思的行为新动向。

麋鹿为九月怀胎一夜分娩的大型单胎哺乳动物,3-5月是它们的产仔期,哺乳期为三个月。
在哺乳期,麋鹿只给自己的孩子喂奶,也偶见麋鹿妈妈在特殊情况下发扬博爱精神,同时给两头小鹿哺乳,还见有同时给三头小鹿吮奶,从而改变了麋鹿仅给自己孩子哺乳之说,创下了麋鹿哺乳行为意愿的新记录。
同性恋是动物一种隐私性的异常行为。对麋鹿而言,近几年随着同性恋行为的出现,突破了过去麋鹿发情期那相对平静的行为空间,丰富了发情行为内容。
在麋鹿世界里,可见到雄性同性恋、雌性同性恋、成体同性恋、亚成体同性恋等。
麋鹿同性恋行为表现打破了隐私概念的界限,有见不分环境、不分年龄、不分场合,群内群外、陆地上、浅水滩,光裸地、树林里等都曾出现他们热情似火的身影。

有史以来,年复一年的冬季换角长茸,是麋鹿生理机能的正常显现。近年中,在麋鹿群体中常有麋鹿打破常规,一年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各换角长茸一次。
有的麋鹿夏季换角长茸后,到冬季又换角长茸;有的夏季两侧换角长茸;有的仅有一侧换角长茸,从而出现了一年两次换角长茸新现象。
麋鹿角形为枝形角,近年来有见麋鹿长出掌形角。远古至今,麋鹿都为双角兽,但近年来,曾出现过几头麋鹿长出三支角,其中记录到一头麋鹿连续两年,在同一部位生长出同形状、同长度的角。
生态位是生物生存的海拔高度,不同生物其生态位也不尽相同。麋鹿属低海拔生态位物种,正常生活在海拔零至三百米高度的平原沼泽湿地中。

21世纪初,经过人类的帮助,麋鹿被迁移到一千五百米海拔高度和最低气温零下30摄
氏度的山区,它们在那里繁衍生息近10年。麋鹿偶遇山间2米多高垂直陡壁,也可一跃而上;遇有陡坡,也会横走斜上迈步行;偶有猛兽袭击时,它们亦能集群体之力,击败对方。
麋鹿生态位的攀升、排险克难的智能,逢凶化吉的技巧,寻找生存新环境的本领,遵循了一方水土养育一个物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动物活动可分为昼行性、夜行性、晨昏性和无节律性,人们通常看到麋鹿都是白昼活动。其实不然,麋鹿常在晨昏采食,运动频率较高,夜间也有活动。
在黑夜里,若用手电筒或灯光突然照射,你就能看到麋鹿的一双眼睛像两颗萤萤发光的宝石,说明它们的眼球在夜间具有聚光性,能看到一定范围内的物体,这也为它们夜间采食、运动等提供了必备条件。
自然状态下,麋鹿换角、交配、生产等行为活动多数也在夜间进行。麋鹿夜间活动行为的发现,正验印了“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的古训。
麋鹿世界,宽阔旷野。麋鹿社群,和谐严谨。麋鹿生活,充满阳光。麋鹿知识,丰富多彩。庞大的麋鹿世界,是美好的,充满了知识的源泉,它给了人类许多幻想与展望的空间。
正如哲人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潜心麋鹿研究的智者,每次走进麋鹿世界都会有新的发现。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往期回顾
1,大丰麋鹿巧遇文学巨匠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作者简介

文/丁玉华
江苏盐城大丰人,现为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杂志和《中国鹿文化集刊》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江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获国家四部委授予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澳门国际人才之星”称号,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被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评为“湿地学校建设突出贡献奖”。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6篇,撰写出版了《中国麋鹿研究》《麋鹿研究与管理》《大丰麋鹿与生物多样性》《达氏麋鹿》《麋鹿101个为什么?》《麋鹿的故事》等专著和科普读本17部。取得科研成果100多项,其中5个项成果填补了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空白,11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科技一、二、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和银奖。

诵 /潘捷
退休,定居江苏苏州,喜爱诵读、摄影。《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