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那一口鲜
2023/4/13 20:15:00 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四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漫步夕阳下(江苏|江晓春)
⊙问家政读书耕田(山东|宋致国)
⊙当善良遇到善良(陕西|吴亚军)
⊙春天那一口鲜(河南|王萌萌)



春 天 那 一 口 鲜
河南 | 王萌萌
寒冬过去,淡淡阳光洒满大地,绿芽开始探出枝头,小草破土而出,梨花桃花樱花迎春花百花争艳,争先恐后的向春来报到。
早春还是有些许微寒,骑电车不禁要缩缩脖子,弥漫整条路的玉兰花香,沁人心脾。
“地菜,新鲜地菜……”红绿灯路口一个推着三轮车的小贩在卖力吆喝,车上放着一大包绿油油的地菜。到了春季,就进入了一年一度吃野菜的季节,吃的最多的野菜要数地菜,也就是荠荠菜了。
这个时节的荠荠菜鲜嫩美味,可以做成各种美食。
大家常说荠荠菜头茬赛“人参”,“三月三,荠菜当仙丹”,荠荠菜在春天野菜中地位应该是最高的,它清香可口,还有医药价值,属于真正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野菜。

古代医籍中称荠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本草纲目》则有“明目益胃”之说。
春季怎么能少得了这口营养美味的鲜,于是停车前往小贩三轮车,接过一个袋子,大把大把的往里装,荠荠菜上带着少许风干的泥土,嫩绿的锯齿状叶子,手上沾满了淡淡青草的味道。
带着满满一大兜子荠荠菜回到家,就开始忙碌起来。
荠荠菜要趁早趁鲜吃,一放就会有黄叶子,变得口味老糙。先把荠荠菜上的杂草,干叶子清理掉,抖掉根部上泥巴,用清水进行冲洗,反复多遍的洗涮捞出控干水分。
荠荠菜可以凉拌,炒鸡蛋,包包子,包饺子,做菜盒各类美食,但是属荠荠菜饺子最为经典。荠荠菜和猪肉、鸡蛋做成的无论是荤还是素,饺子都美味绝口。于是我决定把买来的荠荠菜包成荤素两种饺子。
先把软硬适中的面团活好,放置盆中醒醒,这个时间来拌制荠荠菜饺子馅,一般荠荠菜会先焯水,我喜欢清脆原汁的它,所以直接就是切碎,剁碎,伴着股青涩的青草味道,再把炒好的鸡蛋切碎,猪肉剁碎,两种馅料进行简单的调味。
不必放入太多的配料,尽量保持荠荠菜的鲜香原味,接着擀皮包制,不一会满满一篦子饺子,下锅煮几滚,饱满可口的饺子便可盛盘。
一口下去,清香可口,激发你春天的味蕾,一个字鲜。正好赶上周末,为了留住荠菜的味道,于是包了很多饺子都冻起来,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品尝那一口春天的味道。
回味着齿尖的余香,仿佛看到了外婆忙碌的身影。
每到三月这个季节,外婆就挎个小箩筐,里面装着小铲子去南河剜荠菜。外婆说荠荠菜生长期很短暂,也就10多天生长期,想要尝鲜,吃美味,就要趁这个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春季去野外寻找,过了这个生长期,开出小白花,就不能再吃了,想吃就要再等下一个春天。
以前饥荒年代,荠荠菜都是人们的奢侈充饥食物,现在生活好了,荠菜成了饭桌上的特色,成为人们休闲游玩,踏青赏花时的体验活动。
荠菜的生命力很强,有辛弃疾的词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田野地头,不用浇水不用施肥,没有那么多环境要求,到了这个季节它就蓬勃生长,不论其他花多么鲜艳妩媚,自己多么不起眼,只顾成为田野地头蒸蒸日上春的气息。

外婆只需出去不久的功夫便可以装满一箩筐的荠菜,接着就是为我们包荠菜饺子,从早忙到晚,包很多饺子喊大家回来吃。
有时候我们会吵着和外婆一起去剜荠菜,外婆就教我们地菜长什么样子,但是总是分不清,带回来的大部分都是野草。外婆就让我们挖蒲公英,我们那叫黄黄苗,开出一朵黄色的小花,很好辨认,带回去洗洗晒干熬茶,虽然味道苦涩但是清热解毒。
如今生活超市、路边随处可买到荠荠菜和其他种类野菜,却少了那份小时候剜野菜的乐趣,起身装装小铲子,袋子小桶,去寻找那随缘生长在大自然中星星点点、米粒般的小白花,去感受春季中不卑不亢热烈的生息。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梅宜芳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文/王萌萌
王萌萌,河南省驻马店人,从事于公路系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文字,用心体会,用文字记录生活,在文字中省思寻找内心的安静。让文字和记忆一起保存生活的每个点滴。先后在《人民作家》《齐鲁文学》《学习强国》《天中晚报》等平台发表作品多部,部分被选入样刊。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