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党参”
2023/4/15 20:10:00 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散 文
心随丹山转,情与碧水流(江苏 | 熊梅生)
回味年味(江苏 | 陈卫平)管家“党参”(江苏 | 吕万大)落叶的故事(江苏 | 胡超敏)小 说静静的蛇谷(江苏 | 庄大军)

管 家 “ 党 参 ”
江苏 | 吕万大
入住新家,与物业管家有了一些接触。大家普遍认为,物业,是个神秘组织,你只要购房入住,就会被物业牢牢绑架,纵然有不凡的少林功夫,也难逃其魔掌。因此,业主对物业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吐槽、声讨之声不绝于耳,实属稀松平常。我对物业也是实在不敢恭维的,因为也曾有过切肤之感,当年住过的那个小区,只有蛮横强制的收费和马马虎虎的路面打扫能够体现物业的存在,平时则难觅踪影,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服务。此次选房,某种程度上也有冲着物业而来的,因为听闻现在的这个小区,物业服务口碑不错,但,也有点将信将疑,余悸犹存。我这栋的管家是个女孩,不知其名,只知道她工作的微信名叫“党参”,一个物业为何要用这个中药材作为她的工作微信名,不得而知,当然,也无需考究。小管家身材高挑苗条,戴着眼镜,文质彬彬,说话轻声慢语,颇有读书人的气质。我也曾担心,别看她表面斯文,说不定掩盖着强悍的一面。然,不管如何,毕竟拆迁的一捆钞票都砸进这置换的房子上了,总得面对。
领到房子钥匙之后,“党参”便联系到我,主动亮明身份,自我介绍说,她是我这栋楼和隔壁那栋楼的物业管家,并告知了她的工作职责。还让我加了她的工作微信,说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联系她。“党参”提醒我,房子虽然是精装的,但在入住之前还要仔细地查验一下,看看哪里还装修得不够到位,可以联系房修部门继续完善。她把负责维修人员的电话告诉了我,并告知有困难的话,她也可以帮助联系和协调。因为还没有入住,我不常回去,所以报修后与维修工对接总是不及时,“党参”就提议,现在家里还没有东西,入户门可以暂且由她管理。这样,需要找补的地方可以及时得到维修。正好我也不懂装修,来来回回也不是很方便,既有管家愿意主动接手,当然很好。之后,每次维修找补都是“党参”负责照看,完工后,发微信告诉我具体情况。并表示,如果还不满意,可以让房修人员再返工。而且,每次维修结束,都将家里清扫得干干净净,省却了我好多时间,也避免了许多麻烦。找补结束后,家里需要添置一些简单的家具和生活用物,有几次也都是“党参”开门接收、仔细查验,然后发微信告诉我的。去年晚些时候,我才入住。“党参”又找上门来,说是因为之前维修和送货的人员,都进进出出过,出于安全考虑,需要把入户门密码做次修改,让我重新设定了密码。同时,她还将小区的大门和楼栋大门的密码也告诉我,省得我随身携带门禁卡,进出也更为方便了。刚刚入住新居,三天两头需要搬一点东西过去,每次到了小区门口,只要“党参”一看到,立即上前搭手相助,小件帮助提上楼,大件用小平板车给我拉回去。有一次,我从家里回养老院,带着较多的衣物去搭乘公交,出了小区“党参”就见到了,随即接过大塑料箱,送我去公交站台。从小区大门到公交站台,足足有一站路的距离,她一会儿端着,一会儿扛着,到站台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我非常过意不去,连声说“谢谢”。她笑意盈盈地说:“没什么,应该的。”看着我上了公交车,她才返回。刚刚入住时,日常生活尚未正常,儿女们不时会送点吃的过来。而我又未必在家,孩子们就将食品放在管家吧台,“党参”总是细心地重新打包,附上写有门牌的纸条,放到她们工作人员的大冰箱里,然后微信告诉我安排时间取回,从没发生过差错。搬了家,订阅的一份《人民日报》,《半月谈》《银潮》两种期刊需要更改投递地址,因为我正常不住家中,“党参”就让我把接收地址定在物管吧台,由她转送至我入户门口的塑料箱子里。从此,“党参”每天又多了一份工作。她很仔细,每天投送到位后,都拍照发给我,告诉我已经收到某天某日的报纸和某一期的刊物了,不厌其烦。就连她婚假期间,还委托同事按时给我转投报刊。有时候报刊投递不够及时,她还主动与投递员联系,查问原因。我觉得给她增添了麻烦,就微信告诉她,无需每日必送,隔几天送一次也没事,她则非常感谢我的理解。平时,“党参”还会在我的入户门的把手上挂一些精巧的喜庆的挂件,我回家时,突然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小惊喜。过年之前,还在入户门贴上一个大大的带有美观图案“福”字,看着都很舒心。因为我正常不住在家中,平时极少与管家谋面,但,每天又都可以在业主群和管家的微信中感受到“党参”忙碌的身影。清晨,她会在微信群里发送天气预报,图片制作得很精致,并配有励志格言。遇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则是更是早早地发布消息,提醒业主注意安全。小区里草坪打药治虫、驱蚊,“党参”也都实时发布消息,提醒小孩、宠物远离绿植,以免发生意外。有些节日,物业还会组织一些短游、亲子活动等,也自然少不了“党参”的参与。较之长住的业主,我因为基本不住家中,可能惊动管家相对较少。而“党参”面对两栋楼一百多个住户,整天倘佯于这些琐琐碎碎的事务之间,日常的工作是何等的琐碎和繁忙,可想而知。有时,有些业主可能对某些方面还不甚满意、不太理解,那种淡淡的辛酸,其苦,只有“党参”自知。
“党参”给予我的帮助,着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想,她对其他业主提供的服务,可能也大抵如此。然而,就是这些林林总总、桩桩件件不起眼的烦琐碎片,却实实在在足以令人感动。
是啊,于普通人家而言,一半烟火,一般清欢,琐琐碎碎,方为生活之全部。正是这些日常的杂七杂八的小事,组合在一起,才构成每一天习以为常的日子。
琐琐碎碎,才是生活的本真,生活之几乎全部。这就注定了管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不可能具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其工作职责必然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于物业而言,这些鸡零狗碎的琐事,办好办差、甚至办与不办,其实都无关紧要,无碍大局。所以,大多数物业根本不会当回事。而“党参”则不同,总是表现出不一样的责任心,认认真真地琐碎着。
正是这些细微而温暖的关心与帮助,不动声色地打动了业主的心灵,让住户体会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到人世间的善良与美好,倍感心安与充实。
管家,是个不起眼的职业,工作自然也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平凡,叠加起来,却也可以把枯燥甚至灰暗的工作,涂抹得有声有色,让这种普普通通的职业气韵生动跌宕,展现出人生曼妙的风景,给人以意想不到并值得欣赏的精彩。
管家,这个称号也是神圣的,因为,他们身上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蕴含着业主的托付与信任。他们既是与业主有一定距离的服务人员,又是离住户很近的“家人”。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同小区命运与共,都直接关系着业主的生生息息。具有主人的情怀和样子,处处时时为“家”操劳,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为业主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则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党参”这样。
最近,有位邻居告诉我,这位“党参”管家,名叫韩畅。
END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王紫瑞


文/吕万大
江苏省盐城市财政局退休干部,高级经济师。从事文秘工作三十余年,曾任财政部《乡镇财政》杂志编辑、记者,《中国财经报》特约记者。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
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