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之麋
2023/4/18 20:10:00 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本期目录丁玉华在线
野生之麋(江苏|丁玉华)周伟在线
再游河南(江苏|周伟)
李燕巧在线课堂语言框架与深度学习(北京|李燕巧)施浩山在线视死如归陈振东,“每闻潮声思宋公”——《宋公堤》连载之十(江苏|施浩山)
丁 玉 华 栏 目

栏目主编:李建丽
责任编辑:桑 淼 
【编者按】
近300万年,麋鹿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沿着历史长河一路走来。麋鹿脉络流淌着历史长河的净水,麋鹿家园飘荡着历史长河上空的精气。星光灿烂,露珠如晶,气息怡麋,哺育麋鹿弃其糟粕,留取丹心,图腾吉祥。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微风吹拂,虫鸣獐嗷。草兔伴随野麋,漫步荒郊。路漫漫,水潺潺,夜雨洒落,蒹葭苍苍,野麋寐目小休,雨声悦耳。雨过夜晴,星光闪耀,野麋仰望,星空无际。群麋游荡,明前霞光,心旷神怡,天夜乐娇。
野生麋鹿与朋友共同生活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遥望星空,共享谧静星夜。在天然的氧吧里,呼吸着新鲜空气,增添体内的负氧离子,壮实身体,无忧无虑地生生不息,世代演替……
时隔数百年后的今天,原生地恢复的大丰麋鹿超越7000头,占世界总数的58%,其中野生种群3116头,占全国野生麋鹿总数的61%。
大丰麋鹿创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麋鹿种群,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三个世界之最。
《人民作家》特刊发麋鹿研究专家丁玉华对这传世神兽回归栖居地研究的点点滴滴以飨读者。丁玉华麋鹿文化之(03)
野 生 之 麋
江苏 | 丁玉华
麋鹿,因面似马面,角似鹿角,蹄似牛蹄,尾似驴尾,俗称“四不像”。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它起源于长江、黄河中游平原沼泽湿地,至今约有300万年的历史。
3000多年前,是麋鹿发展的鼎盛时期,后因人类滥捕滥杀、开垦麋鹿栖息地、自然气候变化和动物本身特化,导致野生种群走向衰落,于180年前在野外灭绝。
人工豢养麋鹿始于2000多年前,时至清朝末年,仅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豢养有200-300头。

1865年,法国传教士阿芒·大卫神父爬墙窥视到一群麋鹿,并用20两纹银换得麋鹿的一个头骨二张皮,运往法国,经法国博物学家米勒·爱德华兹鉴定为麋鹿属达氏种。
随后30年间,海外多国向清朝政府明索暗取了部分活体麋鹿,饲养在他们的动物园。
1894年北京市永定河发生洪灾,一些麋鹿从洪水冲垮的围墙缺口走出,被饥民捕杀果腹。猎苑中仅剩的少部分麋鹿,也被 1900年八国联军劫杀一空,至此麋鹿在本土销声匿迹。1894-1901年,英国第11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购买了世界仅有的18头麋鹿,放养在他的乌邦寺庄园喜获成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乌邦寺麋鹿锐减50%。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乌邦寺庄园主第12世贝福特公爵把仅他拥有的麋鹿,开始向其它动物园、公园输送。截至2021年,世界有麋鹿约11000头,分布于世界25个国家219个饲养点,它们都是乌邦寺那18头的后裔。
新中国成立后,阔别半个多世纪的麋鹿首次回归祖国。1956年4月29日,一对麋鹿从英国伦敦运抵北京,放养在北京动物园。1973年,又有一对麋鹿从英国乌邦寺运抵北京动物园。1980年,哈尔滨动物园通过动物交换,从加拿大获得一对麋鹿。1985年,英国乌邦寺赠送22头麋鹿给中国,其中20头放养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2头送往上海西郊动物园。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赠送39头麋鹿给中国,建立了江苏省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987年,英国乌邦寺又送18头麋鹿给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重引入的宗旨是在本土建立种群,在野生麋鹿原生地恢复其野生种群。时至2021年7月,中国有麋鹿10092头,分布在23个省市83个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公园;恢复野生麋鹿4368头,建立了大丰、石首、盐城、洞庭湖、鄱阳湖五个野生麋鹿种群,形成了长江、沿海野生麋鹿自然生态廊道。1986年5月27日,我骑着自行车沿黄海海堤来到江苏省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事麋鹿的研究保护及管理,一干就是35年。麋鹿引种扩群、半散放养、放归自然及野生种群的恢复记忆犹新。野生麋鹿繁衍生息、演替脉络、有效发展如数家珍。对野生麋鹿从容斗狗、寻找新食源、草丛御寒隐蔽等特殊行为发现如获至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游憩荒野,仰望繁星。片片芦荡草滩相嵌在广袤无垠的黄海滩涂湿地,苔草立苗而生,芦苇随风徜徉,为野生麋鹿提供了栖息场所和美味佳肴;密布的互花米草,解决了野生麋鹿越冬隐蔽御寒和可食植物匮乏的重大难题。千百成群的野生麋鹿同在蓝天下,与牙獐、野兔共嬉戏,和鸟雀相伴生。野生麋鹿经过10多年的豢养,风土再驯化,行为再塑,不断重塑它们祖先在野外繁衍生息的有趣行为,令我怡情悦性,感慨万千。神奇的生命密码使野生麋鹿寻找到了抵御天敌的历史记忆。20世纪初叶,科学家们做了一个麋鹿斗天敌的试验:先将狗、狼、狮子、老虎四种动物的叫声录制好,然后在距离麋鹿群100-150米处播放。鹿群听到狗和狼的叫声后,抬起头看看而已;播放狮子叫声,鹿群无任何反应;当播放老虎叫声时,鹿群从远处遇沟越沟,逢水涉水,奔跑而至,在距老虎声源约20米处,一字排开,雄鹿站在第一排,它们两眼怒瞪,角都对着声源方向;第二排为雌鹿,它们眶下腺开裂,直视声源,拭目以待;第三排是当年出生的小麋鹿,均做好抵御准备。试验结果说明麋鹿为调集力量、保存幼子,抵御捕食者袭击的基因遗传至今,现在仍保存在族群的记忆中。
水、食物、隐蔽物是野生麋鹿生存不可或缺的三要素。2003年10月26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18头麋鹿放归黄海滩涂。麋鹿回归大自然的第三天,就找到了滩涂上的淡水源,解决了它们在野外的日常饮用水难题。放归野外二月后,正是水冷草枯时节,滩涂上的青绿可食植物稀少,巡护人员忧心忡忡。通过野外观察,我发现野生放归的麋鹿在大片的互花米草丛下采食互花米草幼苗。然后,我对互花米草的营养成份进行分析和对麋鹿食口性观察研究,从而发现互花米草所含相关营养物质指标高于芦苇,其食口性优于白茅草,这些新发现消除了野生麋鹿在黄海滩涂上越冬食物紧缺的忧虑。2004年初,正逢多年未遇的寒流,最低气温达到摄氏零下13度,北风呼啸,野生麋鹿为避寒保温,有的迎风站立,寒风顺着被毛刮过,达到体表保温作用;有的走进互花米草丛中,将高高的互花米草折倒,然后就躺卧在上面,隔断了地面寒气,空中寒流随风从高草顶上飘过,起到了抵御寒流和保温的效果。
格斗选王,优生劣淘,是野生麋鹿群管理的行为表现。每年5月下旬,野生麋鹿进入格斗选王阶段。雄鹿选王是两头一组,自由组合,它们选择实力相当者为对手。各组格斗的获胜者又重新组合,像乒乓球淘汰赛,最后在决赛中获胜者就是鹿王。鹿王上任后,就聚集所有雌鹿,在雌鹿群外围走一圈,留下气味,划定界线,然后在鹿群中走来串去,边走边叫,不允许其它成年雄鹿进入鹿群,同时也不让群内成年雌鹿出线。若发现有雌鹿出线,去寻找自己心上鹿,鹿王就会使出征服雌鹿的4个绝招:一是鸣叫,劝告雌鹿归群,不要出走;二是雌鹿如果不听从,鹿王就两眼怒瞪,向它发出警告;三是若它还是想走,鹿王就用角顶击它,对它进行惩罚;四是如果雌鹿执意要走,此时鹿王就在雌鹿后面追,当雌鹿被追赶得筋疲力尽时,也只好丢弃念头,回到鹿群中,从此再也不敢出轨。
在发情期,所有成年雌鹿都是鹿王的嫔妃,鹿王可以将自己的优质基因遗传给后代。过了发情期,麋鹿又形成雌雄混合群,大家都能和谐相处。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往期回顾
1,大丰麋鹿巧遇文学巨匠
2,走进神奇的麋鹿世界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作者简介
文/丁玉华
江苏盐城大丰人,现为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杂志和《中国鹿文化集刊》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江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获国家四部委授予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澳门国际人才之星”称号,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被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评为“湿地学校建设突出贡献奖”。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6篇,撰写出版了《中国麋鹿研究》《麋鹿研究与管理》《大丰麋鹿与生物多样性》《达氏麋鹿》《麋鹿101个为什么?》《麋鹿的故事》等专著和科普读本17部。取得科研成果100多项,其中5个项成果填补了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空白,11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科技一、二、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和银奖。

诵 /潘捷
退休,定居江苏苏州,喜爱诵读、摄影。《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