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梦正当时
2023/4/20 20:10:00 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四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曾记当年年纪小(湖南|王春阶)

     ⊙少年有梦正当时(江苏|徐娥媚)

     ⊙当粉笔不再是粉笔(河南|薛福霞)

     ⊙怀念当年广播声(山西|任卉)

     ⊙姐猴未了情(江苏|朱浩)

    

    

     少年有梦正当时

     江苏|徐娥媚

     早就听说常州溧阳的“南山竹海”是天然氧吧,一直想去看看。这次有机会我们驱车前往,一路上广播里的节目也很应景——评选最美的高速公路。我们眼前的这一条就很美,道路两旁栽种着整齐的栾树,正是栾花开放的季节,满树的绿叶与树尖上的红色栾花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虽然车速很快,但是栾树一直绵延至远方,让人不禁心生雀跃,想去一探究竟,栾树的尽头是否就是竹海呢?

    

     车子开至乡镇路段,车辆渐渐少了,道旁树也不一样了,一眼就能望到头。我疑心这个景点是非著名景点了,来看的人恐是不多的。只是两边田地有些大棚种植,主人在路旁搭凉伞售卖瓜果,增添了一些生气。

     不久后我们见到几座连绵的大山,不高但绿意葱茏,我们猜测就是竹海了。孩子们也欢呼起来,说看起来比狼山要高,今天要挑战一下谁第一个登到山顶。远看距离似乎不远,但是车子似乎开了好久,还是没有到,绕山公路开了一大圈,这次终于是到目的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扇形大门,不知是否就地取材用竹子制成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面还画有翠竹点缀,造型苍劲有力,只寥寥几枝就勾勒出竹的神韵,我没有见过郑板桥画竹的真迹,但我愿意这是郑板桥画的。竹枝上书“南山竹海”四个大字,用的是墨绿色,与周围的苍山翠竹融为一体。这时我才发现如织的游人一下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蜂拥向前,伴随导游的召集声,景象颇为壮观。我们一行人是随心游客,时而跟随大部队,时而开辟新路线。导游讲解得声情并茂,女儿听得很专注,看来她是被导游讲的故事吸引了,眼神亮亮的,神情很是向往。偶尔还问我一两个问题:“导游需要考试吗?”我笑道:“涵涵是想长大了当导游吗?当然要考试的,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导游,对景点的一石一鸟、一草一木都要了然于胸,如数家珍。靠的不仅是记忆力,还有对这个地方、这份工作的热情与热爱。”不知涵涵想当导游的梦想有没有因为我的一番话而破灭,只是后来一路上她没有再提导游,而是专心致志地赏玩景色了。只见两山交界处有一片碧绿的大湖,湖上几艘木筏正在撑船人的竹竿点拨下缓缓前行。两岸翠竹与黄竹交映,微风吹拂,竹枝摇曳,满山漾起绿的波纹。

     湖水清澈见底,偶尔有鱼儿游过,匆匆一瞥又不见了身影,似乎它们也不愿打破这方宁静。我们一行人见此情景,深深觉得不乘坐一下木筏就是虚此行了。于是乘坐,观感如前,确有“人在画中游”之意。

    

     只是在颇具古风的竹筏上穿上那种橙红色的救生衣,确实有失美感。如果是一个身着汉服,飘逸优雅的美人轻盈立于竹筏之上,最好是没有船夫,竹筏自会漂流前行,肯定如同电影大片中那些唯美的画面一样,那将是另一番绝美的景象了。

     我们的下一站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熊猫馆,熊猫馆在山顶,要走较长一段山路。也可以乘坐小火车直达缆车乘坐点,我们踌躇了一番最终决定还是步行。儿子兴致极高,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头。途经“小鸟天堂”场馆,看到濒危和灭绝鸟类的石碑,心情顿时沉重起来。接下来一路上儿子就一直念叨着朱鹮和渡渡鸟了,问了我好几个问题,好在石碑上的介绍相当全面,我无需百度就可以回答他。有些词很是生僻,鸟的形象也很特别,他听了看了也是似懂非懂的表情,只是朱鹮和渡渡鸟此时在他心中几乎可以与他钟爱的恐龙相媲美了。我们坐上缆车,坡度很陡,但好在速度不快,很平稳地到了山顶。这里就颇有江南古镇的风味了:江南古式木楼建筑,鸡鸣村的私塾、客栈、酒馆……应有尽有。没有什么叫卖声,但各种美食的香气吸引得你驻足留连。游人虽多但不乱,使人俨然有误入古时街市之感。鸡鸣村首富金宅,高大古朴,登楼而上,金氏儿女的卧室、书房俱全,没有富商的财帛之气,反倒是书香门第之儒雅扑面而来。孩子们似乎也对书房的书架,文房四宝之类特别感兴趣。儿子虽小,也还拿起毛笔画了两下,但被我及时制止了,因为这有点破坏景区的秩序了。拾级而上,有很多类似博物馆的场馆,因为孩子迫切地要去看大熊猫,没来得及细看,大概都与竹文化有关。每个场馆的外面都有竹制的茶座、茶具等,供游人休憩。坐在那儿的人喝上一壶茶,手捧一本书,就可以度过一下午的时光。我也想有如此慢节奏的生活,奈何熊猫馆在前面召唤,只得加紧步伐往前赶去。在山顶羊肠小道的尽头,竹林掩映的深处,我们终于见到了熊猫馆。果然在哪里熊猫的待遇都很高,有假山、秋千、滑梯、攀岩……总之是个小型的游乐场。

     两只慵懒的大熊猫对游人的兴奋异常根本不管不顾。一只自顾自的趴在房间门口睡着,无论游人怎么喊,怎么逗引,都不挪动一下。还有一只爬上了高处,却是侧卧着,白白的肚皮都能看得很清楚。

     有一位男主播正开着直播,一直在对大熊猫大喊大叫,终于熊猫似乎听见了动了动,我们以为它要起来,都很激动,哪知它只是调整了一下睡姿,又趴在那儿一动不动了。孩子们终究是看累了,也许觉得还不如电视里的大熊猫们活泼可爱,我们就走出了熊猫生活区,见到了大熊猫的各种介绍。孩子们又有了兴趣,轻声讨论起来:大熊猫出生的时候到底是不是像一只小老鼠呢?大门口有功夫熊猫的巨幅海报,儿子把上面的造型都模仿了一遍,让我一一给他拍了帅帅的照片,这才作罢!回看照片时我才发现,模仿功夫熊猫的小小少年,眼里有光!下山的时候,又是缆车,此时天完全黑了,看不到什么景致,只是莫名觉得满足。孩子们也许是因为看到了满山翠竹,心神得到了放松;也许是因为吃到了竹笋模样的冰淇淋;也许是因为终于见到了活生生的大熊猫……总之各有各的满足。也许我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去泡一壶茶,看一本书,度过一整个属于自己的午后悠闲。虽然没有实现,但是看到就等同于经历过了,亦是一样的欢欣。坐上回程的小火车,穿越竹海,又回到山脚的现实生活中来。景区外已是灯火辉煌,我们只是在商店里买了几只熊猫公仔以示我们来过。

     又是在来时的那一条高速公路上,与来时略有不同,看不见那火红的栾花了,只有路灯明亮而柔和的光一直向远方延伸,与天相接,明月皎洁,即使黑夜,哪里也都有光明了。

    

     到服务区的时候,儿子吵着买了一本《动物百科》,女儿也默默选了一本《中国名胜古迹传说故事》。

     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少年有梦正当时,光阴无情难悔迟。”我以为他们忘记了的事情,也许会藏在他们心底很久。此时种下一颗种子,期待未来长成一棵大树。多年后的秋天会如昨,但多了一份祈盼。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梅宜芳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作者简介

    

     文/徐娥媚

     徐娥媚,江苏南通人,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参加“南通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2022年被评为“南通市优秀班主任”。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