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猴未了情
2023/4/20 20:10:00 人民作家

    

    

     每周一期 周四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曾记当年年纪小(湖南|王春阶)

     ⊙少年有梦正当时(江苏|徐娥媚)

     ⊙当粉笔不再是粉笔(河南|薛福霞)

     ⊙怀念当年广播声(山西|任卉)

     ⊙姐猴未了情(江苏|朱浩)

    

    

     姐 猴 未 了 情

     江苏|朱浩

     姐猴是蝉的幼虫。古今中外有关蝉的诗、文很多。生命的艰辛,境界的高洁,人生的悲欢都可以用蝉来比喻。烟火中,姐猴更是一种高蛋白的营养和美味。无论年龄多大,职业做啥,身份如何,对姐猴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它是我童年的记忆也是童年的味道,承载了亲情的美好,也融入了深情的思念和回忆。

    

     父母在镇上邮局工作多年,小镇是我出生的地方。希望的田野,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瓜果飘香,我知道一些也体味颇深。择时令而纳季节恩泽是生活常态。

     那时,每到夏季傍晚时分都会和小朋友到野外树林里摸姐猴。右手拿一根小树棒,左手提一个碗、小的盆或者玻璃瓶。如果能带上一个手电筒,那算是条件不错的行头了。大多数人都是摸着黑在树上碰运气。年代久远,树木多,姐猴也多。另一个原因,那时吃姐猴的人不多。就像黄鳝、黑鱼、泥鳅或甲鱼。从认识上,人们不把这些“不入流”的水产品当回事。当然,现在这些东西早已成了重点养殖的对象,也成为餐桌上的座上宾了。农村沟溪边的柳树或杨树上是姐猴喜欢栖居的地方。在苏北,夏日割麦前后是姐猴最多的时候,特别雷雨过后。干燥、闷热、坚硬的地面经过雨水的浸泡,顿时松软下来。姐猴就会抓住时机,趁着朦胧的夜色,迅速将地面凿开一个小的洞口,然后慢慢扩大,鬼鬼祟祟爬出洞穴,爬到附近植物的茎、叶上。有时也是被水呛出来的。白天,炎热忙碌的麦田里,小麦有的被割倒,有的依然高高竖立,横七竖八的麦秸,由近及远,夜色下一片淡黄。忽然一阵凉风吹过,高大的杨树叶随风摇曳,相互碰撞或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传递的很远。麦地旁沟溪里满满的水如阡陌上一条条血管里饱满的血液,一刻不停地汩汩流淌,在大地的母体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奔流向前。若是下雨的日子,呈现的则是另一幅图景,暖热的空气里带着清新,蛙声如潮,鸣奏出大自然祥和的乐章。夏日的夜晚,也是动物活动较为频繁的时刻。蛇、狼、獾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常客,增加了不少神秘和恐惧色彩,没有哪个小朋友不害怕的。明知道如此,味蕾经不住美味的诱惑,也会硬着头皮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一路前行,继续着找寻的目标和方向。有时,回到家已是深夜十一、二点了。母亲责备着,也心疼回来的太晚耽误休息。一边把姐猴一遍一遍的清洗干净,将盐撒在上面,待次日用热油一炸。

     那味道和光景成为永远的记忆。

    

     所在的小镇和徐州市的另一个县搭界。那时,两县之间正在开挖一条宽阔的沭河,架设连接两个县的桥梁。闸口就在两个镇的连接处。

     一个徐州派来的汽车队专门负责工程材料的运输任务。车队在汽车站旁边一个大的院子里,平日不让闲人进入。有近20台大汽车。早上上班,一排溜大汽车扬长而去,狼烟四起,气势恢宏。司机叔叔都知道我是邮局小孩,经常会开车带着我参加运输作业。他们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浑身是胆。在道路状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你追我赶,把大汽车开的飞快。车队院子里有一排不高的柳树,树的下面,布满了众多姐猴的洞穴。司机们天一亮就跑车,回来就吃饭、睡觉,没人去留心和顾及地面上众多的姐猴。我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时发现了这个现象。越是接近傍晚,地面上的小窟窿就越多,欣喜中带着惊叹。于是,找调度叔叔要了两个汽车上的容器,装的满满的,回家了。80年代初,家搬到了县城。逮姐猴的地方少了很多。母亲知道我喜欢吃,每年一定要买一点。其实母亲也喜欢吃,但,只吃一两个尝尝就算了。一次,听同事说附近乡镇有个村庄,有约20亩的杨树林。于是驱车前往。杨树林地势低洼,里面的一颗颗杨树高大粗壮。站在杨树林旁边的道路上放眼望去,星星点点,是壮阔的灯的海洋。如同夜晚坐在飞机上俯瞰一个城市的景象。走入树林,各式各样的照明设备,把逮姐猴的人从头武装到了脚。头灯配上手电;长灯配上短灯;左胯一个电筒,右胯一个电筒,腰间一个电瓶……完全是一个灯的世界,灯的博览。手里拿着一个可伸缩的,前头带网兜的鱼竿则第一次见到。全民皆兵的样子,让人觉得逮姐猴的人比姐猴都多。看看脚下,泥土像用机器新翻过,松软而新鲜。转了好久也没逮到几个。于是在树林旁的道路上,从逮姐猴人的手上买了几百个,当作礼品,也当成乐趣,同时也送到朋友或同事的家中。父亲去世的早,母亲一直和我居住在一起。母亲在接近80岁的时候,患上了小脑萎缩,反应有些迟钝,行动也不太方便。但在夏天到来的时候,依然能记起买姐猴的事。说要去市场买点姐猴给我吃。考虑母亲行动不便,没让她去。下班后我从市场带回了姐猴。进了门,母亲听说是姐猴。瘦弱的身躯,弓着腰,用双手接过塑料袋,慢慢地放到水池旁的灶台上,轻轻地打开。看到姐猴,笑逐颜开。把脸靠近看了看,又把头高高抬起看了看。说:还都是活的。用右手捏住了一个姐猴的腰部,另一只手在姐猴眼前晃悠,静静地专注地比划着,旁若无人地笑着……持续了很久。那时母亲的耳朵已经很背了,听不见外界的声音。

     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看年迈的母亲在寂静的世界里,看到喜爱的久违的姐猴高兴且快乐的模样,眼睛慢慢地湿润了。

    

     母亲专注的表情和快乐的笑容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深处。

     母亲在80岁的时候,停止了生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每年周坟或清明节,我都会到市场看看,看有没有卖姐猴的。想买几个,放到坟墓的周围。让母亲再看一看她和儿子共同喜爱的姐猴,永远能尝到姐猴的味道。以此,告慰母亲。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梅宜芳

     《人民作家》公告

     (点击标题查看)

     1、《人民作家》简介

     2、投稿指南

     3、《人民作家》历年作品(2016—2022)

     4、《人民作家》会员风采征稿启事

     5、会员管理办法【含加入会员条件】

     6、最新!关于申领《人民作家》作者、朗诵者个人文化名片的通知

     7、《人民作家》作者领取“发表证书”的通知

     8、查看全部作品请点击下列名片

    

    

     文/朱浩

     朱浩,江苏连云港赣榆人。邮政员工。有数拾篇文章被《中国邮政报》、《中国邮政》杂志、《现代邮政》杂志、《北京邮政周报》、《江苏邮电报》和《苏邮宣传》采用。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评论,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同时也欢迎您的来稿。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发分享,好文让更多的人看到

     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作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