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一个人,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
2023/3/29 22:08:00 富人的智慧

     1.△点击顶部△富人的智慧 免费订阅我们!

     2. → 点击屏幕右上角“...”3.→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防大家看不到我们的更新,请按以上步骤星标或置顶

    

     文 | 洞见muye

     来源 | 洞见(ID:DJ00123987)

     逻辑学家殷海光,生性耿直,每次见到不平之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有次,他吃饭时,忽然想到了讨厌的人,一时竟气到连饭都吃不下。

     殷海光经常情绪不好,50岁便患胃癌离世了,而天天惹他生气的人却活到了89岁。

     以生气的方式讨厌一个人,就是在惩罚自己,最终买单的也只会是自己。

     往后,如果你遇到讨厌的人,要学会以高水平的处理方式了。

    

     默不作声地疏离

     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的方式,并不是争吵和崩溃,而是一种默不作声的疏离。

     张艺谋和张伟平是合作了16年的搭档,两人一起拍摄过11部影片,联手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以后老了不拍电影了,就一起去旅游,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

     可后来,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

     张伟平更看重商业利益,而张艺谋则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里。

     张伟平一再干涉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于是在合作拍摄完最后一部电影《金陵十三钗》后,两人分道扬镳。

     离开张伟平时,张艺谋甚至都没有向他打一声招呼。

     难以置信的张伟平打电话过去,想找张艺谋聊清楚,但接电话的总是助理。

     张伟平隔空喊话说:“哥们儿一场,你就当面跟我说一句,跟我交代一句没问题吧?”

     但时至今日,张艺谋都没有站出来做过任何回应。

     就像莫言在文章中写得那样: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没有为什么。就像一阵风刮过,你要做的是,拍拍身上的灰尘,一转身沉静走开。”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与其撕破脸,不如安静退场。

     默不作声地疏离,才是给彼此最大的体面。

    

    

     永远不要说他坏话

     李敖经常在各种场合,痛骂曾经的朋友余光中,说他是“马屁诗人”。

     在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中,李敖也把余光中称为“骗子”,说他有严重的人格问题,文学水平也比自己差很多。

     作家流沙河站出来替余光中鸣不平,但余光中从不反击,一直沉默。

     有人就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骂你,你却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

     余光中的回答很妙:“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他,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看不惯的人,就人前人后说别人的坏话,企图让所有人都认同自己的看法。

     但其实,无论你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别人,反而还会让自己变得一身戾气,惹人厌恶。

     把讨厌的人看清,不如把讨厌的人看轻。

     把讨厌的人请出你的生命,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心目中。

     更加没必要在背后说坏话,拉低自己的档次。

    

    

     努力走向更高的圈层

     看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人,可怕的人,脑子不正常的人。我们努力奋斗,不过是给自己不与他们接触的机会。”

     讨厌一个人,最好的反击方式,就是努力让自己变优秀。

     畅销书作家杨熹文没有出名之前,曾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

     杨熹文喜欢读书写作,空闲时间就躲在角落看书写作,从不和其他服务员一起去逛街,讨论时下最流行的衣服。

     久而久之,她就被一同打工的姑娘们排斥、孤立了。

     下班后她准备去图书馆看书,老板娘也会充满讽刺地说:“就你,还看书呢?”

     但嘲讽并没有让她停止努力,反而变成了她向上生长的动力。

     她读了近200本书,一直坚持写文章发布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上。

     后来机缘巧合下,她的文字被一家出版社看中,帮她出了第一本书。

     她也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远离了那些让自己憎恨的人。

     后来,杨熹文在书里写道:“努力从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努力,而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能够保持持续向上的目标,生活才会是一部进化史。”

     有句话我很喜欢,宁愿花时间去修炼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费时间去期待完美的别人。

     讨厌一个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自己加把劲离开那个圈子。

     当你变强大了,你讨厌的人,连背影都消失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都有原因,都能为你上一课,这个人一定会带给你一些什么,或惊喜或成长。

     有些人的存在是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有些人的存在是用来考验我们,磨练我们的韧性,使我们成长。”

     点个【在看】,往后余生,把一切遇见当成养分,时刻向上生长。

     作者简介:洞见muye,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你若觉得还行,给富叔点个“在看”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富人的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