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按下加速键!秦刚外长首次记者会传递哪些信号?
2023/3/8 17:02:32 人民论坛网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转载请注明来源每年的外长记者会都是全国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发布会之一,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重要窗口。3月7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秦刚介绍了今年中国外交重点、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外长记者会创下多个“首次”,不仅是秦刚外长首次出席,也是党的二十大之后的首次外长记者会,更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后的首次外长记者会,因此备受外界期待。

     据人民论坛记者观察,到场的300多位记者,其中一半以上都来自外媒或者港澳台的媒体。在这场记者会上,秦刚主要就中国外交、大国关系以及区域热点问题这三大方面回答了中外媒体共14个问题,释放多重信号。

    今年是中国外交再出发的重要一年

     秦刚在应询介绍今年外交工作重点并就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外交作出展望时说:“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新冠疫情发生三年多来,受到中美战略博弈、地区冲突爆发、去全球化趋势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严峻。在此背景下,今年将是中国外交再出发的重要一年,传递出重要的开放信号,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就是要加速中外交往的有序恢复,这种恢复不仅是政府层面的交往,也包括社会层面民间层面的交往,重点在于加强与伙伴关系国家的发展与合作,同时以经济发展和多边治理为两大“抓手”,这也是当前中国外交的基本姿态。

     当前,中国进入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启势头良好,有望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很多国家期待中国的经济复苏能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秦刚在介绍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时宣布,今年中国将迎来两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主场外交的推动下,中国将继续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给其他国家的发展带去红利。这为中国重启线下外交创造了重要条件,由此来看,中国的朋友圈将越来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答问之间呈现中国外交话语新表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熊李力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表示,秦刚作为新任外交部长,为中国外交的话语表达带来了新的风貌面貌,他的回答柔中带刚、自信从容,发言风格既犀利又接地气,既清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同时也坚定地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美关系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秦刚对中美关系做出了清晰透彻的阐述,占据了约四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对于中美关系的定位,秦刚重申:“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对于美国的遏制打压,他告诫美国“犯规了”,“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熊李力认为,秦刚外长并非只有强硬的一面,他从中美两国人民的心声有感而发,有效运用了社会民意进行话语表达,回忆了自己在美国工作期间的几个小故事,通过洛杉矶长滩港码头的工人、艾奥瓦州的农民、大学校长、学习汉语的小学生等美国人民,表明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共同的福祉。正如秦刚所说:“决定中美关系的,应该是两国的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不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和歇斯底里的新麦卡锡主义。”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处于动荡变革期,如何在“乱”中寻找确定性和秩序感,法治和规则非常关键。在重申台湾问题立场时,秦刚当场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用了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他铿锵有力地说:“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

     对此,熊李力认为,中国外交是自信的,也是讲究原则的。依宪依法处理台湾问题,也是依宪依法治国的一部分,秉持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际秩序,与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脉相承。他表示,秦刚外长宣读《宪法》序言所释放的信号非常丰富。首先,中国采取任何手段和方式处理台湾问题,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防止美国拿其国内法当工具干涉台海局势,用法律手段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最后,向外界表明,无论国际形势多么复杂,我国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政策,不会一味地通过牺牲原则来寻求合作交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需破浪前行,这一场艰巨的“远征”和“远航”也是中国需要面对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实际上是在对于“世界怎么了”的判断之下,明确了“我们该怎么办”。具体落实到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工作上,秦刚具体总结了六点方略:一是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二是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三是以伙伴关系为依托,四是以开放发展为目标,五是以多边主义为路径,六是以外交为民为理念。

     在近120分钟的记者会上,秦刚还陆续回答了乌克兰危机、“印太战略”、中俄关系、中欧关系等热点问题,同时向外界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正如众人所期待的,从这里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秦刚说:“新征程上的中国外交,是充满光荣梦想的远征,是穿越惊涛骇浪的远航。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文 | 人民论坛记者 翟羽佳

     新媒体编辑 | 王思楠

     欢迎关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