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句话警醒混日子的大学生?
2018/3/27 人民在线观察

    

     商业合作微信:18600518474

     投稿邮箱:1824151106@qq.com

     新学期开学后,一位大学老师在科学网的博客上分享了一次自己与学生交流的经历和思考:

     前些日子,跟一位即将面临学业警告大二学生谈话,谈到最后的结果令我特别沮丧,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否得当。当我焦虑他的学业问题时,他却一脸淡然的跟我争辩,似乎毫不在意。

     “老师,这都大学了,你为什么还总盯着我学习?”“我不学习跟你有什么关系吗?我爸妈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我?”“我能混毕业就行了,你别总烦我行吗?”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反馈的“无焦虑感”令我有些吃惊。甚至一些优秀的学生也会有类似的疑问:“老师,你说我们努力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升学、工作、出国这几个选择我都不在意,怎么办?”“我不知道我应该追求什么?”

     当周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未来、对学业、对生活的一面茫然回答着“不知道”“不关心”“无所谓”“不操心”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想必不少从事过学生工作的老师都会对这位老师的经历深有体会,很多学生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外卖到门口”“上床玩手机,下床打游戏,一上课就犯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想逃就逃谁管着”“专业是妈选的,毕业是爸定的,我操心不着”“白天玩吃鸡,晚上打王者,周末去恋爱”哪儿还有时间去焦虑?

    

     然而,学生可以不焦虑,老师却免不了痛心。一位沪上“985”高校的辅导员坦言,开学的第一周往往无比揪心,因为需要进行退警、退学学生工作。“每次面对学生懊恼不已、追悔莫及的样子,以及父母伤心难过、充满绝望的神情,总让我有无能为力的悲哀与无尽的自责。”

     很多人都会问,考上名校还会因为学业问题退学?答案是“是的”。全国每年每所学校都会有少部分学生因为成绩不达标的原因受到学校的退学警告甚至退学处理。为什么不好好不珍惜呢?这是一个很难一下子回答清楚的问题。

    

     复旦大学校长曾新生开学典礼上提醒新生,自律要从大学生活第一天开始。从紧张的高中阶段来到自由开放的大学,很多学生容易放松自己、迷失方向,甚至有同学会患上“空心病”,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即使在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这样的名校,每年也会有学生因为学业问题而退学。

     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上海纽约大学首批毕业生去年6月曾以靓丽成绩单惊艳社会,但细细数来,仍有超10%学生没能顺利毕业。数据显示,第一届入学学生295名,毕业时却只有260名,35名学生未能按时毕业。对此,校长俞立中也觉得正常,在他看来,某种程度上讲,越是好的大学,淘汰率越高。

     即使不少学生能够“幸运”地混过大学时光,可是走出象牙塔之后,又该怎么面对呢?有篇刷爆大学老师朋友圈的文章——《醒来吧,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设想了大学生混沌度日的后果:

     在大学里,学技术不肯动手,学理论不肯动脑。等待你的除了失业还能是什么?你说,你修完了《计算机基础》,但真实水平却连个PPT都做不好。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你说,你修了两年英语,然而,你的水平却连与外国人日常对话都打怵。有哪家用人单位需要你?

     你说,你修了《思想修养》,但你根本就没听。你敢说,除了课堂上睡眠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养和道德品德方面,得到了应有的提升吗?

     你说,你修过《阅读与写作》,但你读的是手机,你写的是微信。对语文,自己都没信心,你还想指望别人对你有信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站在大学老师的角度,他们努力攀登学术的高峰,希望能把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希望学生能够成长那个能与自己博弈的智人,而不是看着学生在最该上进的时光里选择颓废,有一位大学老师甚至在知乎上提出疑问:如何一句话让混大学的同学警醒?以下是一些高赞回答:

     @CaresseZ:有一种落差叫做: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还辜负了曾经受过的苦难。

     @韩东燃:你高兴就好~——不,我说的是十年后的你高兴就好。

     @一笑风云过:你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条件状语从句:不是大学对不起你,而是你对不起当年那个奋战高考的自己。

     @北小弦嘎嘎:去年你高三,明年你大三。

     @ze ran:重修要交钱。

     @鬼木知: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

     @Katarika 2:一个在三流大学自暴自弃、并且持有读书无用论的高中同学对我说:

     “上大学有啥用?好好学习?这年头你还想拿文凭就能找着工作?我认识一个人花了40万直接上银行了。”

     我:“那你觉得,如果银行就招一个人,咱俩都掏40万去,银行要谁?”

     想必每个大学生都听过这样一句毒鸡汤:没有挂过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说过这话的人可能自己高分pass,却在劝你放心挂科,但挂科之后呢,无法拿奖学金,无法保研,影响出国交换深造,评优评奖。那些可能唾手可得的机会,全都因为你曾经的懒惰和散漫失之交臂。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自诩佛系青年,来标榜着自己无欲无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焦虑,对生存的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对时间的焦虑、对地位的焦虑、对身份的焦虑、对金钱的焦虑、对健康的焦虑、对知识的焦虑、对未知的焦虑、对希望的焦虑等等,合理的焦虑是促使人不断前行的根源。

     这个世界不需要鸡汤,需要鸡血,这个世界没有童话,只有史诗。但凡进步的人,有追求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因为焦虑,开始思考;因为思考,所以行动;先思考的人,先得到答案。

     注:本文综合整理自科学网仝泽民博客(原标题:《我最怕的是您不焦虑——也谈佛系青年》)、知乎、《青年报》。

     ↓↓↓特别推荐公众号↓↓↓

     每日搜索

     ID:rmyz01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每日焦点聚焦,每日为您提供最及时,最好看的新闻报道和热点解读。

     人民在线观察

     ID:rmzxgc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这是个为您提供时政、社会、财经、突发’等最好看的新闻报道和热点解读公号,也是为人民守护正义的平台!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民在线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