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化已经影响到“收养”
2019/2/1 23:21:39星爸爸 叁里河
孤儿总量减少了,但大龄孤残儿童却仍然需要国外领养家庭的“有益补充” 来消化
最近几年,被收养的海外华裔回国寻找生父母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比如今年 4 月份的一个 11 名华裔女孩寻亲视频,和另一则“66 个中国弃婴联合寻亲欲感谢亲生父母的消息”。
如果有读此类新闻的话,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主角一般以美籍华裔女孩为主。
1992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之后,根据我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的介绍,截止到 2016 年时我国已经和 17 个国家形成了收养合作关系。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通过涉外收养重新进入家庭生活的孤残儿童约为 15 万人,其中美国家庭一直以来都是首要申请人。而由于当时特殊的国情和国民意识,弃婴的性别分布上又是女婴为主。
根据美国政府的官方统计,1999 ~2017 财年收养的中国幼儿总数为 80162 名,其中女孩为 85.1%,超过八成时 2 岁以下的幼儿。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也是最大的领养国。观察者网引用的数据显示,美国人领养国外儿童的高峰期在 2004 年,当年大约 2.3 万名国外儿童通过跨国领养进入美国家庭。中国、俄罗斯、危地马拉是排名前三的来源国。
目前,生活在美国的外国收养儿童数量大约是 271833 人(1999~2017 年数据)。
对于中国幼儿来说,美国家庭前往收养的高峰期是 2005 年,当年共有 7903 名,女童占比 95%,2 岁以下比例 90% 以上,该年我国涉外收养儿童总数为 14496 名。
此后,美国官方统计下的涉外收养数量就一直下降,直到 2017 的 4714 名。还是以中国为例,这几年下来,除了数量上一路下降其它指标也出现很有意思的变化。
在 2017 年统计中,男女童比例已经接近五五开,而在年龄分布上也逐渐向大龄儿童靠近,在 1905 名儿童中,1~2 岁的数量仅有 260 名左右,3~4 岁为 750 名左右,5~12 岁约 560 名,甚至是 13~17 岁的青少年也有 130 人左右。
这与过去以 2 岁以下女童为主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应出我国这几年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然而,男童减少的情况可能并不足以说重男轻女思想的改观,无论是我国统计还是美方数据,涉外收养儿童中有残疾和先天性疾病等特殊需求的占到绝对比例。
在民政部的最新报告中,2014~2018 年我国共办理收养登记 97819 件,涉外比例 12.5%,为 12238 件。涉外收养中, 95% 为残疾儿童,其它 5% 为“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中国国内无法实现收养需求的大龄的一些儿童”。
这与上面所述的美国官方数据完全契合,只不过在美方统计中,残疾儿童的比例要稍微高些,2017 年比例为 98%。
1 月 25 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过去十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遗弃儿童和收养登记总数大幅下降。整体上来看,从 2012 的 57 万人高峰之后,孤儿数量就进入下降趋势,直到今年的 34 万人。
国内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转变,涉外收养的数量也大幅下降。再加上这几年国家一直强调要鼓励鼓励国内收养,对于一向热衷于收养中国孤儿的西方国家来说,供给端明显不足了。
这其实一直是个趋势,在美国,去年发放的相关签证数量只有 2004 年高峰期的 23%。而中国孤儿的第二大领养国西班牙也看到了中国孤儿来源的锐减,已经下降到了个位数水平。
国际送养数量的大幅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源头国生活质量进步带来的抚养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与目的国时常发生的不正常对待甚至虐待领养儿童事件有关。比如,去年 10 月的田纳西女子枪杀四名中国养子女后自杀的恶性事件、13 年西班牙加利西亚圣地亚哥市养父母杀害的事件。
这些类事件虽然从总体上发生概率很低,但由于涉及的话题过于敏感,一旦发生几乎都是备受关注。对于受到生育率下降和一胎年龄过大等问题困扰的发达国家领养家庭来说,虐待领养儿童的个别人绝对是坏掉一锅粥的老鼠屎,每次事件都会给后续的领养者带来直接的影响,也会造成来源国迅速而又果断的回应。
2016 年美国堪萨斯州警方揭发三名秘鲁儿童受虐案件之后,后者立刻就暂停了面向美国的收养渠道。不过,最严重的事件还是要数路透社在 2013 年关于美国领养家庭通过雅虎小组等互联网渠道抛弃养子女的事件。
涉外收养的儿童安全的担忧,叠加国内自己所面对的出生率下降和性别比例失调,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国收养工作就提出了“国内收养优先,国外收养当作有益补充”的立场,与前几年的“大力推进涉外收养工作”形成鲜明对比。
还是民政部的数据,我国过去五年办理的 9.7 万多件收养登记中,中国公民收养比例达到 87.5%。同时,在硬件方面,儿童福利机构以及机构总床位数也已经完全能满足集中养育孤儿的基本需求。然而总体上,集中养育的 6.8 万人只占总数的 20% ,仍然有 27.5 万名社会散居孤儿等待救助。
虽然无法找到具体数字,但患有先天疾病或者身带残疾通常是造成弃婴的主要原因,这 27 万孤儿中有此类条件在身的恐怕不在少数。而这些儿童的抚养成本高,对抚养家庭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再加上之前遗留的孤儿大龄化等趋势,即使是有些地方政府开始帮助这部分儿童进行初步救治后寻求送养,想要通过国内领养的方式消化也是件不大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效的事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 年的《跨国收养怎么看》中,一名受访警察就这么形容国人收养孩子的心态“带走一个不记事的孩子,以便将来养老,而且更倾向于要男孩”,而另一名四川退休工人则说,汶川地震产生的六百多名孤儿(包括当地福利院已有的孤儿)当时有有八万人争着收养,一看见现实情况,“热情都冰冻了”,”那些举止,甚至不经意的一个表情和一句话语,都非常伤害这些孩子“。
所以,结合上面提到的美国这两年的领养数据,尽管我国孤儿总量下降,国内领养比例上升,但是剩下的大龄孤残儿童却仍然需要国外领养家庭的“有益补充” 来消化。
之前,“叫停跨国孤儿,社会主义的孩子社会来养”一文提到要对中国孤儿进行社会化抚养。一个社会的进步固然要给孤儿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但是社会主义的残疾儿童,也理应需要我们自己来帮助才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叁里河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