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抢人”
2022/1/28 20:43:00 叁里河

2020年海外疫情爆发后,各国都滞留了一些临时签证持有者,大部分国家是给延长签证,澳大利亚则直接推出了一个408 COVID-19 Pandemic疫情签证。
408的申请条件只有一个:从事老年护理、儿童护理、农业、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关键岗位工作,或者与生活必需商品和服务相关的工作。
当时澳移民局还特别强调,即使申请人当前不在相关领域工作,只要马上换到合适的工作,即刻可申408。
这些领域全部是澳大利亚疫情爆发后比较短人手的岗位,这个签证等于是在200万持有临时签证的滞留人员中做了一波内部引流。
澳大利亚2020-2021移民报告显示,澳移民局过去一年发放的签证数量创下了 25 年来最高纪录,共发了 16 余万居民签证,其中一半都发给了滞留在澳大利亚境内的工签持有者。
尽管如此,疫情按下的劳动力流动暂停键,显然无法仅仅靠消化临时签证持有者解决。
1
澳大利亚缺劳工的事情好几年前就开始提,经济学家一度把劳工问题作为澳大利亚经济萎靡的原因来分析。各种商会和就业部门每年都会督促联邦政府在劳工移民政策上放宽、放宽再放宽。
2020年第四季度,收获季来临前,由于叠加了疫情和后来的解封潮,澳大利亚农民联合会和几个州的农业部长甚至焦虑地向联邦政府提要求:尽快考虑大赦非法劳工吧,不然种植园里的果子要烂在树上了。
农民联合会一个副主席急得直抱怨:“多年来,我们一直听到政客们在兜圈子,我们需要他们开始执行其中的一些事情,停止谈论意识形态,因为坦率地说,人们已经对意识形态这些已经无所谓了。”
去年10月,有州长在采访中表示,周内官员已经向政府提议,澳大利亚要在未来5年“争取”到200万移民。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移民就去其他国家了。”
这里的“其他国家”暗指新西兰。
澳新两国不仅处于邻里位置,彼此的经济结构和用人需求也都很相似。
疫情后,新西兰严格的防疫制度几乎中断了境外劳动力输入,该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农业开始面临严重用工短缺问题。新西兰为此尝试为数百境外搬运工、操作员提供“豁免签证”,允许他们进入新西兰,但昂贵的旅费以及隔离费依然是不小的阻碍。
随着缺人问题越来越严重,为防止境内现有劳动力再次流失,2021年9月30日,新西兰移民局突然宣布了2021居民签证,对所有当时人在新西兰境内的工作签证持有者开放。
申请人只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
* 在新西兰居住了三年或以上
* 工作时薪在 27 刀以上(新西兰目前的工资中位数)
* 在稀缺岗位工作:
2021居民签证没有配额限制,申请人还可以为配偶及子女一并申请,加在一起新西兰移民局粗估了一下至少能有16.5万新移民了。
根据新西兰移民局事后公布的数据,12月1号,2021居民签证在线申请开放的当天下午,就有部分申请被通过,不仅审理速度远快于其他居民签证,签证的“门槛”也极低,连英文能力证明都不要了。
最重要的是,这次新西兰还专门针对澳大利亚开了个口子:符合新西兰2021居民签证条件的申请者,如果人在澳大利亚,只要来新西兰就可以申请,连9月30号的时间线也不卡了。
这让隔壁澳大利亚很不爽,澳媒在报道中称,“这是在抢我们的人”。
另一个早早开始积极抢人的是加拿大。加拿大自从2015年特鲁多上任后,就开始对标美国移民政策,以更低的门槛和更好的福利去吸引移民。
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在美技术人才有了明显地向加拿大流动的趋势,疫情后,也有数以千计的美国人直接购置了加拿大房产,搬去加拿大居家隔离加远程办公。
2021年初,加拿大政府定下一年引入 40.1 万的 KPI 后,移民局马上以“Express Entry(快速通道)”甄选技术移民。
这个快速通道在2015年创立,是提供给有工作的技术类移民的专用通道,快速通道的配额一般要高于其他类移民配额。之后加拿大移民局直接从技术移民等候池里邀请了 2.7 万余人,其中最低的移民分数低至了历史最低 75 分,而往常申请可能要到 460 分以上才能被邀请。
3个月后,加拿大移民局又为留学毕业生专供了 4 万个不限工作类型和工龄薪水的移民配额,申请人只需满足:
* 在 2017 年 1 月之后毕业
* 英语能力达到 CLB5(相当于雅思 5 分)
* 目前有工作,不是自雇
与此同时,由于加拿大各省之间也抢个不停,导致年中时“快速通道”一度出现了候选人不足的奇景。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对全球专业人士展开的普查中,加拿大现在已取代美国成为专业人才心中最理想的安置地。但就业市场仍有超过 100 万个空缺岗位,涉及医疗、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等热门领域。
2
加拿大和美国的地理关系,跟澳新有点类似,不同的是,美国作为过去全球移民最青睐目的地之一,在移民问题上一直动作缓慢,但这波劳工荒也已经蔓延到美国。
早在去年夏天,美国航空公司就宣布,由于招不到足够的人,不得不每天取消50到80趟航班。
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圣诞节,大概是很多美国人最不“圣诞”的一个,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缺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是一个专职工作,需要经过大概180个小时的培训,学习手语、儿童教育,以及化妆相关的课程,然后持证上岗。疫情打击了培训行业,导致2021年圣诞节欧美多个国家圣诞老人不够用。
据BBC、彭博社等报道,这个圣诞节期间,美国圣诞老人缺口超过3000人,一些机构开出2万美元假期薪水仍然招不到足够的人,很多演出活动只好在最后关头退而求其次,临时找“无证”的圣诞老人凑数。
圣诞老人只是一个窗口。美国招聘网站Jobs.com联合创始人直言不讳表示,
“现在是我们一生中最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流失。”
问题是,这不只是美国的问题。英国、法国、德国这些欧洲国家也普遍感受到了猛烈地“人荒”危机。
由于缺人,速食连锁店Nando’s在2021年下半年暂时关闭了在英国的40多家分店,麦当劳则声称“由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人员和物资短缺”,下架了英国1250家分店的奶昔。
过去一直支撑德国技工体系的学徒制在疫情期间遭受了巨大打击,该国经济学者警告说,学徒合同数量降到了自德国统一以来的最低点。而据德国媒体报道,“40%的培训名额仍然空缺。德国获取熟练工人的’自然引擎’严重停滞不前。”
法国《快报》在2021年一篇关于当地制造业的文章中引用工业部发言人的话表示,法国制造业总计岗位缺口可能达到7万个。文章采访的一家家具厂受缺人影响,交货时间从以前的8-10周延长到了现在的一年。
全球人力资源公司巨头万宝盛华(Manpower Group)调查显示,全球69%的企业表示目前面临的首要挑战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填补空缺职位,这是最近15年来最严重的情况。
为了应对劳工缺口,在各国政府努力抢移民之外,各用工大户也纷纷使出大招尽力挽留和招徕员工,涨薪,加福利,许诺更好的职业培训和上升空间,各种手段眼花缭乱。
号称美国血汗公司的亚马逊2021年连续在世界各地提高了最低时薪,其中美国亚马逊员工平均时薪已提高到18美元以上,而且部分地区新员工的入职奖金已经水涨船高到3000美元。
据CNBC报道,沃尔玛、Costco,Target等美国其他零售百货行业全部在2021年大涨了时薪,目前这几个企业的最低时薪都超过15美元。而几年前,美国各地劳工组织还在为争取15美元最低工资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for$15”大罢工。
欧洲企业面临的情况更严峻。去年第三季度,英国绵延多时无法解决的货车司机荒最严重时,当地一家高端超市为货车司机开出了53780英镑的年薪。这个薪酬水平超过了公司总部很多高管的工资。
英国《卫报》曾描述过英国企业的努力:“英国天然气公司为燃气工程师提供3000英镑的“签字费”;一家宠物公司为仓库员工提供1000英镑的奖金;安保公司G4S奖励新入职的保安和经理每人500英镑;一家连锁眼镜店为验光师开出高达1万英镑的奖金。”
一家机构对英国400多个人力资源总监调查显示,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几乎一半公司比平时更快提高了工资。
但是有能力发高薪招人的企业大多还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更多小企业面对汹涌的人工缺口其实无计可施,劳工荒的影响远比人们预估的更严重。
3
事实上,缺人问题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早在很多年前已经开始解决本国劳动人口不足的问题,疫情只是加重和加快了事情的发展。
2019年,疫情爆发之前,麦肯锡研究所就在《未来劳动力》报告中指出,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对劳动力的需求将超过供应,可导致全球超 8500 万的人才缺口。
而《2020 国际移民要点》也报告显示,疫情爆发第一年,全球移民人数虽比预期少了27%,但总体仍呈上涨趋势,且涨势已经持续了至少二十年,移民总数从2000年的1.73亿人增加到了2020年的 2.81 亿人,其中 3/4 的移民处于20-64岁就业年龄。
这说明,各国早在疫情之前,已经非常依赖国际移民流动来弥补本国劳动力不足了。
多年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一直在分析和试图解决发达国家没有足够人工作的问题。一个最容易理解的解释是,持续多年的新生人口锐减和老龄化是罪魁祸首。
另一种解释是,现在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无法大量生产可以进入普通劳动岗位的人,而是单一地鼓励人们做“物理学家”。
与此同时,高福利和良好的失业救助政策,也被认为助长了人们不愿意工作的情绪。而疫情爆发后,一方面人们出于健康安全本能回避病毒更易传播的工作场所,另一方面,各国直接的疫情补贴也给了人们心安理得不工作的暗示。
无论是哪种解释,劳动力绝对人口不足一直被认为是“缺人”的核心症结。但美国罗斯福研究所一份报告提示,这些国家并不是真的缺少干活的人。
“从本质上说,如果我们能够消除种族就业差距,以及非育儿方面的性别就业差距,并且让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群体的就业差距恢复到相对近期的水平,美国就可以额外获得2800万工人。”
这份报告的报告的执笔者之一,罗斯福研究所的经济学家J·W·梅森认为,“只要保持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水平,现在很多赋闲在家的人是可以而且也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
根据这份报告调查,如果劳动力需求持续强劲,美国在未来10年能够额外增加2800万个就业岗位。这比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对最大就业人数的估算足足高出大约10个百分点。
类似看法也在澳大利亚激起了讨论。有学者认为,澳大利亚从20年前开始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起色。“如果真的是我们教育系统出了问题,为什么全世界仍然每年有那么多人愿意花钱到澳大利亚?”。
这些观点都指向了一个地方: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年来一直压低本国劳动者工资,借由全球化之力,从全世界人才低洼地攫取利润。
现在,疫情打破了这一切。
2021年4月,《福布斯》刊登的“A War For Talent Is Starting—Spoiler Alert: Workers Will Win(人才争夺战正在打响——剧透警报:工人将获胜)”一文中写道,
“后疫情时代的人才争夺战是一场未知战争,存在着诸多变量:远程工作成为常态、员工与雇主的关系、国家的防疫和移民政策。移民来源国和目的地国家的配对将产生变化。谁也不敢小看这场争夺战,因为这不仅关乎劳动力市场,也关乎经济重建和人口增长。”
《大西洋月刊》的刊文更直白:“政策总是向企业和雇主倾斜,工人的福利和待遇总是被忽视。劳动力短缺,也是把’拒绝'的权利还给劳动者的机会。”
往期文章
消失的男大学生
凶杀、暴力背后的芝加哥大学和一座城市的病症
EDG夺冠另一面:韩国隐秘的电竞造星之路
当美国人争论堕胎权时,他们在争什么?
师范生火了吗?
疯狂李阳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叁里河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