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9.9高分!这部央视神作播到一半被禁, 却说出了双减的真相
2022/8/2 12:30:00 心理严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心理严选”,加★星标★

    

     去年双减政策一落地,就涌现了诸多应对减负的路子:鸡娃转入“地下”、有钱人请家庭教师、转赛道培养“素鸡”等,可谓是“乱象丛生”。

     减负的目的是好的,但我们要给孩子的,到底是怎样的教育?

     22年前的一部国产教育动画片,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

     如果你是家长,请务必看一看这部片子,因为这才是真正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儿童动画片,相信你会有所启迪。

    

     作者 | 橡树君来源 | 孩子教育(ID: haizijiaoyu)(ID:xiaoyezizhuanlan)

    

     去年夏天,双减政策落地,一时间,校外培训班纷纷退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减轻。

     有的家长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学校这么佛系,孩子整天只知道玩,能行吗?有的孩子突然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不排名次,就看不出谁是好学生了,没有了比赛,学习还有什么意思?

     政策一出台,有人鼓掌,也有人困惑,还有人气愤:政策变来变去,到底听谁的?该如何应对?

     彼时涌现了诸多应对减负的路子:鸡娃转入“地下”、有钱人请家庭教师、转赛道培养“素鸡”等,可谓是“乱象丛生”。

     减负的目的是好的,但我们要给孩子的,到底是怎样的教育?

     22年前的一部国产教育动画片,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

    

     2000年,一部名叫《小明和王猫》的教育类动画片在CCTV-6频道播出,由于剧情写实,寓意深刻,在社会上得到强烈反响。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播到一半就被禁播了。

     几十年过去了,它在B站上评分仍然高达9.9分,如今再次看到这部作品,有人似乎明白了当时它为什么被禁播:过于真实,它撕开了中国教育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文章末尾附观看链接)

    

    孩子为何厌倦学习?

     8岁的王小明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出生在普通的工薪家庭,妈妈是商场售货员,爸爸是一名普通会计。

     和所有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一样,他的爸爸妈妈对王小明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只要能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赚大钱,不像他们一样普普通通,父母就满足了。

     为此,他们给小明报了无数课外辅导班,小明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刚读二年级的小明却苦不堪言:他在班上的成绩,只能算得上是中游水平,又没有自己的特长,从来不知道学习的乐趣是什么。

    

     一想到马上要开学了,他就忧愁无比:又要回到那个讨人厌的学校了,老师天天教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比一样多,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开学前一晚,小明忧愁万分,不安地入睡了。

     就在此时,怪异的事情发生了,他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拽进墙里——原来他的墙里住着无所不能的王猫,它能让小明出现在任何他想要到达的地方,带小明进行奇特又有趣的各种“生活体验”。

    

     在王猫的世界,小明体验了一把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

     语文课上,老师不再是简单地让人死记硬背拼音、汉字,而是换了一种生动有趣的“生字歌”的方法,逗得同学们都开怀大笑;

     数学课上,同学们也不用再“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地一遍又一遍背诵乘法口诀,而是在“银河旅行”的实践中学会乘法。

    

     在这里,学习是快乐又放松的,寓教于乐。王猫呈现出的课堂形式,正是我们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和情景化教学方式,与一板一眼的传统教育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明第一次知道,原来学习也是可以这么有趣的。

     但这一切都是幻象,一觉醒来,他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想到这,小明不禁又垂头丧气。

     除了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压力山大的课内作业,家长时不时加塞的课外补习班,更是让小明觉得无比厌倦:钢琴、画画课压根不是他感兴趣的内容。

     但妈妈却还要经常在耳边对小明进行道德施压:

     “我小时候多想拥有一架钢琴啊,可是家境不好。我要是能有你现在这条件,指不定能成什么样呢!小明啊,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贫困山区的孩子想有这样的条件还没有呢。”

    

     厌倦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家长又从方方面面进行施压,还有什么能让一个小学生如此愁眉苦脸呢?

     在这样的环境下,厌学是自然而然的。

     但对于小明来说,一根救命稻草,即将来临。

    

    减负了,但教育出现了“乱象”

     新学期开学后,迎接小明的,不再是繁重的课业——要减负了:

     考试不再实行百分制,成绩也不再排名次,课外作业也没有了;

     上课时间缩短至40分钟/节;

     提升素质教育,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一些专题实验班,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度过课余时间。

    

     对小明这样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这仿佛是件好事。没有了竞争的压力,不比排名,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但对于优等生来说,没有了竞争比赛,学习仿佛就失去了意义。

     学霸自发自鸡

     张伟,一个每次考试都得第一的学霸,家庭条件优渥,成绩又好,身上有着优等生的傲气,也有学霸的胜负欲。

     对于学校里突然不排名次,不布置作业的行为,他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后还抱怨了规则的错误。

     “有什么好?不计百分,不排名次,大家看着都差不多,学习好的就看不出来了,真没意思!”

    

     他事事争第一,学校举办的“小能人”比赛中,因为没有拿到第一,郁郁寡欢,开始抱怨评委不公平、觉得自己丢了人,甚至想到了转校。

     爸爸买来的新玩具方程式赛车,张伟看也不看一眼,认为自己又没得第一,没有脸面玩新玩具。

     不过,在看到有一项方程式赛车的比赛之后,学霸的好胜心再次燃起,开始日夜攻克方程式赛车难题。

     他还特意让爸爸请来一位家庭教师,教自己学电脑、编程方面的知识。

     有意思的是,剧中请家庭教师的情节和如今双减后的“鸡娃”路子几乎是如出一辙:同样转为地下秘密行事。

    

    家长和家庭教师接头对暗号

     家庭教师要和家长对暗号:“学校减负,校外有人付”。

     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剧情,真的太有前瞻性了。

     家长暗地鸡娃:

     鸡娃走入地下?这令人紧张的信号被充满危机意识的小明妈妈尽收眼底:

     “人家张伟,成绩都那么好了,还请了家庭教师在家上课,怪不得成绩那么好。看来我们也要请家庭教师了。”

     的确如此,尽管减掉了学科负担,父母也会另辟赛道让孩子发展;减掉了校内作业压力,他们也会找家庭教师,私自在暗地里发力。

     就像小明的妈妈一样,得知学校减负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减负,谁认真谁倒霉。”

     看到小明回家不用做作业,她总觉得缺点什么,所以一直要求小明练琴、画画,去报别的补习班、请家教老师。

     还不忘了时不时观察学霸的动态,时不时对小明开始了“别人家的孩子三部曲”:

     小明说学校没有作业了,妈妈回答“你以为不写作品是好事,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张伟(班级第一)”;

     小明说到张伟也没写作业之后,妈妈又说“你怎么不比点好的呢,人家张伟年年第一”;

     听到学校直接不排名次不按照百分制计分之后,直接去找老公和朋友给儿子想想办法,报其他的培训班。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每当听到这些语录,弹幕就开始刷屏:“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妈妈。”

    

     减负减负,为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但被彻底释放的家长们,真的摆脱焦虑了吗?

     那些对第一有着特别的执念的学生,会放过自己吗?

    

    我们要给孩子的

     究竟是怎样的教育

     我们究竟想要给孩子打造一个怎样的教育环境?《小明和王猫》从不同层面,给出了一个较好的范本。

     学校老师方面:寓教于乐、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

     班里还有一名形象比较突出的学生:周娜,作为千年老二,她一直嫉妒张伟,一旦张伟犯了什么错,便揪着他的“小辫子”不放。

     当张伟小声嘀咕没有排名就没意思时,这句话正好被班里的第二名周娜听到了。

     于是周娜立刻向老师打起了小报告,而他揭发张伟的话,更加是令人咂舌。

     周娜说:“陈老师,张伟反对国家决定!”

    

     对此,陈老师做了两个引导: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没有什么错;

     第一只有一个,不是努力就能拿第一,学校应该是一个让大多数同学感到有意思的地方,才能高高兴兴来学校上学。

     不因条条框框束缚孩子的思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才会让孩子在更广阔的领域迸发出更多火花。

    

     而对于学校的教学形式来说,枯燥无味的课堂展现形式早已过时,寓教于乐、情景化教学,才是如今教育的最佳方法。家长方面:放下对成绩的执念,更多关注心理健康

     一味追求成绩,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要么和小明一样,成绩中等,但却厌学。要么和张伟一样,适应了优秀,只追求第一。

     长期处于这两种状态,孩子的心理早晚出问题。

     就拿张伟来说,有强烈的好胜心、对自己要求甚高,这样的小孩,要是放在别的家庭,父母早就乐开了花:不用父母操心鸡娃,娃自鸡,多好!

     但张伟的爸爸不这样认为,他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敏锐地洞察到了儿子心理的扭曲与畸形。

     因为张伟对第一的执念,可谓是走火入魔:

     “我得了第二名都对不起父母给我的聪明脑袋。”

     担心儿子过于看重名次,会渐渐成为一个心胸狭窄的井底之蛙,张伟的爸爸立马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并打算再次让张伟尝到失败的滋味,从而让他认识到,他不可能永远是第一,要学会接受失败,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张伟爸爸的反应,很好地从侧面警示我们: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这个课题,永远都不会过时,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

    用一流的故事将教育立意做到了极致

     除了赞扬像张伟爸爸这样正面的教育方法之外,《小明和王猫》还对如今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都做了鞭辟入里的讽刺:

     有一次,小明妈妈生气了,虽然知道自己生气是没有道理的,但却因为拉不下面子,而把气撒到爸爸身上:“既然已经生起气来,只好生到底了。”

     爸爸明知妈妈这是蛮不讲理,但却依然让小明去向妈妈道歉,原因是:妈妈生气了。

     被家长错怪,又毫无道理地要自己去道歉,哪位孩子不委屈?这真是大部分中国父母的缩影:死活不承认自己错了,永远不会道歉。

     王猫在开导好小明之后,又开起了家长课堂:维护成年人的形象,确实挺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难道是仅仅出于好心就足够了吗?

    支开孩子开始教育家长

     并对父母发出了灵魂拷问:

     你有过委屈孩子的时候吗?

     你向孩子道过歉吗?你认为道歉会影响你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吗?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高素质的人,那么你觉得自己算得上是一个高素质的家长吗?

     这部动画片进行的教育并不是单面的道理,每个故事都能阐发出无数的生活智慧和启示。

     每当小明对身边的人、事充满疑惑时,王猫总会出现,用活灵活现的方式,带他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强硬灌输自己的理念。

     比如,小明为自己究竟要不要保持诚实而感到困惑时,王猫带他去了一个还没有骗子的社会行骗。

    

     三番五次行骗之后,原本老实合作的人也学会了骗人,开始变得圆滑狡诈,小明也尝到了被骗的滋味,渐渐地,这个社会就逐渐崩塌。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小明终于明白了:原来诚实不光是美德,还是有用的。

     而王猫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人醍醐灌顶:“正因为有用,才会成为美德,如果没有诚实和信用,人们就无法互相交流,组成现在这样的社会,人也就不是人了。”

    写在最后

     纵观整剧的教育主题,金钱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于诚实、打小报告、如何推理等,《小明和王猫》都给出了极正的三观,把许多道理都讲得深入浅出。

     即便这是一部20多年前的国产动画,但却依然适用于今日,适用于所有义务教育学龄内的学生,适用于成人,更适用于所有家长。

     虽然它画质堪忧,画风清奇,动画制作也算不得如何精致,但是,它却是真正的国产好动画,足以称为一代经典,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现实的锤炼。

     如果你是家长,请务必看一看这部片子。

     因为这才是真正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儿童动画片,相信你会有所启迪。END

     观看链接:https://b23.tv/ep94081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心理严选】,每天陪你一起成长?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严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