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 |《局外人看科学》
2017/11/4徐雅倩 张鲁阳 科学传播人

     本书导读

     在所有人类实践中,科学是最为重要也最令人感兴趣的活动之一。科学的历史源远流长,然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人类文明较晚的一个成果。科学是什么?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科学和技术,我们仿佛对科学很熟悉,但熟知非真知,对科学本质的追问无疑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科学的世界,分析现代科学的兴起,科学是否是现代工业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与军备之间的关系,什么是著名科学史家德·索拉·普莱斯(de Solla Price)所说的大科学阶段,以及职业化科学和科学家出现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本书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巴里·巴恩斯(Barry Barnes)继《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之后,于1985年出版的又一部专门讨论科学知识问题的社会学著作。巴恩斯对科学的看法与传统科学社会学家的主张截然不同,在他看来,科学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知识的直接反映,而只是对世界的一种理论解释。在这本书里,你将读到:

     l 如何认识科学?

     巴恩斯试图把科学视为一个整体,探讨作为一种活动的科学、科学的安排和组织方式、科学的分化和职业化等问题,尤其是科学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作者特别重视科学的专业化所导致的后果,认为专业化不仅对生活秩序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l 检视科学与权威

     巴恩斯对现代社会中科学与科学家的权威问题尤其关注。在书中,他花了大量篇幅从历史入手,详细分析了科学权威的起因、功能、它所引起的问题以及它与社会的关系。

     l 反思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在考虑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时,巴恩斯强调,要记住控制科学和技术的是人,“技术总是人们手中的一种资源,它本身没有生命,但却可以在人们的控制下得以发展和应用”。他还指出,无论是乐观的技术决定论还是悲观的技术决定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考虑社会背景,没有对社会环境进行细致的了解,也就不可能对科学技术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这一点在如今技术力量越来越强大的当下,思考技术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在这本书里,巴恩斯探讨了科学兴起时及其发展成为现代科学后的一些基本特征,科学的权威性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作者将有关科学的不同认知聚合起来,从科学研究的局外人的角度对科学进行了描述。“局外人”的角度为非科学研究领域的读者提供了理解科学奥秘的诸多便利。

    

     作者/译者简介

     本书作者巴里·巴恩斯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埃克塞特大学社会学教授。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巴恩斯在爱丁堡大学的科学研究部工作。他于1992年进入埃克塞特大学的社会学系,成为社会学系教授。

     作为爱丁堡学派的首创人之一,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思想在哲学、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巴恩斯的著作在国外学界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关于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的社会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巴恩斯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跨学科的环境下进行的,他花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从相邻学科的角度来进行社会学研究,并试图探讨相邻学科所提供的视角对他自己的研究的效用。

     本书译者鲁旭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哲学》编辑部编审,长期从事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世界科学史的编辑和翻译工作。

     精彩书摘

     节选1

     显然,相互依赖并不能完全取代文化而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理解现代科学牢固而稳定的地位来说,相互依赖似乎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科学更多的是通过它所卷入的巨大的相互关系网络,而不是通过科学思想和态度的任何一般性的传播,确立并巩固自己的地位。我们的近代史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中日益处于主导地位的历史。在整个20世纪中,科学已经通过发展和加强与我们社会中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军事方面以及政府和政策范围内的所有最重要的制度,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第一章 科学的兴起 “现代科学”

     节选2

     脑力劳动变得高度专业化了,并且出现了细致的分工。如果科学中的资格控制仍然是一个单独的系统,那么它一定是由无数亚系统和亚亚系统组成的,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系统之间的联系是极为脆弱的。每个科学家即使是那些相当著名的科学家都会发现,他们的主张和判断在越来越窄的论题范围内受到重视:关于任何一个特定的论题,那些受重视的人都是相关的学科、专业或更小的特别群体的成员,他们被认为具有相关的经验和专门的知识。科学家们自己的能力范围很狭小,他们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处理的议题和争论非常有限,他们愿意在工作时使用的各种工具和数据极为专门,所有这些都证明,把科学家的可信性界定在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是合理的。

     ——第二章 为科学而科学 “谁受重视”

     节选3

     如果谁都不承认其他人的认识权威,那么每个人就必须要具有同样的知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将从专业化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中获得好处,那么,对其他人所说的话的直接检验和核实,就会被这样一种关系所取代,这种关系包括信任和对那个人的权威的承认,即使这是在一个范围狭窄和经过仔细界定的领域。在一个专业化的社会中,比较理想的是每个人都能从只需拥有少许的知识中获益,在这里,恰恰是由于认识权威取代直接知识才会导致效率的增长。一个专业化的社会,就是一个具有复杂而精致的认识权威系统的社会。

     ——第三章 权威 “科学的权威”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徐雅倩 张鲁阳

     审阅 | 金兼斌,江苏佳

     编辑 | 李晨晖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