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梁琰| 科学可视化: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018/4/15徐雅倩 科学传播人

     他用“美丽化学”向公众展现了化学反应的美丽和奇妙,用“美丽科学”帮助小朋友尽情地徜徉在科学奥秘中。今天,科学传播人带大家走进“美丽化学”和“美丽科学”的主创者梁琰的科学世界,近距离了解这位科学教育者眼中的科学可视化。

    

    

     梁琰:“美丽化学”主创,“美丽科学”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特任副研究员,科学可视化艺术家。

     梁琰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201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14年,梁琰带领中科大团队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完成了“美丽化学”中英文网站。“美丽化学”项目获得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举办的科学可视化竞赛视频类专家奖、由浙江省科技馆与果壳网主办的菠萝科学奖“菠萝U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并受到国内外知名媒体的高度评价。梁琰被《中国科学报》评为“2015十大科普人物”之一。

     从科普到科普教育

     科学传播人(以下简称“科”):您之前的学习背景主要是化学方面,现在的主要方向是科学可视化,有哪些机缘巧合使您做出这样的跨越?

     梁琰(以下简称“梁”):说到机缘巧合,是在我大学时代。大学时我第一次接触到电脑,但那时不像现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只能使用电脑自带的工具。我在学习图形图像软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可以创造出很美丽的画面,当时感觉很有成就感。在大学四年里我就一直研究这些,逐渐成为了自己的一个爱好。后来到美国读书后,我发现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进行图形图像方面的创作,并且开始从事相关的工作。由此,我想自己是否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在博士毕业之后,我就进入到波士顿一家小型数字科学可视化公司,做一些科学可视化的项目。后来我就回国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

     科:“美丽化学”有很好的传播效果,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梁:一是没有人做过类似的东西,这点很重要。另外化学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领域,大家在中学教育中都接触过。但大家之前对化学的认知可能是无聊枯燥的,当大家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呈现方式时,其实是很容易接受并产生效果的。但类似的成功很难复制,比如我们做的《重现化学》项目,是对“美丽化学”的升级,但传播效果比较一般。

    

     《重现化学》官网

     科:从科普项目“美丽化学”到科学教育项目“美丽科学”,您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转向?

     梁:我们公司其实成立已经两年多了,前面两年我们一直在做政府项目,从政府申请一些基金,属于公益性质。今年我们明确重点是做小学教育,因为依靠政府项目是很难长久的,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也在考虑怎么做这件事。

     现在来说,我们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运营一个商业化的公司和从事科普的公益项目完全是两回儿事,可以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节骨眼和关键点。

     在科学教育领域,知识变现并没有太多的案例。所以我们正在探索一些模式,比如做一些科学绘本等实体的产品以实现变现。另外我们正在做小学教育需要的数字资源,帮助老师解决上课遇到的问题。

     作为工具的科学可视化

     科:现在有一种很形象的表述,“科学可视化是为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但在实操过程中,是否会有过分渲染艺术性,反而让“艺术”喧宾夺主的现象?

     梁:科学可视化最终呈现的一定不是艺术作品,科学可视化是一个工具。如果是科研人员使用它,那么美学方面的技术只能是一种辅助,最终要实现的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把科研人员想要表达的内容阐释清楚。但如果产品面向的是公众,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公众明白、接受,这时就需要添加一些艺术的成分。

     在面向大众进行科学可视化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你要把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现象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公众,还是希望公众对科学产生兴趣,愿意继续了解。在我看来,应该是后者。因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公众对科学产生兴趣,让他们愿意把视频看完。至于那些很严谨的科学原理,公众其实并不是很在意。所以,科学可视化的具体操作是由受众还有你的目的决定的。

     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期待接受那些简洁明了直观的信息,图像视频往往比文字更具视觉冲击力。对科学进行可视化是否是为了迎合这种信息接受偏好?

     梁:其实不是迎合,而是只有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才能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而且,有些事物是必须通过图像来呈现的,否则公众会很难接受。比如化学反应,如果给大家展现一组化学方程式,估计很多人对此毫无兴趣。但当我们拍摄下来,用镜头展现化学反应的美,公众可能就会产生兴趣。因此我觉得这不是迎合公众的某种偏好,而是找到最合适的呈现方式,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和科普效果

     科:“美丽化学”让人们看到很酷炫、新颖的艺术呈现,但公众可能只停留在“看到”的层面,“美丽化学”是否有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却没有相应的科普效果?

     梁:我们做的“美丽化学”可能只是让你知道化学的美丽和奇妙。当公众看这些化学反应时,一定有某一瞬间是被视频所震撼的,一定有某个画面触发了你的某些情绪,所以才会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因为“美丽化学”是政府支持的一个公益项目,所以我们没有继续深入地做相关的科普产品,因此我们做的仅仅是将公众领进了科学这扇门里,但这扇门背后到底有什么,我们并没有继续向受众呈现。但是我们现在做科学教育工作,就一定要向小孩子讲清楚我们想要他们了解什么。

     科:那这种“点到为止”的科普,是不是对公众来说意义不大?

     梁:从我们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觉得这里的第一步,也就是改变公众对化学的看法,还是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但我们离开科普的原因就是科普太众口难调,我们没有办法做一个东西,让所有的人都能满意。果壳网在这一方面尝试了很多年,果壳网很清楚大众需要什么,所以发出来的文章也是很受大众欢迎的。在科普这方面,他们做的是最棒的,他们内容既有很好的传播,科学性和知识深度也很到位。既然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了,我们就要明确我们不再是用科学可视化进行大众科普,而是利用科学可视化进行科学教育。

     萌芽期的科学可视化

     科:您觉得目前我国科学可视化发展有哪些特点或问题?

     梁:在我国,科学可视化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概念,没有形成专门的行业。在国外其实也是一个很小众的方面,有一些学院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比如医学插画专业、科学插画专业。这些学生既要精通科学,也要掌握绘画等其他艺术方面的技巧。但我们国家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并且我们国家也缺少优秀的自然类和科学类纪录片,我们能想到的大多是BBC、Discovery 制作的纪录片。现在我国也有一些好的团队和制片人,也想在这一方面做一些突破。但真正想做一些不一样的呈现的话,还是需要专业的科学可视化方面的人才。

     科:科学可视化除了科普还有哪些方面的用途?

     梁:其实科学可视化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它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只要是把科学的东西跟图像结合起来,就是科学可视化。

     科学可视化应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就是计算机图形学,用编程的方式呈现。比如说我们看到的核磁共振,就是将磁信号转换为可见的图像呈现出来。再比如我们看到的卫星云图,也是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我们看到的云图,这也是一种科学可视化。

     所以,只要和科学相关,能够将所有的数据、内容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就是科学可视化。最后要看科学可视化服务于哪个领域,如果是科普的话,可能还需要添加很多艺术的元素。

    

     氯化钴在硅酸钠溶液中的反应

     科:如您所说,科学可视化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但我国科普领域的科学可视化发展还并不繁荣?

     梁:科研领域里,在科学可视化方面的努力一直都有,科学可视化在计算机领域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在科普领域,我国这两年才刚刚开始投入很大的力度,科协每年都有好几亿的经费投入。但在国外,比如BBC、Discovery已经很商业化,他们做出节目就可以得到回报,所以他们愿意投入。但我国这种商业模式还没形成,现在我国还是国家政策支持。但像国家地理、Discovery,他们会非常注重内容的娱乐性,吸引受众,之后把科学的元素加进去。如果我们国家能够出现类似这样的纪录片,就会带动很多人去做这件事。

     科:科学传播在中国发展其实面临比较大的阻碍,最主要的是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度不高,所以怎么让受众接触到科学可视化的作品是科学传播中很重要的环节。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梁:提升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在我国刚刚起步,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在国外,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对科学感兴趣的群体存在的,也有比较稳定的科普产品市场,这样才会有优秀的科普书籍、科学和自然题材的纪录片出现。在国内,科普书籍的市场就小很多,而制作高品质的科学和自然题材的纪录片可能会赔钱。另外,国外一直有科普的传统,历史上的博物学家会向大家展示一些关于自然界的插画。《本草纲目》里的画很有中国意境,富有极大的美感,但国外的那些画作是把植物本身的样子一点不差地描绘出来。从这方面看的话,我国其实是没有类似科普传统的。

     同时,我国的科学传播环境特别娱乐化。“美丽化学”可能触动了大家内心深处的某个点,有很好的传播效果,但让我们再复制它,就会很困难。我们很难和那些流量产品竞争,因为做科学的产品,本身就很难,我们往往是拍一下午,才能得到一个可以用的镜头。我很希望国家的大力投入能把我国的科普做得和欧美一样,让更多有才华的人投身这个领域。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徐雅倩

     审阅 | 金兼斌、江苏佳

     编辑 | 杨虹艳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