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飞鸿 | 美国非转基因产品的认证标识是什么样的?
2018/5/6杨虹艳 科学传播人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传播方向2016级硕士研究生,因入选201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行业部门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生项目,现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学习和生活。本文为“科学传播人”公号独家专稿,转载须注明出处。除标明来源的图片以外,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本人拍摄及拼接,请勿盗用。

     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超市里出售的食品大多都是转基因食品?美国的食品归类划分有没有讲究?包装标识又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日前走进美国华盛顿特区西北部几家食品超市,进行了一番调研。

    

     美国知名连锁有机食品超市Trader Joe's一景

     有机产品单独标注,价格更昂贵

     笔者居住地附近的食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和Trader Joe’s是美国两大著名的有机食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目前在北美和英国拥有近500家分店,2017年6月被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收购。其官方网站自我定义为“美国最健康的零售店”,声称是截至今年美国第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关于转基因生物透明度信息的食品连锁企业,提供30,000多种有机产品(organic)和13,500种非转基因项目(Non-GMO Project)认证产品。Trader Joe's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目前在美国拥有474家分店,因销售自有品牌产品砍掉了中间商成本,价格相比其他有机超市更为低廉,深受消费者欢迎,其官方网站也声称产品来自非转基因技术。

    

     有机产品(organic)和常规产品(conventional)

     在这两家主打有机产品的超市里,转基因食品没有被特别标识,相反有机食品则有明显的标识。无论是产品挑选区的招牌、产品的价格标签,还是产品自身包装,有机食品都会被标上“organic”(有机)字样和“USDA organic”(美国农业部有机认证)标,一些有机食品还会标上“Non-GMO Project”(非转基因项目)认证标。同类非有机产品则不作标识,一些零售店为作区分,选择在价格标牌上标上“conventional”(常规)。

     相关资料介绍,美国在转基因标识问题上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不要求对转基因产品实行强制标识。2016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旨在给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设立国家标识标准,法案于两年后生效。从超市里目前售卖情况来看,仅经过认证的有机产品或非转基因产品被单独标注。

    

     有明确标识的有机/非转基因产品

     根据Whole Foods官网指导顾客“如何避开转基因”的相关内容[1],目前美国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十种,包括甜菜、大豆、油菜、棉花、玉米、西葫芦、黄色西葫芦(yellow summer squash)、苜蓿、木瓜和北极品牌苹果(Arctic brand apples);牛奶、奶酪、鸡蛋、牛肉、鸡肉和猪肉可能会来源于吃转基因饲料的动物;玉米糖浆、油、糖、调味剂、增稠剂等各种包装食品中,可能含有玉米、油菜、大豆、棉花和甜菜这五种最普遍的转基因作物作为添加剂;除了玉米、木瓜、大豆、西葫芦和黄色西葫芦这五种大概率转基因作物以外,超市里售卖的大多数冷冻的水果和蔬菜都是非转基因的。

     两家有机超市售卖新鲜有机蔬果的区域,会竖起写明“organic”的标牌。一些水果的果皮上会被张贴包含条形码和数字的标签,即价格查询代码(price look-up codes, PLU)。该代码由国际农产品标准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Produce Standards, IFPS)规范,每个代码对应一种农产品。资料显示,这一代码一般由四位或五位数字组成,四位数从3000~4999之间随机抽取,五位数则是在四位数前面加上“9”表示“有机种植”。

    

     左:代码为3107的甜橙(非有机);右:代码为94133的有机嘎啦苹果

     观察发现,Whole Foods超市里的包装产品,很多都归属于其自身品牌之一——“365 Everyday Value”。带有这一品牌标识的产品,其中所有的植物源成分均避免转基因。常光顾这家超市的顾客表示,他们比较看重这一标识。旗下产品有的还标明了“organic”(有机)和“USDA organic”认证标识,有的贴了“Non-GMO Project”(非转基因项目)认证标,有的同时贴了这两个标识。那么两者都没标的该品牌产品到底是什么成分?

     阅读这一品牌说明得知,如果旗下产品有肉、蛋、奶成分,这些成分可能源于被喂食转基因饲料的动物。也就是说,除非经过“有机”或“非转基因项目”认证,否则该品牌产品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有机产品或非转基因产品,只能说是避免转基因源。

    

     365 Everyday Value品牌说明,来源于Whole Foods超市官网

    

     Whole Foods超市365 Everyday Value品牌有机产品与同类产品包装差异

     在美国,由于投入多产量少,外加认证成本,有机产品比其它同类型产品价格更高,价格差可以以“倍”计算。有机食品超市里出售的常规产品的价格,也比其它超市的普遍更高一些。就Whole Foods“365 Everyday Value”这一品牌自身来说,是否有“有机”认证,已在价格方面划了一道清晰的分界线。例如,今年三四月份,有机纯鸡肉每磅卖2.99刀,非有机的每磅卖1.99刀,有机无骨去皮鸡胸肉每磅5.99刀,非有机的每磅3.99刀。其它有机和非有机农产品的价格差别同样很大。

     华盛顿特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其它零售超市,例如Safeway、CVS、Costco、Harris Teeter中,售卖的有机食品也会被专门进行有机标注,价格相比同类产品更高。生活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中北部俄亥俄州、中南部德克萨斯州、东北部纽约州的朋友介绍说,除了以上提到的超市以外,当地人常去的Kroger、HEB、Wegmans、Westside Market等超市,也都会同时出售有机产品和非有机产品,有机产品被集中在一个区域售卖,或在同类产品中被明确标注。

     消费群体阶层化分布,关注点不止价格

     有机产品和非有机产品并存的事实,使得前来选购的顾客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到底是买有机的还是常规的?

     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商品的价格,无疑会影响对商品的需求。在Whole Foods和Trader Joe’s采访前来购物的顾客得知,大多数选择有机或非转基因产品的顾客,称得上是美国或其它国家的中产阶级,可以承受得起有机产品较高的价格。在被问及为何选择有机产品时,他们给出的理由基本上都是有机产品更健康,此外也说不上别的原因。居住在周边的其它消费群体尤其是留学生,则会选择价格较低廉的非有机产品。

    

     Whole Foods超市365 Everyday Value品牌有机产品与同类产品价格差异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底做的一项调查[2]显示,34%的美国人说,他们吃的食物中有一些是有机的;6%的美国人表示其大部分食物是有机的;约15%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吃的食物中没有一种是有机食物;44%的人说他们吃的食物中有机食物不是太多。尽管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和医学院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强调,科学家们在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一议题上已达成共识,但是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科学界存在很大分歧。调查[3]还显示,美国人的饮食方式已成为潜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摩擦的源头之一,人们在食品问题上的分歧与他们对转基因食品问题的兴趣有关,但与党派、教育、收入、地理或是否有未成年子女等无关。

     在Whole Foods工作了近五年的仓库管理员介绍说,以鸡蛋销售量为例,“365 Everyday Value”品牌有“Non-GMO Project”(非转基因项目)认证标的brown/white grade A品种鸡蛋卖得最好;其次是该品牌有“organic”认证标的品种鸡蛋,价格比前者要高;再者是其它供货商提供的鸡蛋,比前两种鸡蛋的价格都要低。可以看出,来这家超市购物的顾客,首选该超市自有品牌(避免转基因)的鸡蛋,再在其中选取价格相对便宜的。从货架库存情况来看,其它产品中非有机产品的销售量也更多一些。价格对偏好非转基因产品的消费者来说,仍然是重要衡量因素。

    

     Trader Joe’s超市里放置有机黄瓜和非有机黄瓜的货架

     据生活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朋友介绍,当地人买菜基本上都去一个总部就在俄亥俄州、名叫Kroger的超市,是否购买有机食物看大家喜好。相比较而言,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食物热量、是否含糖、含过敏原等营养成分方面的指标。受当地人影响,他熟悉的中国朋友也大都不太关心是否是转基因的问题,而更看重营养成分。曾生活在纽约州罗切斯特的朋友则说,一家总部就在该市的有机超市Wegmans在当地占据主导地位,当地人对于有机食品还是很关注的,他曾经的澳大利亚室友就多次提过不吃非有机食品,后来他看到公示,得知学校的食堂也改为供应本地农场生产的有机食品。

     生活在纽约市的一个中国学生表示,她常去学校附近的一家综合大超市买菜,这家超市并不主打有机,她会在买特定商品的时候留意是否是有机,有机和非有机商品的价格差别很大,例如有机鸡蛋一打要六刀,非有机的只要两三刀。生活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学生介绍,她常去Whole Foods和一家日本超市买菜,考虑到价格因素,她自己购物时一般会选择非有机产品,她认识的朋友也都不太在意食物是否是转基因的。

     USDA有机认证严格,认证机构各有不同

    

     美国农业部USDA organic有机认证标识和第三方机构Non-GMO Project非转基因认证标识及两者差别,来源于FoodChainID网站

     在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市场服务局(Agricultural Marketing Service, AMS)下设的国家有机产品办公室(National Organic Program, NOP)负责管理和规范美国有机农产品的立法、生产和认证等,USDA下设的国家有机标准理事会(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 Board, NOSB)负责对有机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出建议。

     据了解,美国有机产品主要法律和规定有《有机食品生产法》(The Organic Foods Production Act of 1990)[4]和《联邦法规第7编第205部分-国家有机计划》(7 CFR, Part 205-National organic program)[5]。国内外私营或公立机构在通过USDA认可后,可以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认证通过的产品才被允许使用有机标识,并写明有机认证机构名称。笔者注意到,Trader Joe’s超市一些产品的包装上张贴了Quality Assurance International (QAI)标识,该机构是USDA认可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之一。

     在有机产品标识方面,根据USDA的规定,顾客购买时最有可能看到的包装部分,和包括配料表或成分表在内的信息表里,都需要进行有机标注。具体标识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百分百有机”(100 percent organic),所有成分都通过有机认证;第二类是“有机”(organic),允许有5%的非有机成分;第三类是“有机制品”(made with organic),产品中有机成分须达到70%以上;第四类是“含有机成分”(specific organic ingredients),针对经认证有机含量低于70%的多成分产品。第一类和第二类,即有机成分达到95%及以上的产品,可以张贴由USDA(美国农业部)和organic(有机)字样组成的绿白相间圆标。

    

     Whole Foods超市365 Everyday Value品牌标有USDA organic、标有Non-GMO Project、两者都没标的产品

     USDA organic标识,被认为是美国最权威的有机认证标识,基于流程管控保证有机。市面上出售的产品中,有些虽没有该标识,却标有“Non-GMO Project”(非转基因项目)标识。经了解,有机产品一定属于非转基因范畴,但不是所有非转基因产品,都可通过USDA认证被确认为有机产品。

     据Non-GMO Project官网介绍,该组织于2007年成立,是北美地区唯一一家对非转基因食品和产品进行第三方验证并进行标识的机构。该组织执行董事Megan Westgate曾发文[6],转基因成分在美国和加拿大没有被强制标识,存在于80%的加工产品中,顾客可以通过“非转基因项目”认证标识,获取相关信息从而作出选择。

     该组织对所有主要高风险成分如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制品成分进行持续检测,以产品中某成分转基因含量低于某限值为标准,在食物方面的标准是0.9%,和欧盟强制转基因标识的阈值相同。资料显示,目前市面上大约一半的非转基因认证产品,同时包含有机认证(organic)和非转基因项目(Non-GMO Project)认证。除此以外,一些产品包装上还会有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NSF)的非转基因认证标等,有机认证机构 QAI就隶属于NSF这家组织。

    

     同时标有USDA Organic和Non-GMO Project标识的产品

     由于USDA有机认证申请费不便宜,一些小规模的为当地市场、餐厅等提供产品的农场,会转向一些平价认证机构,例如Certified Naturally Grown (CNG)。CNG声称他们采取的认证标准以USDA为准则,要求不依赖合成化学品和转基因生物。为了确保当地农民遵守标准,CNG采取“参与式担保体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模式,邀请其它农场主参与同行评审。每个CNG生产商的资料都公开在网站上,包括他们的申请信息、检查报告和签署声明的扫描图像。据CNG网站介绍,这种模式有利于农民之间的知识分享,并促进当地农业社区网络建设,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文书工作,还可使认证费用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一些认证标识logo,来源于网络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组织无形之中也成为了美国非转基因食品行业的坚定维护者。美国农业部今年3月28日发表声明,表示不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生产的农作物进行监管。依据今年4月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基因编辑作物之战升级》(Battle Grows Over Gene-Edited Food)的报道,一些种植有机作物和天然食品的农户及公司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因此已采取措施将基因编辑作物从其产品中剔除;Non-GMO Project组织则称新的基因编辑作物是“GMO 2.0”,目前已禁止经基因编辑的植物动物产品携带其认证标识。

     注释

     [1]来自

     https://www.wholefoodsmarket.com/gmo-shopping-tips

     [2]来自

     http://www.pewinternet.org/2016/12/01/americans-views-about-and-consumption-of-organic-foods/

     [3]来自

     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6/12/01/divides-over-food-science-tied-to-personal-concerns-about-eating-health/

     [4]来自

     https://www.ams.usda.gov/sites/default/files/media/Organic%20Foods%20Production%20Act%20of%201990%20(OFPA).pdf

     [5]来自

     https://www.ecfr.gov/cgi-bin/text-idx?SID=1ce9e31e115356463df3a37b9135f0fd&mc=true&node=pt7.3.205&rgn=div5#sp7.3.205.a

     [6]来自

     https://www.wholefoodsmarket.com/blog/top-3-things-know-about-non-gmo-project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虹艳

     审阅 | 金兼斌、江苏佳

     编辑 | 张滋宜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