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译介 | 竞争性框架与补充性框架的对立 ——在倾向环保的态度和行为的语境下
2018/6/10徐雅倩 科学传播人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人们对环保政策的支持由什么决定?对绿色能源技术持怎样的态度?今天,“科学传播人”为大家译介的由Benjamin H. Detenber等三位学者发表在Science Communication上的研究:《竞争性框架与补充性框架的对立——在倾向环保的态度和行为的语境下》(Complementary Versus Competitive Framing Effects in the Context of Pro-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作者运用实验法,探究竞争性框架和补充性框架是如何影响人们对环保议题的态度。进一步探究框架方向和框架重点对人们态度行为的改变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作者简介

    

     本研究由Benjamin H. Detenber, Shirley S. Ho,Adeline H. Ong,和 Nigel W. B. Lim共同完成。通讯作者Benjamin H. Detenber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教授基础传播理论和传播研究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体呈现的心理和情绪影响、公众舆论、政治传播、网络通信等。

    

     通讯作者:Benjamin H. Detenber

    

     研究背景及创新点

     “框架”是传播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研究关注框架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早期采用实验法进行的框架研究,给予被试者大多是单一信息(single-message),但作者认为这种实验环境与真实世界相距甚远。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多样的,存在大量矛盾和颇具争议性的议题。因此,实验应该还原充满对抗的舆论场,这也是本研究的一大创新点。作者将使用补充性框架和竞争性框架的文章给予被试者,尽可能地还原真实舆论场的环境。

     核心概念解析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了解被试者对倾向环保的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和绿色能源技术(green energy technologies)的态度和支持倾向。实验给予被试者两篇使用了竞争性框架(competitive frames)或补充性框架(complementary frames)的文章。这两篇文章的框架在框架方向(framing direction)和框架侧重点(framing emphasis)上有所不同。因此,有六个核心概念需要解释说明。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倾向环保的行为):指的是那些对环境伤害最小,最能保护环境的行为。比如,购买绿色食品的消费习惯,参与民间环保活动等。

     green energy technologies(绿色能源技术):指的是对产品、设备、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从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在本研究里,主要指风能、太阳能、水电、生物燃料和地热能。

     competitive frames(竞争性框架):指的是针对同一议题,态度、观点不一致的框架。竞争性框架的侧重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omplementary frames(补充性框架):指的是针对同一议题,持有相同态度、观点但侧重点不同的框架。框架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支持某一议题和态度。补充性框架是单向的,它会引导受众形成框架倡导的观点。

     framing direction(框架方向):指的是“支持”或“反对”,本研究中具体指“支持”或“反对”环保行为或绿色能源技术。

     framing emphasis(框架侧重点):指的是针对同一议题,从哪个角度来阐释。

    

     研究假设

     假设1:相比得到反对气候保护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来说,得到支持气候保护行动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会更赞同且支持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

     假设2:相比控制组(得到新闻报道而非评论)来说,得到支持气候保护行动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会更赞同且支持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

     假设3:相比控制组来说,得到反对气候保护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会更不赞同且不支持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

     假设4:相比得到支持气候保护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来说,得到竞争性框架文章的人更不赞同且不支持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

     假设5:相比得到反对气候保护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来说,得到竞争性框架文章的人表现出更赞同但仍不支持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

     假设6:得到侧重点相同的竞争性框架文章的人和得到侧重点不同的竞争性框架文章的人,对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的态度和支持倾向有所不同。

     研究设计

    

     作者从新加坡一所公立大学抽取了525名本科生作为被试者,将他们平均分成7组,每组的参与者都会给予两篇文章,按照得到文章类型的不同,这7组可分为:支持环保,补充性框架;反对环保,补充性框架;侧重经济的竞争性框架;侧重生存的竞争性框架;侧重经济和生存的竞争性框架(2组);控制组。其中控制组得到的是两篇事实性报道,没有评论和劝说性意味。其余组别得到的文章均使用一定的框架,具有引导意义。

    

     表1分组情况和拟进行的比较

     被试者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要完成一份问卷。问卷主要测量被试者对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的态度和支持倾向。比如,问卷题目包括“你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以下观点?”“你是否认为倾向环保的行为/绿色能源技术是有害的/有益的?”等。

    

     研究结果

     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下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相比得到反对气候保护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来说,得到支持气候保护行动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对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赞同程度和支持程度更高。

     相比控制组来说,得到反对气候保护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对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的赞同度更低。

     相比得到支持气候保护且使用补充性框架文章的人来说,得到竞争性框架文章的人对绿色能源技术赞同度更低,对倾向环保的行为支持度更低。

     得到侧重点相同的竞争性框架文章的人和得到侧重点不同的竞争性框架文章的人,对绿色能源技术的态度有所不同。

     其余的假设经过检验,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表2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探究框架如何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时,引入了竞争性框架。以往大多的框架研究,采用的多为单一型框架,即框架方向是一致的。本文对比了框架方向、框架侧重点不同的补充性框架和竞争性框架如何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研究发现,补充性框架能够引导参与者形成框架指向的观点,而竞争性框架往往能使参与者形成中立性的观点。竞争性的框架会削弱框架效应的实现效果,参与者往往会在中间地带游走。

     同时,作者认为这项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首先,变量的测量不够精准。比如,对参与者“支持”(support)倾向环保的行为或绿色能源技术的测量,问卷问题是“你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以下观点?”。作者认为没有给“支持”一个精准的定义,并且问题过于抽象、笼统,应该给予一定的环境和场景。

     研究设计没有有效地测量框架侧重点的影响。研究结果呈现的是侧重点相同和侧重点不同的竞争性框架对因变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但这并不能说明框架侧重点没有发挥作用。因为,很有可能是框架方向发挥的影响力足够大,以至于掩盖了框架侧重点微弱的影响力。因此,作者对今后的研究提出的建议是,应当进行前测和后测,以此检验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变化,侧重点相同和不同的竞争性框架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认为,个体很容易被框架的聚合效应影响,多种框架既能够削弱也能增强科学传播者运用框架所产生的效果。科学传播者应该认识到框架效应的局限,尤其是在态度的改变上。并且,科学传播者在竞争性框架运用过程中,应该选择最具有说服力的框架侧重点。研究表明,框架往往能够更大程度地影响人们对“倾向环保的行为”和“绿色能源技术”的态度,但在政策支持层面,框架产生的影响不突出。因此,作者指出,科学传播者应该意识到框架效应在态度和政策支持上的细微差别,从而制定出更实际的信息传播的目标。

     原文:

     Benjamin H. Detenber, Shirley S. Ho, Adeline H. Ong, and Nigel W. B. Lim. (2018). Complementary Versus Competitive Framing Effects in the Context of Pro-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Science Communication, Vol 40, Issue 2, pp. 173 – 198.

     链接: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1075547018758075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徐雅倩

     审阅 | 金兼斌、江苏佳

     编辑 | 张滋宜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