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译介| 韩国:科学知识和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知识会引起认同吗?
2018/8/26徐雅倩 科学传播人

     导读

     根据科学素养模型的概念(scientific literacy model),增加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们对科学的误解,从而进一步增强公众对科学的支持态度。但在韩国开展的一项研究,却呈现出与之截然不同的结果。

     今天,“科学传播人”为大家译介的是两位韩国学者发表在Science Communication 上的研究:《韩国:科学知识和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知识会引起认同吗?》(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in South Korea: Does Knowledge Lead to Favorable Attitudes?)这项研究指出,无论何种类型的科学知识,与韩国公众对科学的态度都是负相关。此外,在科学知识影响公众科学态度的过程中,存在中介变量,这些中介变量的类型和科学知识的类型,会间接影响公众的科学态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Sei-Hill Kim

     本文的作者是来自仁川国立大学的Soobum Lee和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的Sei-Hill Kim。通讯作者Sei-Hill Kim,是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系的教授,主要研究媒体与社会议题,以及公众健康、科学、政治和公共关系,在大学里主要教授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和政治传播。

    

     核心概念解析

    

     本研究旨在探究公众掌握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影响公众对科学的态度。研究指出,科学知识(scientific knowledge)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事实性知识(factual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事实性知识指的是有关科学概念和科学常识、事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科学探究本质的知识,比如人们是如何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相关准则的,人们是否了解科学研究包括理论建构和检验,是否知道科学研究是可以被新证据修正或者证伪的。

     本研究提到,科学知识和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之间存在中介变量。根据先前的文献综述,研究选择了四个中介变量:风险的感知水平(perceived level of risk),风险的感知不确定性(perceived uncertainty of risk),风险的感知可控性(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 of risk)和对科学家的信任(trust in scientists)。

     研究并未给出上述四个中介变量的具体定义,但列举了几个例子方便读者理解。研究指出,当人们感知到的风险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或是感知到的风险可控,或是人们感知到的风险水平较低时,人们往往会更容易接受某项科学研究或者产品。

     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也是影响科学知识和公众态度之间的中介变量。研究认为,科学教育能够培育人们对科学权威性的尊重或者顺从。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接受了大量有关科学的教育,获得了很多科学知识,那么他就会更加尊重科学的权威性,会更愿意相信科学和科学家。

    

     研究问题与假设

    

     研究想要探究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如何被不同的中介变量影响,从而改变人们对科学的态度。因此,研究首先提出:

     RQ1a:在韩国,公众的科学知识与其科学态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RQ1b:这种关联是如何产生的?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科学的态度是否越正面积极?

     先前的研究指出:相比事实性的科学知识,程序性知识能更加有效地影响态度的形成。因此,研究者提出假设:总体上看,相比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科学态度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两者的相关度更高。

     文章的前一部分提到,科学知识和态度之间的关系是受到不同类型的中介变量影响的,因此,研究者提出了第二个研究问题:

     RQ2:科学知识和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之间,是如何通过四个中介变量(风险的感知水平,风险的感知不确定,风险的感知可控性,对科学家的信任)联系起来的?

    

     研究设计

    

     1、抽取样本

     该研究的样本是2011年韩国食药部门一项研究的一部分。研究首先确定了650,000名潜在参与者,他们是由韩国的一家在线调查公司公开招募的。研究依据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和所在的地理区划,进行了非概率的配额抽样。根据这些配额,研究人员给符合标准的潜在参与者发送邮件,一旦满额,就停止抽样。

    

     2、测量变量

     事实性知识:对事实性知识这一变量的测量,研究者借鉴了韩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科学和工程测量指标”,设计出8道科学常识类的判断题,比如:地球围着太阳转(正确),电子比原子小(正确)等题目。参与者根据自身理解给出判断。这也是各国科学素养测量中有关“科学知识”维度的常用测量工具。

     程序性知识:对这一变量的测量采用里克特量表,询问参与者对6个有关科学研究陈述的赞同程度,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相应的分数,“1”分指的是“极度反对”,“4”分代表“中立”,“7”分代表“非常同意”。将参与者每道题的打分综合成一个分数,由于这六个表述都是正确的,因此得分越高,代表参与者的知识水平越高。

     中介变量

     研究者对“对科学家的信任度”这一变量的测量主要通过询问参与者“总体上来看,你认为科学家是否可信”实现。参与者打分作答,“1”代表“非常不可信”,“7”代表“非常可信”。

     与风险相关的三个中介变量的测量,与三个争议性较大的科学议题有关,即转基因、纳米技术和核能。研究者询问参与者三种技术的风险来测量“风险的感知水平”,“1”代表“没有任何风险”,“7”代表“风险很高”。研究者通过询问参与者“这种风险在多大程度上被公众知晓”来测量风险的感知不确定性,“1”代表“不太了解”,“7”代表“非常了解”。研究者通过询问参与者“通过个人努力,风险被控制的可能性”来测量风险的感知可控性,“1”代表“极度不可能”,“7”代表“非常可能”。

     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这一变量主要依赖公众对科学带来的社会贡献的同意度决定。研究者询问参与者四个有关科学造福社会、方便人们生活的陈述,参与者根据自身理解给出分数,“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赞同”。

    

     研究发现

    

    

     图1:中介模型图

     图1可以说明,从整体上看,无论是事实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与公众的科学态度之间都是负相关。因此,研究得出结论,总体上来看,越博学的韩国人,对科学会持有更多的反对意见。研究问题1即有关科学知识和态度之间的关系的疑问得到解答。

     假设1指出,相比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公众的科学态度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经过霍特林·威廉姆斯检验(Hotelling-Williams test),研究假设得到证实。

     研究问题2是关于中介变量是如何影响知识和态度之间的关系的,从表1研究者得出,尽管总体上知识和态度之间是负相关,但受不同的中介变量的影响,两者的关系呈现不同的倾向。

    

     表1:科学知识与科学态度之间的中介关系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是,从整体上来看,在韩国,科学知识与科学态度之间是负相关,即掌握科学知识越多的韩国人,对科学领域的负面意见和评论就会越多。研究者认为,这种情况与“两种文化”(two-cultures)的论点有关。根据该论点,不同国家之间“知识-态度关系”呈现不同的倾向主要与国家工业化的程度不同有关。当一个国家从工业化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时,往往会伴随着社会、公众、科学之间关系的转变,从“理想的科学文化”变成“文化怀疑”。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社会中时,科学被看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当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科学变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科学。

     当下的韩国似乎正处于后工业化社会中,数据表明,韩国人对科学持反对意见的比重在上升,对科学家的不信任也在逐年增加。大学里科学和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逐年减少,梦想成为科学家的中小学生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

     研究者还指出,韩国科学领域内的丑闻事件逐年增多,人们开始从这些丑闻中关注科学。人们关注这些事件,增加对科学界的了解,就会形成更多的负面意见。

     原文:

     Soobum Lee, Sei-Hill Kim (2018).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in South Korea: Does Knowledge Lead to Favorable Attitudes? Science Communication, Vol. 40, Issue 2, pp. 147–172.

     原文链接: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2433961_Scientific_Knowledge_and_Attitudes_Toward_Science_in_South_Korea_Does_Knowledge_Lead_to_Favorable_Attitudes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徐雅倩

     审阅 | 金兼斌、江苏佳

     编辑 | 杨虹艳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