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纪要丨“书写和说服:关于转基因的认知形成”专题研讨会
2019/3/14 20:26:30徐雅倩 科学传播人

     3月11日上午,“书写和说服:关于转基因的认知形成”专题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林升栋教授携三位学生与会并分享研究成果。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李朝晖处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戴佳副教授和学院硕博士生参会,学院金兼斌教授主持会议。

     此次小型专题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师生团队主办,拟探索、尝试一种新的学术研讨方式,即由学生主导,老师简单介绍以引入主题,以两校硕博士生为核心,给予学生们充分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与会人员合影

     厦门大学林升栋教授首先进行了题为“将实验思维融为人文社科”的分享。他通过一段盲人乞讨实验的视频,提出将实验法与传播学相关研究结合的想法。他从问题发现、研究综述、影响因素和具体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厦门大学开展的三项实验,包括白城天桥的标语实验、关于减少图书馆卫生纸使用量的“绅士、淑女”标尺的实验以及“社交网络斋戒”实验。林升栋教授认为,“实验的方法+人文的解读”是进行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厦门大学林升栋教授做分享

     博士生们也围绕此次研讨会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博士侯凡跃分享了自己有关水墨画的审美机制研究。该研究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探讨主客相融在中国水墨画中是否存在,如何证明以及主客相融的追求和境界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审美效果等问题。研究通过实验法进一步验证:观看水墨画瀑布时感知到的水流声要比观看相似的油画瀑布时显得真切而宏大;描绘相同的眼前景观,水墨画家画出来的景物比油画家的看起来更远,听起来更长等四个研究假设。研究通过实验法,探究视觉艺术产生的效果,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可操作化,也为文化传播研究提出了可供思考的新路径。

    

     厦门大学博士侯凡跃做分享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江苏佳,以转基因技术谣言为样本,探讨科学谣言的生成扩散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梳理了转基因谣言的理解框架。该研究认为,目前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公众应学会与谣言共生、学会辨别谣言。同时应利用社会化协同辟谣联盟的力量来应对谣言,消除谣言的根本在于厘清转基因谣言的社会理路。

    

     清华大学博士生江苏佳分享其研究

     厦门大学博士生宣长春从文化原型、内在理路、现实投影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中西方“说服”的不同。以方舟子和崔永元有关转基因的网络讨论为蓝本,设计实验材料,被试对29段对话逐一评价。该研究发现,从社会分类理论出发,个体把自己归类到某一群体中,便产生了内群与外群之分。 这一分类过程带来的重要认知结果即强化效应:群内相似性得到强化,群间差异达到最大化。

    

     厦门大学博士生宣长春分享其研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陈安繁分享了题为“奖赏抑或惩罚:社交媒体中网络用户身份与情感表达的双重结构”的研究。该研究基于“新浪微博”这一社交媒体平台环境,探讨微博用户身份如何影响其在参与网络公共议题时的情感表达类型、强度、修辞使用以及在不同议题下的情感表达类型。研究选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29个网络话题,从微博用户和微博博文层面采集数据,采用基于词典的算法进行文本挖掘和变量建构。在用户身份和情感表达作用机制方面,该研究有一定的发现。

    

     清华大学博士生陈安繁分享其研究

     针对四位同学的研究,在场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此次研讨会,两校师生在彼此各异的传播效果研究路径的碰撞和交流中,得到诸多启发。

    

     现场提问交流

     “书写和说服:关于转基因的认知形成“专题研讨会,旨在从科学传播的视角探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以及当前语境下此话题呈现的媒介镜像,并分享基于大数据、民意调查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以学生为主,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舞台,研讨会期盼学生们能在充分的分享和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在学术研究领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徐雅倩

     审阅 | 金兼斌

     编辑 | 袁 洁 尚雪芬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