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上“开玩笑”:一个关于“过于诚实”的实证研究
2019/5/15 22:09:04袁洁 科学传播人

     导 语

     Science上一篇文章指出,在不久的将来,公众将更具科学素养,部分原因在于科学在社交媒体上被描绘的方式(Ravetz & Saltelli, 2015, p. 161)。科学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描绘科学的方式已经不再符合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即采用严肃严谨的话语和精确的数据论证观点。例如,Twitter上的#overlyhonestmethods话题就是科学家分享“所有不适合公开发表的有关科学的内容”,用来分享其科研工作。

     今天,“科学传播人”为大家推荐的是Molly Simis-Wilkinson等人共同发表在 Science Communication上的文章——“Scientists Joking on Social Medi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verlyhonestmethods”(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上的幽默:一个关于“过于诚实”的实证研究)。该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编码来抽取2013年1月7日至2016年1月6日期间,使用#overlyhonestmethods 标签的58,125条推文,探究内容及其推文作者的特征。另外手动编码推文的随机样本,以评估公共领域内“幽默”在科学家们对话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玩笑”的目标对象和语言的排他性。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Molly Simis-Wilkinson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生命科学传播系博士,导师为Dominique Brossard教授。 研究兴趣包括新媒体对风险沟通的影响,以及科学家如何看待公众对有争议的科学问题的态度。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以往,大多数的科学传播都是通过新闻把关人进行的,公众通过媒体来获取科学信息。通过此种方式,人们受到各种媒体效应的影响,包括媒体启动(AM Collins和Loftus,1975),框架(Goffman,1974)和议程设置(Iyengar,Peters,&Kinder,1982; McCombs&Shaw, 1972)。

     现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科学家使用社交媒体直接与公众沟通,如Twitter和Facebook。Twitter也为越来越多的科学新闻提供了信息源。

     先前的研究发现,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受到侵蚀。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科学家的观点以及科学家给出的证据之间存在割裂。因此,一些学者呼吁要提高科学研究过程的透明度。#overlyhonestmethods标签里的推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科研过程的透明度。该研究分析了2013年1月7日至2016年1月6日,Twitter上发布的带有#overlyhonestmethods标签的所有推文,以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谁在推动#overlyhonestmethods标签下的话语?

     研究问题2:在#overlyhonestmethods推文的语料库中如何呈现科学和科学过程的不同方面?

     除了探索这些问题之外,研究者还在#overlyhonestmethods的推文中评估幽默的用法和本质。

     2. 幽默和#overlyhonestmethods

     #overlyhonestmethods意味着有趣,它的创造者使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讨论科学的“杂乱”一面(Gould,2013)。然而,将幽默注入科学方法论的公共对话中,产生的效果并不一定是积极的。 虽然幽默的存在能够吸引那些原本对话题不感兴趣的人接受关于特定主题的信息,但幽默带来的吸引作用持续时间是很短暂的。

     幽默可能会对内容创作者产生更加统一的影响。幽默理论家彼得·麦格劳认为,幽默最常见于对现状的温和挑战,他和他的同事称之为“良性违反社会规范”(McGraw &Warren, 2010)。这种违规行为足以挑战观众的敏感度和价值观。幽默是传播行为和思想的主要工具,这些行为和思想有时显著偏离公认的群体标准(Meyer,2000)。研究表明,即使是道德违规行为,如果它们看起来是良性的,也可能被认为是幽默的。

     幽默在公共科学讨论中的大多数用法仍然未经检验。有研究表明,幽默可以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传播工具,特别是在寓教于乐的新闻节目中(Feldman,2013; Pinto,Marcal&Vaz,2015; Saltzberg,2010)。然而,学界对科学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幽默的情况了解不多。

     在这项研究中,基于幽默的良性违规理论(the benign violation theory of humor)(McGraw&Warren, 2010),研究者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3:#overlyhonestmethods话语中的幽默使用在多大程度上违反了规范?

     研究问题4:#overlyhonestmethods话语在多大程度上制造了心理距离?

     研究设计

     2013年1月7日到2016年1月6日,研究者搜索到包含#overlyhonestmethods的58,125个相关推文,对推文过滤处理后,进行了两次分析。在第一次分析中,研究者确定了主要主题并训练了一种应用于推文统计的智能算法。在第二次分析中,基于良性违规理论,研究者从所有的推文中随机抽取2%的推文,并对这个子集的幽默类型进行手动编码。

     1. 主题编码

     该研究使用商业公司Crimson Hexagon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内容分析工具Crimson Hexagon ForSight,研究者可以借此访问数百万网站(如脸书,Twitter和在线新闻网站)的在线内容。

     研究者首先确定了关键词(#overlyhonestmethods)和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并指定了分析的时间段。该软件会按照指示,在特定时间范围(2013年1月7日至2016年1月6日)内随机选择包含关键词(#overlyhonestmethods)的推文以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者基于对推文的定性研究,确定了穷尽且互斥的编码类别。

     穷尽且互斥的编码方案筛选确定出推文涉及到的八个主题:个人原因/干扰,意外,研究限制,文献,无知,数据统计,科学过程,元语法(详见表1)。

     表1:主题编码图解

    

     2. 对“幽默”的编码

     使用智能算法对“幽默”编码比较困难,所以研究者手动编码随机选择的2%的推文(n=1,167)。幽默编码模式以幽默的良性违反理论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每条推文进行编码:违规类型,笑话目的和语言。

     研究者首先确定存在三种违规行为,即轻微违规,实质违规和道德层面违规。接下来对每条推文的开玩笑的目标对象进行编码。主要包含以下七类群体:推文作者,同行合作研究者,下属合作研究者,监督调查员,期刊评论员/编辑,大学管理者和教育研究主体。

     该研究还对推文语言的排他性进行编码,即Twitter 用户发布的推文是否只能被内部人士(一般为科研人员)理解。该研究中的“语言的排他性”主要包括学术专业用语,科学术语和大众可以理解的语言。学术专业用语主要包括,对在大学没有接受过统计学或科学方法课程的公众来说会陌生的语言。科学术语包括科学从业者可理解的语言。

     结果和讨论

     研究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进行的主题编码分析来回答研究问题1和研究问题2。#overlyhonestmethods话题标签始于2013年1月7日的一篇文章,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众迅速加入(图1),每日参与的推文作者数量在话题出现初期达到顶峰,但是每位作者每日平均推文数量保持稳定,这表明几乎没有与话题标签无关的内容(图2)。前10名最多产的推文作者中有一半是科学家.在50个最有影响力的推文作者中约15%是科学家。几乎三分之一最有影响力的推文来自科学媒体。科学家推文的影响力很瞩目,但他们并不是推动公众对此话题展开讨论的唯一力量。

    

     图1:2013年至2016年初,有关#overlyhonestmethods话题的推文数量的变化

    

     图2:每日发推文的作者的数量以及3年内有关#overlyhonestmethods话题推文的平均数量

     在所有推文的主题分布中,近四分之一属于元内容,即用户讨论的是标签本身(图3)。除此之外,“科学过程”和“研究限制”是最大的主题类别,分别占18%和14%。“数据统计”和“文献”各占11%至12%,“个人干预”、“意外”和“无知”各占总数的7%至8%。

     研究者还发现,Twitter用户不一定使用此话题标签来披露他们正在制造的错误或他们试图干扰科学过程的方式。相反,他们正在谈论现实生活中的科学过程以及如何可能与科学过程的标准观点不同。用户还描述了影响他们与科学互动的外部力量,例如资金限制,出版物和规范。

    

     图3:#overlyhonestmethods推文的主题分布

     研究者通过分析推文中对“幽默”的使用来解答研究问题3和4。首先,科学家们很少发布可能属于严重违规的推文。数据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违规是轻微的(53.7%),不是实质上的(2.6%)或道德层面的违规(14%)。大多数#overlyhonestmethods的笑话都是微妙的,专注于科学方法的轻微违规,公众甚至可能感知不到违规的发生。

     在此之前,许多经历过获得成果、资金,完成学位或发表论文的压力的科学家,可能只有在私下、面对面、小组讨论的情况下,才能坦率地讨论这些压力。因此,#overlyhonestmeods话题标签可能会显示出在公共场合很少见到的内容,甚至包括一些负面内容。这些推文在公众和同行之间的形象方面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这就引发了几个问题,即为什么科学家愿意参与充满潜在危险的交流和沟通、有什么好处超过了这种潜在的缺点?为什么科学家们通过社交媒体而不是通过其他渠道来分享这些科研中的违规行为?

     该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科学家似乎更有兴趣讨论实验室程序,而不是批评科学人物或者权力机构。“玩笑”提及的主要是推文的作者和学术同行(图4)。这表明科学家发送的推文,主要用于谈论发生在自己或同事身上的“有趣”事情,而不是用来发泄对科研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的不满。

    

     图4:2013年1月7日至2016年1月6日,推文里“玩笑”的目标对象

     另外,研究者发现大多数#overlyhonestmethods推文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约10%的帖子使用了学术研究领域专业用语,15.7%的帖子使用了科学术语,约有四分之一的推文在修辞上无法为非从业者所理解。这表明,幽默在这里有时被用作一种排他性的、群体内的对话的一部分,供科学家们坦率地讨论他们的领域和实践,而这对更广泛的理解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在讨论道德违规行为的帖子中,科学和学术术语更为常见。在讨论更严重的违规行为时,“幽默”用语本质上的含糊不清,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多种诠释,其中可能包含比作者想要的更令人担忧的理解。在公众面前谈论伦理问题的科学家可能会对公众对科学的信任产生严重影响——公众不太可能相信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从本质上讲,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排除在笑话之外,从而产生不安全感、防御性和消极情绪。

     该研究发现#overlyhonestmethods话题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公众讨论,因为大约25%的帖子使用专业术语。至少有一些科学家明确地或无意中使用了标签来与其他科学家进行交流,而不是公众。然而,这种对话正在公共领域发生。这可能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公众可能会重视科学家的这种“诚实”,并将其合理化;相反,公众也可能会担心这种诚实。

     由于幽默话语的使用,这些推文实际上对公众来说是印象深刻的。在阅读推文之后,公众会记住这个笑话而不是违规行为。此外,在#overlyhonestmethods话题之下,一些科学家正在彼此分享科研领域不道德的行为。这种公开讨论以提高科学过程透明度,可能也会降低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overlyhonestmethods对话的参与者正在公共场所进行内部人士的对话。该研究探讨了在Twitter上进行这样的对话的伦理含义,同时详细描述了对话的内容以及如何使用幽默。科学家、作家、科学爱好者、媒体和教育机构都在3年时间中对科学方法进行“过于诚实”的讨论。在探究是什么让这些推文“过于诚实”、为什么这种推文有趣、以及如何使推文有趣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推文讨论的是科学如何运作(科学过程)以及它如何不运作的细节(研究约束)。推文讨论的大多数良性违规似乎都是轻微的,而不是道德层面的或实质的,这表明推文作者涉及到的是很微妙的科学研究方法层面的问题。另外,推文所使用语言的75%通常是可以理解的,外行人很有可能会参与到推文作者认为他们正在进行的内部对话中。此外,笑话是针对推文作者本人及其同行的,而不是批评或打击,例如大学管理层。

     科学家将之前只能在私下讨论的话题放置到公共空间中,这是目前正在进行并会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overlyhonestmethods正是这种趋势的一种呈现。所有这些都可能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无论推文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也不论他们是否适应这种趋势。该研究呈现的即是,当社交媒体将科学放置到透明的鱼缸中,当科学以不被公众熟知的方式出现,并成为公众审视的中心时,会发生什么。

     关于#overlyhonestmethods:

     https://www.the-scientist.com/the-nutshell/overly-honest-methods-39948

     原文:

     Simis-Wilkinson, M., Madden, H., Lassen, D., Su, L. Y. F., Brossard, D., Scheufele, D. A., & Xenos, M. A. (2018). Scientists joking on social medi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 overlyhonestmethods. Science Communication, 40(3), 314-339.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1075547018766557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袁洁

     审阅 | 金兼斌 徐雅倩

     编辑 | 尚雪芬 袁 洁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