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
2019/5/19 22:23:25张鲁阳 科学传播人

    

    

    

     引言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取得辉煌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基础研究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凸显,与科技强国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科技发展仍然任重道远。75年前的一份美国国家科技发展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在今天看来并不过时,尤其是在中美两国摩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重温这份报告更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书籍简介

     《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是商务印书馆于2004年出版的一份美国国家科技发展报告。这份报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V·布什提交给总统的科学报告,回答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有关美国战后科学发展的四个问题:如何推广取得的科研成果,刺激经济,提高就业机会;如何提高医学科学水平,降低疾病死亡;如何协调公立组织和私立组织的科研活动;如何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这份报告最直接的贡献是促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建立,同时其对政府作为、基础研究、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和有前瞻性的思考,为美国其后几十年间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容简介

     1944年11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给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局长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写了一封信,要求他吸取战时经验,就如何在和平时期推进科学事业提出意见。在由杰出的科学家和其他学者所组成的4个顾问委员会的协助下,布什提交了自己的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在这篇报告中,布什特别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他提出政府应该通过提供经费和开展科学教育支持基础研究,建议建立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制定和促进国家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政策,支持非营利机构的基础研究,通过奖学金和研究补助金在美国青年中培养科学人才,以及支持军事方面的长期研究。

     这篇报告共分为六个部分。前三个部分阐述了科学与政府的关系,并从与疾病斗争、国家安全、公共福利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的重要性,指出虽然“科学本身并不能为个人的、社会的、经济的弊病提供万应灵药”,但“如果没有科学的进步,那么其他方面再多的成就也不能保证我们作为现代世界上的一个国家的兴旺、繁荣和安全”。仅依赖医生、医院和保健项目的增加,并不能在医学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需要不断扩充关于人的机体和疾病本性的知识;科学研究对国家安全是完全必要的,和平时代必须有更多、更充分的军事研究;如果希望战后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就必须有更多更好的科学研究。政府应该支持基础研究工作和培育科学人才,另外,应该建立一个常设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就从事科学研究的政策和预算问题给政府行政和立法部门提供建议。

     接下来的两个部分从科学人才培养和军事科技民用化两个方面讲了如何推动科技发展。自二战开始以来,美国举全国之力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国家精力全部投入到战争中去,这导致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的严重缺失。这也就呼吁国家需要在战后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为他们提供奖助学金。而且要注重高等教育的公平,书中提到“如果以才能而不是以家庭财产的状况来决定谁该接受高等科学教育,那么我们就有把握在科学活动的每一个层次上不断地改善质量”。另一方面要成立一个由科学家和军方人员组成的委员会,研究解密和管理科学情报,并将有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公开出版。

     最后一部分指向促进科技发展的具体措施,也就是建议国会建立“国家研究基金会”,以作为支持和鼓励基础研究和科学教育以及制定国家科学政策的中心机构。它应该提供资助学院和大学里的基础研究所需的资金,应该协调有关国家福利的重要的研究计划,应该系统地阐述政府对科学的政策,应该倡导国内外科学家们和各实验室之间互相交流科学情报,并且应该保证对工业和大学中的研究继续给以鼓励。

     报告于1945年公开发布,5年之后,也就是1950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这份报告预言了战后时期科研和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重要问题,对战后美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不仅是一个有影响的历史文献,也成为美国政府与科学的理想关系的经典表述。

     作者、译者简介

    

     万尼瓦尔·布什(1890.3.11-1974.6.28),美国科技管理体系的奠基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其创立了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提出开展原子弹研究的“曼哈顿计划”。他同时也是模拟计算机的开创者,开创了数字计算机和搜索引擎时代。为纪念万尼瓦尔·布什对美国科技发展的杰出贡献,美国政府在1980年设立奖励科学技术人才的万尼瓦尔·布什奖(Vannevar Bush Award)。

    

     范岱年,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家,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科学哲学和美国科技史。译校过物理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等方面的大量著作。“科学传播人”曾在2017年推荐过其翻译的默顿著作《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学者评论

     回顾1944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望结束时,如何将科学技术从为战争急需解决的任务服务转而为和平时期的社会发展服务时,美国罗斯福总统要求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布什博士,从战时经验中得出可用于未来和平时期的教训。布什博士与一批杰出的专家经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份报告即《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作为回答。这份报告对其后几十年美国的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这期间,美国的科技一直站在世界前沿,而美国的经济也得到科技的支持而不断创新、迅速发展。当中国开始走出外部强大的压力和各种战争的困扰,在相对和平环境下进行改革开放时,我们很值得考虑这份报告的经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衍达

     再谈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读《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报告有感

     据格拉斯称,若仔细阅读布什的《无止境的前沿》一文,就会发现他也认为科学是有限的事业。布什从未强调过一个科学领域能永远不断地产生新发现。事实上,布什把科学知识描述为一座“大厦”,其形状“是由逻辑规律和人类理性的特点预决的,就像它早已存在似的”。在格拉斯看来,布什之所以选择这一比喻,暴露出他的真实主张,即认为科学知识在范围上是有限的。他认为对于布什文章的“抢眼的标题”,“不能从字面本身去理解,它可能仅仅意味着:照目前情况看来,我们面临着如此众多有待发现的事物,以致于让人觉得科学的地平线似乎是永无止境的。”

     ——《科学的终结》作者 约翰·霍根

     精彩简介

     进行基础研究并不考虑实用的目的。它产生的是普遍的知识和对自然及其规律的理解。这种普遍的知识提供了解答大量重要实用问题的方法,但是它不能给出任何一个问题的完全具体的答案。提供这种圆满的答案是应用研究的职责。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对他的工作的实际应用可能完全没有兴趣,但是,如果基础研究长期被忽视,工业研制的更大进展最终将停止。

     基础研究的特性之一是导致生产发展的途径的多样化。许多最重要的发现来自主观上以十分不同的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据统计,重要的非常有用的发现将确实是一部分基础科学的规划的结果;但是任何一种特定的研究的结果都不能被精准地预见。

     基础研究导致新知识。它提供科学资本,它创造储备,知识的实际应用必须从中提取。新产品和新工艺过程显得很不成熟,它们是建立在新的原理和新观念之上的,而新原理和新观念本身又通过最纯粹的科学领域里的研究而艰苦地发展着。

     一个在新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不管它的机械技艺多么高明。

     ——《第三部分 科学与公共福利》

     如果政府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资助要想是有效的,并且如果要避免损害我们打算促进的事,那么有一些基本原则应当成为政府资助计划的基础:

     (1)无论资助的范围可能是什么样的,在几年的时期内必须保持资金的稳定性,以便可以承担长期的研究计划。

     (2)管理这类资金的机构应该由经过挑选的公民们组成,挑选时只以他们促进这个机构的工作的兴趣和能力为根据。他们应该是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特性有广泛的兴趣和理解的人。

     (3)这个机构应该通过与联邦政府外的组织订合同或向它们提供资助的方式来促进研究工作。它自己不应该经管任何实验室。

     (4)对公立或私立的学院、大学和研究所中基础研究的支持,必须让这些机构本身保留有关政策、人员、方法以及研究范围的内部管理权而不受干预。这是极其重要的。

     (5)在保证接受公共基金的学术机构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的性质、范围和方法论的完全独立和自由的同时,以及保留在这些机构中分配资金的处理权的同时,这里建议设立的基金会必须对总统和国会负责。只有通过这种职责我们才能保持科学和民主体制的其他方面之间的适当关系。

     ——《第六部分 达到目的的方式》

     这份带有历史感的报告,涉及到的一些核心观点对当下中国科技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中美经贸摩擦和冲突不断,75年前的报告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中,极具警示意义。“一个在新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不管它的机械技艺多么高明。”抛开经贸摩擦的政治和经济博弈,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科学情报的国际交流,重视科学人才的培养,不断巩固中国在世界贸易竞争中的地位,是一场经贸摩擦带来的国家科技发展层面的思考。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张鲁阳

     审阅 | 金兼斌 徐雅倩

     编辑 | 袁 洁 尚雪芬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