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译介丨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过度担忧是非理性的
2020/8/30 9:00:00 科学传播人

    

    

     2020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评论文章“Excessive Chinese Concerns o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Safety Are Unjustified”。团队首席李云河研究员、合作者彭于发研究员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Eric Hallerman教授通过对转基因作物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基于中国对转基因原料的大量进口这一事实,阐述了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忧是非理性的,并对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二十多年以来,转基因作物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上持续发挥作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生物工程应用已显示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然而,这仍没有促进与之相关的转基因作物在中国的推广。举例来说,2009年两个Bt转基因水稻产品——Bt汕优63和华恢1号获得了生物安全认证。2018年,华恢1号还获得美国FDA(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商业化许可。但这两个水稻产品都没有在中国实现商业化种植。

     社会调研显示,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们大多过度担忧食品、饲料的安全性,而非关注环境风险。在一项于2018年由Cui与Shoemaker进行的研究中,对转基因食品持负面看法者占到46%。虽然大量的科学文献和各个国际组织都确认了受批准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消费者似乎仍然更愿意相信非科学的错误信息,甚至是那些不合逻辑、但却极易接触到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如微信)之中的谣言。过往的食品安全丑闻(如违规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被镉污染的大米)使中国公众丧失了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信心。不同于一再使用科学数据强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篇论文通过对两则背景信息的阐释,说明由于过度的食品安全担忧,中国转基因食用作物的商业种植迟迟无法推进的现况。

     欧美民众也消费转基因食品

     反对转基因食品在中国推广的人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会损害人类健康,而美国和欧洲人不食用转基因食品。但其实,在美国,有144个已被批准的基因工程项目在15种作物中开展。美国的转基因农作物不仅种类繁多,美国人平均每年的消耗量也很大——美国人每年平均消耗31公斤的甜菜糖、26公斤的玉米糖浆、17公斤的大豆油、13公斤的玉米制品,此外,他们也消耗一些菜籽油、棉籽油、木瓜、西葫芦和其他大豆产品。除此之外,美国人也食用以转基因饲料作物饲养的动物。目前,有26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转基因作物,超过60个国家进口和消费它们。

     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和医疗委员会考察了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历时性发病率数据,没有发现任何转基因食用作物的安全性低于非转基因食用作物的有力证据。此外,牲畜在引进转基因饲料前后的长期健康数据显示,它们没有出现与转基因作物有关的负面状况。

     在中国,转基因作物被允许吃却不被允许种植

     虽然对于棉花、大米、玉米、木瓜的生物安全证书已经发行,但只有棉花和木瓜可以在中国被商业化种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忧使中国政府在对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作出决策时十分谨慎,关于转基因主食作物(如玉米、大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的批准持续地被推迟。与此同时,中国大量进口来自其他国家的转基因谷物,已获得进口证书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它们被允许作为原始材料在国内加工、生产产品。举例来说,大豆的进口量在逐年增加,到2016年达到了8390万吨,其中98%是转基因大豆。中国农业部长在2014年向记者证实,在中国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的食用油是安全的。大量的转基因玉米也进口自国外。种种原因导致了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状况,即在中国可以消费转基因食品,但是考虑到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大多数转基因作物并未被获批生产。

     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忧是非理性的。在中国转基因食品“被允许吃而不被允许种植”的现状更是不合理的。为解决这种情况,中国应该制定一项综合计划,提高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其好处的了解,在监管决策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方面,应更多地采取循证为基础的方法,而不是屈服于来自“反转基因”团体的压力。

     Nature Plants通讯文章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0-0685-4

    

     作者 | 李云河 彭于发 Eric Hallerman

     编译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林微

     审阅 | 金兼斌 杨 恒

     编辑 | 尚雪芬 袁 洁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