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译介 | 科学传播在大众文化大会中的传播力与身份认同
2020/9/20 14:23:37 科学传播人

     导读

     近年来,泛在化的知识内容随着不断拓宽的传播渠道以多样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当人们在一个非正式、非学术的环境下与科学偶遇时,科学传播究竟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和影响,这引起了业界学者的关注和探讨。本期“科学传播人”为大家推介的文章Science Communication Efforts and Identity at Popular Culture Conventions就探寻了非正式科学传播在个体科学学习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研究者利用身份认同理论,通过身份确认,研究在会议环境中观众与科学家在互动时如何表达自己的身份。研究结果表明,听众可能会因为大众文化大会中的科学活动,在科学的使用者、学习者和消费者之间发生身份转化,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

     作者简介

    

     Vaughan James

     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健康传播。

     一、研究背景

     早在21世纪初期就有学者关注到非科学环境的重要性,他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研究在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和大众媒体等环境中科学传播的效力和影响。这些研究试图了解人们在他们意料之外的环境中遇到科学时会发生什么。然而直到目前,学术界对一些潜在的非正式科学交流场所的关注依然不足,这也使得本文针对大众文化大会的研究具有其实际意义和价值。

     二、文献综述

     1.“书呆子文化” (“Nerd” Culture)与大众文化大会(popular culture conventions)

     以休闲娱乐为主要调性的大众文化大会通常也是“书呆子”的聚会。此处的“书呆子”,不仅仅是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等领域拥有狂热爱好的人,他们还喜欢将自己的爱好与媒介连接,例如热衷于科幻漫画,喜欢科学视频等。

     对于“书呆子”来说,大众文化大会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大会允许小众的亚文化通过聚拢和传播,创造出更大的“极客文化”;

     (2)大会充当了向公众发布行业新闻和介绍最新进展的媒介;

     (3)大会为“书呆子”提供了一个友好的交流环境,对圈内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成为他们的社交货币。

     显然,大众文化大会能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提供有兴趣在闲暇时间听科学知识的受众,这值得进行系统性研究。我们需要进一步探寻它们与其他形式的科学传播有什么不同,以及对科学态度、参与度、保留率的影响,包括会议中人们寻求信息的意图。

     2.科学身份认同

     Carlone和Johnson(2007)提出以“科学身份认同”作为研究科学互动的切入点,理由有三:

     (1)它为科学教育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式,以理解不同类型的人是如何被鼓励或阻止从事科学研究;

     (2)它可以让我们了解科学学习本身的过程,直接展示人们在此过程中被学界的规范和期望所塑造的经过;

     (3)拓宽我们的思考边界,不再仅狭隘的局限于某一科学活动或某一科学家。本研究旨在通过把“科学身份认同”的概念应用于大众文化大会这一新的语境中,继续将身份焦点引入非正式科学传播研究。

     3.理论背景

     鉴于大众文化大会中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互动性质,身份认同传播理论(CTI)为研究身份在这些语境中的表达和调节提供了理论框架。根据CTI,“身份”和“交流”的概念密不可分:我们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决定了我们的表达方式,而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加强自我身份认同。CTI认为身份有四个层次:个人的、制定的、关系的和公共的。这四个框架通过一个“渗透”的过程相互重叠和作用。在不同情况下,这些框架既可以一起运行,也可以在不同的组合中运行,从而形成一个更完整的个人身份观。

     三、研究问题

     1)在大众文化大会的科学传播活动中,参与者的身份是如何表达的?

     2)在大众文化大会的科学传播活动中,CTI描述的身份框架是什么?

     3)在大众文化大会上,科学传播如何改变受众的身份表达?

     四、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一种定性方法来检验参与者身份,在与两组参与者——在大众文化大会上展示科学内容的科学传播者以及观看了这些内容的观众——进行的一系列半结构化、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参与者需描述在大众文化大会上对科学内容所产生的想法、感受和期望,以及他们认为进入(或未进入)角色身份的原因。本研究将使用演绎性主题分析(Braun&Clarke,2006)建立身份概念,使用主题分析可以阐明与身份相关的主要主题,并通过CTI提供与已建立的传播理论的联系点。

     2.抽样和研究对象招募

     研究者借助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来选取两组参与者:一组为科学传播者,一组为观众。传播者被定义为在任一大众文化大会上展示科学内容(演示、讲座、问答、小组讨论、演讲等)的人。观众是指在过去2年内参加过一次大众文化大会并在大会期间参加过任一类型科学活动的18岁以上的成年人。

     3.深度访谈

     采访的主要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在大众文化大会上参与的科学活动的经验、方法、反应以及身份。在身份的讨论中明确地询问了参与者如何通过科学、大众文化大会以及在大众文化大会上的科学活动来看待自己或他人。

     五、数据分析

     在初步分析阶段,研究者对参与大众文化大会的人“身份”的隐性或显性表达进行逐行编码,之后对身份编码进行更深入的主题分析,便于将它们归类到CTI建立的身份框架中。完成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后,作者使用两个随机选择的手稿(7.4%)在初始代码本上训练了第二个编码器,随后用第二个编码器独立编码另外七个随机选择的转录本(25.9%)。总共有33.3%的数据集是双重编码。在每个转录本的编码完成后,将分歧点与初始代码本进行比较,做出优化决策。最终,研究者使用改进的代码本重新编码整个数据集,每个转录本被直接编码成与CTI的四个框架相关的语句,使用持续比较法对编码语句进行主题分析。

     表1 按参与者类型和框架分组的主题

     六、结果

     基于CTI四个框架来看,于观众而言,他们的自我定位是“对科学有兴趣和好奇心的人”,认为科学传播者友好且平易近人——这不太符合他们对科学传播者最初的身份设定。他们不否认自己对科学内容前具备“粉丝”属性,但在谈论的过程中并不主动讨论这一身份。

     于参与了科学传播活动的科学家而言,在自我定位方面多数人明确了自己的科学家身份,也有部分人把自己视为科学传播者。他们认为科学传播者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拥有理性的世界观,擅长批判性地分析问题。由于严谨的科学实践,科学家和工程师不太容易与同行建立联系,这在所有科学传播者的交谈中都有所表达。他们通过对自己粉丝社群成员身份的认同,与观众建立联系。

     移动框架:基于参与者对自我身份转变的判断和认知。

     参与者被要求描述在参加或在大众文化大会上展示科学内容后是怎样感知到自己的身份发生转变。自觉有转变的参与者表示,这种转变主要来源于观众制定框架的相互渗透以及观众与科学传播者公共框架的相互影响。

     在公共框架里,通过大众文化大会,两组参与者对对方身份的认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观众惊讶于专家愿意就他们的研究领域与普通人展开交谈,而学者也对非专业领域观众的印象有所改观。

     在非正式的科学传播环境中,观众科学身份的转变以及随后通过对科学产生兴趣自主寻求的身份变化较为突出,而科学传播者并没因为与会经历而对自我认知有较大变化。

     七、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大众文化大会上,运用CTI来评估科学传播的传播力是有成效的。接下来,可尝试为这一特定环境开发基于CTI的身份评估工具。这种评估工具可以帮助传播者确定他们在互动过程是哪些因素创造和强化了科学身份,从而在未来的科学传播中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培养,使科学传播更有效力。

     原文链接

     James, V. (2020). Science Communication Efforts and Identity at Popular Culture Conventions. Science Communication, 42(3), 395–418. https://doi.org/10.1177/1075547020928571

     作者 | 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Vaughan James

     编译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赵彤昕

     审阅 | 金兼斌 杨 恒

     编辑 | 于北辰 刘思婧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