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译介|科学家分享面向大众的科普心得
2021/4/7 22:00:00 科学传播人

     导读

     科学传播人上周译介《受众评价显示科学传播训练效果甚微(Assessment by Audiences Shows Little Effect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Training)》。但科学传播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这周我们分享另一篇译介:两位在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活跃参与科学传播的学者,分享他们面向大众的科普心得,值得借鉴。

     作者介绍

    

     Esther Choo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急诊医学专业教授

    

     Neil A. Lewis, Jr.

     康奈尔大学传播与社会行为方向助理教授

     引言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公众对于科学信息的需求显著增加;与此同时,互联网上虚假新闻和伪科学信息广泛传播。本期科学传播人译介《?What we’ve learned from communicating our science during the pandemic》(《我们能够从新冠疫情期间的科普活动中学到什么》),作者是两位在新冠疫情期间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积极接受记者采访的科学家,他们通过参与科学传播的经验,总结出科学家面向大众科普的7条心得

     一、投身社交媒体

     在这个“真相有偿,谎言免费”的年代,科学家有许多知识可以分享给公众,但他们通常选择将知识“封闭”在充满专业术语的学术期刊中,被价格昂贵的付费墙束之高阁。与此同时,错误信息却免费传播。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科学家走入公众视野,活跃于社交媒体平台。科学家参与公众讨论,可以在猜测和错误信息传播前,构建公众关于某一议题科学的认知框架,也能够掌握触达更多受众的科学传播策略。

    

     二、走出专业领域“舒适区”

     面对采访邀请,许多科学家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作者鼓励科学家拒绝前先思考:记者将你视作专家,可能你的专业方向在你尚未注意到的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作者之一Neil曾受邀采访“疫苗接种犹豫不定(?vaccine hesitancy)”问题。由于这并非Neil研究的议题,他一开始拒绝采访邀请。但邀请方跟Neil解释:“希望讨论的是:疫苗信息如何在有色人种社区引起共鸣”——而这正是Neil的研究领域。因此,有时候一件事是否相关,换个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接受采访前,花点时间用日常用语记录下关键要点,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缩写词汇,并将复杂概念以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分解——比如使用类比。另外,对准备要说的内容提前规划非常重要:随机发挥,可能会对关键信息表达不当,造成误解。

     四、学会灵活变通

     尽管采访具有特定主题,但科学家们仍然可以保持灵活变通,尝试回答未事先沟通过的问题。科学家也是人,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畅所欲言。关键在于明确立场——是否从科学家的立场出发讨论专业领域的知识

     五、不要涉足不确定的领域

     科学家被问到自己不擅长或不确定的领域,最保险的回答是:“我不了解” “其他专家可能比我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科学家不需要了解全部事情。如果逞强回答不确定的问题,会对科学家的可信度和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产生负面影响。

     六、讲述科学研究的过程

     即使在发展完善的科学领域,仍然存在可能引发公众的疑惑甚至担忧的争论和不确定性。接受采访时,科学家们不应该只讲述研究结果,还需要解释清楚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为什么该结果可能与此前的研究发现有冲突。过程和背景知识有助于提升传播效果。

    

     七、多加训练

     科普能力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锻炼提高。科学家与记者打交道的经历可能不如预期顺利,不用为此感到沮丧。经验丰富的受访者,也常遇到问题或发现自己接受采访时没有想象中的自信、熟练。

     延展讨论

     科普作为科学传播的传统形式之一,[1]旨在利用各种渠道以浅显的、通俗易通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实现科学技术认知的大众化。对于科普而言,科学家的参与至关重要,缺失科学家参与者, 科学传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

     一项针对1468位科学家群体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科学家高度认可科学传播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具有较强的主观参与意愿,但实际参与度却较低,研究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科学家所在机构缺少强制性和鼓励性政策以及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萨根效应。[3]此外,科学传播技能培训不足、科普工作缺少良好、友善的社会氛围等也是造成知行反差的重要原因。[4]

     为了促使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普,需要让科学家认识到科普不仅是对社会的单向回馈,也能够帮助科学家塑造个人品牌,获得公众和其他研究团体关注,进而更容易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通过向公众分享研究成果,能够拓宽自身社交网络,获得更多与其他学科领域研究人员交流沟通的机会。合理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有助于破除“萨根效应”魔咒。

     原文链接及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21/02/what-we-ve-learned-communicating-our-science-during-pandemic

     [1]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02(10):15-20.

     [2]翟杰全,聂晓霞.科技公共传播:多元参与和科学家的责任[J].科技导报,2006(02):87-89.

     [3]金兼斌,吴欧,楚亚杰,林成龙,张雪.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知行反差:价值认同与机构奖惩的角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02):20-33+126.

     [4]王大鹏,贾鹤鹏.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需政策与机制并重[J].科学通报,2017,62(35):4083-4088.

     编译 | 于北辰审阅 | 金兼斌 章倩萍编辑 | 宋琳娜 于北辰 刘思婧图片|源自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