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普查员讲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如何展开的?
2021/5/26 22:00:00 科学传播人

     导语DaoYu

     最近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引起各界重大关注,在庞大的普查数据背后,有700万余名普查员的辛苦付出,关于普查数据已有许多的讨论分析,科学传播人此期特别访问几位普查员,帮助大家了解普查工作的概况,并谨此向这700万余名普查员致意。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统计数据作为反映国情的“晴雨表”,有助于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人口普查是掌握人口基本国情的基础方法,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普查表,对全国地域全覆盖,对全国人口逐户逐人进行登记[2] 。

     始于1953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迄今开展过7次,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文简称七普)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正式展开。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本次七普,全国省、市、县、乡、村级共组建67.9万个普查机构,选聘700多万名普查人员[3]。”

     此外,将大数据应用到普查工作中是七普的一大亮点。据宁吉喆介绍:“本次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3]。”

     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00多万名普查员,是如何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在普查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科学传播人编辑部采访到4位一线普查员,请他们讲述自己实地参与七普的经历和感受。

     一线普查员

     李怡欣

     华南理工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

     普查的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附近区域

     普查时间

     2020年9月报名参与人口普查工作,10月份开始摸底调查,11月1号到11月20号正式开展普查。周一到周五,白天要上班,每天下班后从晚上7点入户普查到晚上九点半。周末具体普查时间自己安排。

     普查覆盖的人口、户数

     总共覆盖62栋楼,400余户。

     蔡溢玮、宋烨、袁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普查的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镇北社区居委会

     普查时间

     从2020年10月到11月,近一个月。

     普查覆盖的人口、户数

     总覆盖约3个普查小区,团队一共九人,平均每人的普查覆盖面为150~200户(约1000~2000+人)

    

     安阳镇镇北社区普查划分图 图/受访者提供

     普查过程数字化,统计系统需完善

     1、请你讲述一下参与普查工作的经历

    

     李怡欣:

     主要采用入户普查,现在统计方法已经数据化,国家为人口普查专门开发了一个小程序,我们按照小程序中需要填报的信息询问:“家里户口在这里、住在这里的有多少人?户口在这里、不住在这里的有多少人?户口不在这里、但是住在这里有多少人?房子的面积?每一位住户的身份证号、学历、识不识字等。”我们一边询问一边将信息直接录入小程序,录入完成后点提交,上传数据,会有其他人负责统计整理。

     人口普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普查员帮居民填报信息,另一种是居民自主扫码填报。我所在的地方属于比较偏远的农村,很多居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手机操作能力有限,“你是直接自己填报,还是我在手机上直接帮您填?”大部分人都会直接让我来填报。

    

    

     李怡欣正在进行人口普查工作 图/受访者提供

     蔡溢玮、宋烨、袁丹:

     具体到每一栋宿舍楼,以宿舍每一位学生的床号、班级、姓名为单位开展包括基本信息采集、数据录入、核对上报等环节。普查前期基本信息采集环节所需的时间不算特别多,比较自由,主要需要保证所负责区域的每个宿舍不被遗漏;但后期数据录入、核对上报等环节所需的时间非常多,需要较大精力和耐心,几乎每天投入多达十几个小时。

     2、上门统计的时候,当时那户人家没人怎么办?

    

     李怡欣:

     后续会进行两到三次回访,如果依然不在家,首先会向附近的邻居打听一下情况。当地居委会也会统计辖区内居民信息,如果一直是空户,会把情况反馈给指导员,指导员会找当地居委会询问该户居民的电话,直接打电话过去询问。

     3、普查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李怡欣:

     我们是每四位人口普查员配一位指导员,指导员一般是当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会讲当地方言,与当地居民比较熟悉,和指导员一起入户普查的时候,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当我自己工作的时候,当地居民听我讲普通话,很多人不信任我,不愿意开门,工作效率比较低。

     蔡溢玮、宋烨、袁丹:

     沟通方面倒是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普查对象都是我们的高中学生,我们是以老师的身份开展普查,学生都比较配合。过程中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其他方面:

     首先,很多学生填写户口登记地或其他基本信息就发生信息登记错误,学生数量庞大,在采集基本信息环节,甄别筛选出错误信息十分困难,基本都是推进到数据录入、核对上报等环节才能发现错误,这个时间再去溯源对应到每个学生,重新采集信息,基本像大海捞针,信息更正阶段积攒的工作量非常庞大。

     其次,上报系统中需要整理填写的信息细节性非常强,相对来说比较繁琐和复杂,也可能因为系统需要满足全国性的功能使用,虽然页面设计等方面并不老旧,但考虑全程的使用感,会感觉设计还不够成熟。

     能够为人口普查出一份力是很有意义的经历

     1、过程中有发生觉得有趣或者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宋烨:

     印象最深刻是我们约着去吃麻辣烫,但还有非常多没有处理的数据,等餐的时候,甚至吃到中途,大家都在用手机争分夺秒地推进普查环节。

    

     普查员们正在录入数据 图/受访者提供

     袁丹:

     当时分发给我们普查物品和纪念品,包括工作证、帆布袋之类的,以此鼓励大家说,“这些都是保证持续推进普查工作的动力”。

    

     工作证和帆布包 图/受访者提供

     袁丹: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会配合使用手机和电脑推进数据录入、核对上报等环节,但电脑端的签字确认窗口设计得不太合理,它是一个竖框,每次都需要用鼠标平移,并且需要旋转90°,一笔一划地去签字。每次在电脑上完成这个环节的时候,感觉还找到了不一样的乐趣,印象很深。

     2、参与人口普查工作后的收获

    

     蔡溢玮:

     比起需要到村落中的每户进行走访的普查人员,我们已经少了很多比如路途较远、沟通不便的困难,分配到了我们个人,就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能出一份力也是很有意义的经历。

     宋烨:

     虽然辛苦,但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并不会抵触,尤其最近人口普查结果发布后,会更明显体会到,自己也有在其中贡献力量,算是后知后觉的参与感和收获吧。

     袁丹:

     确实也会时不时有苦恼,尤其是需要不断重复类似的工作,更正细节信息,协调日常其余事情等等,但每次一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合力做这件事,都在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苦恼很快就会消散了。结束后,有一种团队的荣幸感,能参与普查工作,与有荣焉。

     参考资料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250500222525056&wfr=spider&for=pc 习近平在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时强调(来源:新华社)

     [2] 胡英.(2018).关于人口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 统计研究(04),94-103. doi:10.19343/j.cnki.11-1302/c.2018.04.009.

     [3] http://www.china.com.cn/zhibo/content_77477015.htm#fullText 国新办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举行发布会(来源:中国网)

     作者 | 科学传播人编辑部

     审阅 | 金兼斌 章倩萍

     编辑 | 刘思婧 于北辰 宋琳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