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点|担心养老负担加重,关注流动人口议题
2021/5/26 22:00:00 科学传播人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统计结果随即引起了各界的广泛讨论。针对我国人口总体特征,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总结了一句话——“总量多、两头翘、中间塌”[1] 。

     科学传播人编辑部采访多位清华大学同学,发现同学们普遍关注统计结果中的性别结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林同学表示:“我感到意外的是东北地区男女比例相对均衡,部分地区女性比例还略高于男性。”

     此外,流动人口显著增加、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等现象,也引起大家的关注。

     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构成

    

     图 /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

     各地区人口性别构成

    

     表 /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第四号)

     # 青年观点 #

     科学传播人编辑部邀请来自美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付亦安和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朱泽宇,分享他们对七普结果的看法。

     Q

     七普结果中哪些信息引起了你的关注?

     付亦安:

     我比较关注的是人口总数、生育率老龄化问题。

     这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七千万人(编注:全国人口共14亿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亿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这个数据对我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十年前还是计划生育的年代,政府要求大家只生一胎,现在却全面二胎。

     生育政策的转变,可能和生育率不断下降有关。我记得看过联合国一个对全球人口下降的预估报告,看到这次普查出来的生育率,我担心中国的人口减少应该会比全球人口下降要早几年发生。

     生育率下降(编注:2020年总和生育率1.3)这件事,我觉得某种程度代表女性对于生育是有选择权的。但是我和同学谈到这个问题时,有同学担心生育率下降,加上中国人口老龄化,这未来可能会成为育龄女性的社会压力,届时女性可能会有一定要生育、不能只生一胎的社会潜压力,我同学希望大家不要太强调生育率逐年下降这个议题。

     我虽然不怎么担心生育率下降,也觉得这显示女性的选择权日渐受尊重。但是人口老龄化(编注:2020年60岁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问题,让我很忧虑。尤其担心这样长期以往,将来像我们这个年龄层的年轻人,未来势必要负担更多、更沉重的老年养育责任,中国会不会走上日本的老龄化社会,也是我担心的。

     全国人口年龄结构

    

     表 /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朱泽宇:

     七普数据公报中,2020年总人口14亿1178万人,相比于2019年抽样调查的14亿0005万人,增加了1173万人。这一结果引起了很多人对数据的质疑,毕竟一年增加一千万人是相当惊人的。但经过分析,应该是之前有很多人少报,毕竟2020年的普查是纳入身份证信息,基本杜绝重报,而且这次是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实时上报。2020 的数据是比较可靠的。

     我另外关注到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在1.8,但2020年全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3,这中间有0.5的差距,这个差距不小。中国的出生人口一直在持续下降(编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分别为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和1200万左右),政府一开始全面鼓励二胎政策,最开始效果是很明显的,但随着政策步入平稳,出生人口下降,加上意愿子女数和生育率的差异,这对我这代人影响很大,意味着未来的人口结构会更加老龄化

     另外一方面,生育意愿子女数和实际总和生育率的差距,也值得去探究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生育意愿和实际的生育率有这么大的差距。

     Q

     七普哪些结果出乎你的意料?

     付亦安:

     最大的意料之外是尽管总人口是增加的,但是在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口却持续减少(编注: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比10年前减少1101万人、下降1.2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也下降0.7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人口占比上升至39.93%、上升2.15个百分点)。

     这个结果让我忧心,过去这些年推动的中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政策,是否没有发挥实际的政策效果。而且随着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人口减少,在人口流动上又有向东部、向城市流动的趋势,这固然可以让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快,但我也担心贫富差距会否进一步拉大。

     男女比例问题,是我意料之中、但也有点介意的问题。这次调查中国男性还是比女性多出三千多万人,我担心这个数据背后是重男轻女、堕胎的问题。同学朋友间讨论起中国可能会有三千多万个“男光棍”,朋友都觉得如果是顺从自然规律,这个数据根本是难以想象的失衡。

     朱泽宇:

     比较出乎我意料的一点是,流动人口规模。(编注: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在2020年之前,流动人口数据相对平稳,但是2020年有很大的攀升。(编注: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2506人。其中,流动人口为37581675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这说明之前的数据有系统性的偏差。前面说过,今年普查的方法相对精准,2020年因为疫情很多人在家、未外出工作,这个流动人口的普查数据可能还偏于保守,凸显在人口流动问题上,之前的政策是基于之前的数据,现在发现数据偏差很大,那么政策可能需要相应修正。

     参考资料

     [1] 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0511A0DJTD00 “两头翘,中间塌”,第七次人口普查哪些数据值得关注?(来源:公众号“知识分子”)

     作者 | 科学传播人编辑部

     审阅 | 金兼斌 章倩萍

     编辑 | 刘思婧 于北辰 宋琳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