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速递|《塑造新型科学文化:STS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2021/10/14 22:00:00 科学传播人

     清华大学社会系李正风教授,于2021年9月30日在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社科大讲堂》第一讲,以《塑造新型科学文化:STS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主讲人简介

     李正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位分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科学学研究》副主编,Cultures of science 副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技的社会研究、科学文化、科技与工程伦理、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等。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官网

     内容摘要

     在当下越来越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社会,STS成为重要议题。李正风教授藉由回顾STS历史发展过程,呼吁重视STS交叉学科的发展。

     No.

     01

     时代命题:全面反思科学、技术及意义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飞机、毒气、坦克等新式武器形式,在一战和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人们思考战争和科技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俄国10月革命建立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国家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有组织的计划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 走上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科技发展道路;而纳粹德国在崛起过程中,以种族主义的思想对待科技发展,诞生所谓“德意志物理学”,引发人们深入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

     前述这些历史事件,使得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进入全面、深入反思科学技术及其意义的新时代,在20世纪三十年代展开系列具深远影响的探索:1931年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赫森发表报告“牛顿《原理》的社会与经济根源”,指出科学家的科学成就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1939年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开创了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研究领域;1938年莫顿著《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为科学社会学研究奠定基础。

     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的思考、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No.

     02

     STS的两种含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李正风教授辨析STS的两种含义:其一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为对象的交叉研究,翻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二是“ 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指以“科学和技术”为对象,深入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现象、翻译为“科学技术学”。STS的使命可以概括为“更好地理解科学和技术、更好地发展科学与技术、更好地应用科学和技术。”

     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这些学科都反映科学的某些方面。

     在科学与技术不断进化的过程当中,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不同视角的研究,正走向融合,STS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领域,在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情境中,讨论科学技术的创造、发展及后果为其核心议题。

     No.

     03

     STS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其变化

     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变化,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遵从作为基调的理解:把“科学知识与社会方法”当成典范,把社会研究“科学化”或用科学改造哲学,默顿在这一阶段提出“科学社会学规范理论”。

     第二阶段,将批判作为基调的解构:在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环境与社会问题的背景下,破除“科学知识例外论”,社会建构论提出“强纲领”,不再把科学知识视为典范或例外,科学知识社会学走向相对主义,强调对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和社会批判。

     第三阶段,以共生为基调的合作:在当今人类社会很多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多由科学家与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共同参与的背景下,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共生产,强调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及法学家介入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强调科学和技术与社会的共生,强调协作磋商基础上的科技“治理”。例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参与转基因项目的研究,研究新兴的科学技术在向社会的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No.

     04

     STS对社会的认知及其走向

     STS对社会认知的变化,表现为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先前,学者研究科学和技术时,强调主体和个体、自然与社会、科技与社会的二分法与二元对立;而当下研究者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已经很难严格划分开科技与社会

     量子力学中观察行为的“测不准原理”和玻尔的互补哲学,部分打破主体-客体的二分法,后续提出的社会建构论,用比较极端的相对主义,进一步消解自然与社会的二元论,这一思想发展至今,诞生“行动者网络”(ANT)理论(消除人与非人行动者的严格界限)、共生产(co-production)理论(强调科技与社会的共同进化)、专长理论(消除科学家与外行之间界限)等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社会本身正逐步走向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知识社会”,科学技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现代化社会是最先进的“知识社会”。

     No.

     05

     STS的“学科”、“问题”与文化意义

     STS经历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跨学科的发展,在科学和技术日益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历史进程中,几乎每一个学科都会遭遇STS相关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申出来人工智能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治理问题、生物学的发展引发出对于传统社会伦理的挑战问题。因此需要从各学科特点出发,丰富STS的思想和方法。

     STS问题弥散在不断进化的“知识社会”中,塑造了一种超越个体化的“哲学思维”方式,超越单一学科视角的多维度思维模式,塑造一种适应不断变迁的“知识社会”新型文化。

     总结

     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科技人”的转变过程中,科学和技术在“现代化”“知识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性角色。但在走向知识社会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如何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充满挑战与风险。

     STS既不是服务于科学和技术的工具,也不能把它理解成对既有科技政策的注释和解读,而是不断成长的知识社会的感官和头脑。通过STS研究,为不断发展的知识社会明确发展方向,使其向着使人类文明、人类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李晨雨

     审阅 | 金兼斌 章倩萍

     编辑 | 李晨雨 张萌萌 朱姿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