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译介 | 果真如此支离破碎?对传播学分支学科间联系的检验
2021/11/4 22:00:00 科学传播人

     作者介绍

     Hyunjin Song

     韩国延世大学传播系助理教授,维也纳计算通信科学实验室成员

     Jakob-Moritz Eberl

     维也纳大学传播系研究助理

     Olga Eisele

     维也纳大学传播系研究助理

     导读

     近年随着研究主题的爆炸性增长,传播学科被认为非常支离破碎和高度专业化(more fragmented and hyper-specialized),产生越来越多细分研究主题,这些主题间缺乏整体的知识连贯性。虽然这些问题一直是传播领域的核心关注点,但缺乏系统描绘不同传播学科子领域间的主题关联,从而解答传播学支离破碎这一问题。

     本篇文章(Less Fragmented Than We Thought?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Subdisciplinary Linkage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 2010–2019)的作者选取2010年至2019年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前20名的传播学期刊发表的8819篇学术论文,依其内容和连接模式,以现有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结构著作,进行基于网络拓扑特征的主题建模和模拟推理。研究发现:传播学各分支的联系,比通常认为的更频繁。

     内容摘要

     一、传播学的碎片化及其知识结构

     长期以来,传播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理论、概念和实证多样性且碎片化的一门学科。然而,知识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学科碎片化,同样存在于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但在传播学领域,学者们似乎对这种趋势有着更深切的感受。尽管传播学碎片化问题尚无定论,但这些讨论引发人们思考几个重要但很少讨论的问题:传播学的子领域有哪些、如何定义划分?传播学各分支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传播学的各分支学科“支离破碎”的情况如何?

     二、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2010年至2019年间影响因子排名前20的传播学期刊的8819篇学术论文。有别于过去相关研究只分析论文题目或摘要,本研究采用“主题建模(topic modeling)”方法,根据文章的实际主题,将每篇文章分类到特定分支学科下;进一步使用“相关主题模型(correlated topic model)”,估计一个主题与另个主题同时出现的程度,量化主题间的相关关系,作为研究传播学“碎片化”问题的直接证据。

     为了更好地识别主题与所属的传播分支学科,在可视化网络时,研究者使用通常用于可视化加权社会网络的Kamada Kawai、一种标准的力导向算法,引用四个经典的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传统学科核心模式);支离破碎的多重网络(支离破碎的学科模型);结构内聚网络(不同专业的均匀混合,没有理论核心);小世界网络(专业化程度提高并同时实现更广泛的一体化)。对比其呈现的可视化网络并作为传播学碎片化程度的参照。

     三、研究发现

     通过检验度分布、平均路径距离、传递性、平均成对节点连通性、图模块性等网络层面指标,比较这些指标与已有的四种经典的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支离破碎的多重网络、结构内聚网络、小世界网络),发现传播学各分支学科间的联系模式结构是“小世界网络和结构内聚网络的结合”,而不是一个多元、碎片化的网络。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传播学各分支学科严重脱节,其成员毫无共同之处。相对的,研究发现传播学不同子领域间的内聚性和可达性,表明传播学分支学科的联系,不像通常以为的那样支离破碎。

     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存在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研究主题或分支学科构成传播学的“核心”。尽管缺乏共同的理论知识仍然影响着传播学科的核心身份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但传播学不存在不同专属研究领域的分裂。

     启示与反思

     虽然本研究提供解答传播学碎片化问题的初步答案,但其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作者只关注2010年到2019年特定顶刊的文章,存在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其次,作者未考虑引用模式及所涉及论文的作者信息(如通常在文献计量分析中做的那样),同时考虑这些信息及文章实际内容会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影响传播学领域专业化趋势的潜在因素。

     我们仍需反思造成一些学者对传播学碎片化的感知原因为何?是学科本身支离破碎还是传播学者对传播学的感知支离破碎?可能一些学者确实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林的感知,并没有看到他们自身关注领域与其他传播学分支的联系。这些问题都可作为未来研究的关注方向。

     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joc/article/70/3/310/5828491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周长岭

     审阅 | 金兼斌 章倩萍

     编辑 | 李晨雨 张萌萌 朱姿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