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译介 | 称他们为“新冠蠢货”:探索攻击性沟通风格和心理距离在COV
2021/11/11 22:00:00 科学传播人

     导言

     本研究“Call them COVIDiots: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aggressive communication style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OVID-19”,通过多站点实验,发现处理公众对 COVID-19 等科学问题的理解,采用“攻击性”传播,仅能在传播者与受众彼此间有密切心理距离联系时产生正面效果。

     作者简介

    

     Haoran Chu,德州科技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公共关系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科学传播,风险传播,环境传播和健康传播。

    

     Shupei Yuan,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传播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科学传播,策略性科学传播练,科学公共关系,说服。

    

     Sixiao Liu, 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SUNY)。研究兴趣:风险传播,健康传播,叙事性说服

     1

     研究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 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高致死率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尽管科学家、医护人员和政府官员频繁呼吁公众通过居家隔离和佩戴口罩等预防性措施以抗击新冠肺炎,然而上述科学倡议仍受到特定公众的强烈抵制。COVIDiots(新冠蠢货)开始成为一个热词,用以形容那些忽视或不遵守防疫规定的人。

     2

     文献综述

     本研究基于预期违反理论 (Expectancy Violation Theory)心理距离的解释水平理论 (Construal 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探究攻击性沟通方式在科学传播中的效果。

     一、攻击性沟通和预期违反

     攻击性沟通风格带有强烈情感色彩信息(intense messages)的语言风格,体现为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缺乏尊重甚至夹带攻击性的表达。预期违反理论则认为,在人际互动中,信息接收者对传播者的言行有预设的心理期待并据此期待评估传播者的行为;一旦传播者的行为与其预设期待相违背,接收者会据此改变相应的态度与行为。根据预期违反理论,咄咄逼人的攻击性沟通风格,很可能会因违背信息接收者的预期,进而降低其对传播者的信任、减少遵循传播者建议的意愿。

     二、心理距离感知与预期违反及信息遵从度

    

     距离感知与攻击性沟通风格、预期违反与防疫措施遵从度的关系

     图片来源:Chu, H., Yuan, S., & Liu, S. (2021)

     攻击性沟通风格,可能会违背人们认为科学传播者应该是沉着冷静的心理预期,从而影响个体对攻击性沟通者所提防疫信息、措施的遵从度;预期违反的程度与遵从度的高低有关;但是个体感知的心理距离等关系和个人特质,会中介攻击性沟通风格对不同个体生成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影响。

     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 )表征个体与攻击性传播者间的距离感知(distance perception)。人们通常会认为生活在地理上偏远地区的人,比起生活在住家附近的人,感觉彼此的社会距离更遥远。

     心理距离被应用于科学传播时,多数研究探讨了个体与研究议题的感知距离,很少探究个体与传播者的感知距离如何影响个体的反应。心理距离会影响个体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而人们对朋友或陌生人违反其预期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

     新冠肺炎是一场持续的危机,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严重影响,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的个体,可能会认为新冠肺炎和他很亲近,而没有这类接触经验的个体尽管从传播媒体看到很多疫情严重的信息,仍可能觉得新冠肺炎离他很遥远。另外,由于公众可能会从不同距离的传播者接收新冠肺炎信息,例如地方或中央政府,个体与传播者的感知距离,是研究新冠肺炎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个体与传播者的距离感知、可能影响攻击性传播风格的效果:更近的距离感知,可能会使攻击性传播风格更符合其期待;其次,距离感知会影响个体对违反预期的解释,进而影响他们对攻击性传播风格信息的态度与行为反应。距离越远,互动方式往往会更礼貌。

     预期违反和距离感知会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风险感知能力与对攻击性沟通者的喜爱程度,进而影响个体对于攻击性沟通者所提供防疫措施的遵从程度。

     3

     研究设计

     作者于2020年4月29日至5月14日,邀请德克萨斯州、伊利诺伊州和纽约州的三所大型公立大学修读传播学课程的学生,参与在线问卷调查,共721名学生参与,有效样本464,其中德州 235 名、伊利诺伊州35 名、纽约州194名。样本间的参与者流失没有显著差异,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 21.03 岁,女性占65.3%。

     调查采用"距离"和"传播方式"双因素实验设计。参与者阅读来自当地或州外医生以中性或攻击性风格写的一封信。德州参与者阅读来自伊州医生的信;在伊州和纽约的参与者,则阅读德州医生的信。

     4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显示,攻击性沟通风格会导致更高程度的预期违反但预期违反与个体是否遵循攻击性沟通信息没有直接关系。距离感知不会影响个体对攻击性沟通风格的预期违反程度。这和过去的研究发现不同。但本研究将心理距离操作化为个体与传播者的距离,此前多数科学传播则是将心理距离定义为个体与研究议题的距离;可能因为定义不同导致不同的研究发现。

     预期违反则与个体对攻击性沟通的喜爱程度呈负相关。预期违反和心理距离的相互作用,与风险感知没有显著相关。

     本研究发现,采用激烈的语言和人身攻击这种攻击性沟通风格,只有在沟通者与个体的距离感知很接近时才会出现。当攻击性沟通和个体在社交上彼此疏远时,带刺的语言和人身攻击只会有反效果。

     使用学生样本让多站点实验成为可能,但也可能限制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另外,本研究未考察礼貌的沟通方式,未来研究可以比较礼貌、攻击性和中立的交流方式如何与阅听众互动,影响科学传播效果

     5

     延展讨论

     攻击性沟通风格攻击性传播是一种非常态的科学沟通方式,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疫情大流行威胁下,是否适合使用、适合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攻击性沟通风格攻击性传播,经由本研究得到更进一步的了解。

     除了研究作者提到的研究限制与缺失、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外,为何抗拒防疫建议措施仅出现在欧美部分地区,亚洲等地区公众则多半遵循防疫措施,是另一个值得研究关注的焦点。抗疫尚未成功,随着疫情进展,全球需要持续性的科学传播协助防疫,了解为何特定地区公众抗拒政府或科学界提出的防疫措施建议,或许能更有效地解决防疫抗拒问题。

     原文链接:

     Chu, H., Yuan, S., & Liu, S. (2021). Call them COVIDiots: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aggressive communication style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OVID-19.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30(3), 240–257. https://doi.org/10.1177/0963662521989191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章倩萍

     审阅 | 金兼斌 章倩萍

     编辑 | 朱姿伊 张萌萌 李晨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