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介 | 科学资本:概念、测量与公众参与科学研究
2022/3/17 22:00:00 科学传播人

     导 读

     “科学资本(Science Capital)”是从社会不平等的视角,关注英国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科学参与不足问题提出的学术概念。

     本研究(科学资本:概念、测量与公众参与科学研究)从科学传播角度,将科学资本概念的适用对象从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扩及一般公众,重新界定“科学资本”的广义内涵,提出适用公众的“科学资本”测量体系,明确科学资本的研究工具属性。

     本研究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杨恒及其导师金兼斌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网络首发于《科学学研究》。

     作者简介

    

     “

     金兼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媒介效果研究。

    

     “

     杨恒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健康传播。

     科学资本的概念演进

     “科学资本(Science Capital)”是英国学者路易斯·阿切尔(Louis Archer)等人提出,他们追踪研究英国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在STEM科目的表现,发现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网、校外科学活动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对科学的态度、甚至成年后从事科学工作的可能性,他们将这种与科学相关且会影响科学态度、职业选择的资源,概括为“科学资本”。

     1. 技术资本→科学的资本→科学资本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资本”是社会行动者在特定的社会场域中,通过某种累积性工作而获得的资源,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者共同决定个体在特定领域的社会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资本的内涵也相应发生改变。布尔迪厄在随后的研究中确认”技术资本”(Technological Capital),认为技术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够降低投入、提高产出的科学资源和技术资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资本。他随后来又提出“科学的资本”(Scientific Capital)概念:指涉科学领域内高地位的科学家或科学权力拥有者等“科学代理人”(science agents) 所拥有的一种象征性资本,只存在于少数权威“科学代理人”身上,是科学界权力关系的体现。

     阿切尔等学者研究发现,拥有更多科学相关资源的青少年,相较于拥有较少科学相关资源的同辈,更有可能在成年后选择科学相关的工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相关性不断提高。他们从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延伸发展出“科学资本”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

     2. 科学资本的属性

     科学相关资源不平等的社会积累与再生产,是在社会不平等的框架下产生的,但是“科学资本并不等同于科学相关的文化资本”。高社经地位家庭个体通常拥有具有较高的科学资本,但来自优势背景家庭、拥有较高文化资本的个体,也有可能在科学领域表现不佳,如学校教育中常见的学生偏科现象;弱势文化资本地位的个体,也有可能因获取到与科学相关的特定资源,如个体在科学领域内出众的能动性或人际关系网络中广泛的科学氛围,从而有高水平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的水平,不能决定个体在科学领域的表现。

     科学资本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本类型,而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包含了个体与科学产生关联的各种资本类型,是个体与科学相关所有知识、态度、经验和资源的集合。科学资本是与科学相关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相关的一个概念工具,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这些资本概念中与“科学”相关的那部分内涵。

     科学资本的测量

     1. 从质化到量化

     作为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科学资本的内涵维度与测量指标,经历了从质化归纳到量化验证的发展。在质化研究阶段,阿切尔等学者通过三阶段的定性跟踪访谈,提出科学资本的概念构想,从科学相关文化资本、科学行为与实践、科学相关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界定科学资本(表1):

    表1 科学资本的测量维度与指标

     2. 概念定义的厘清与测量调整

     阿切尔等学者提出的科学资本内涵与测量方式,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本研究认为有必要从科学传播视角廓清科学资本内涵,其中“科学行为与实践"维度所属“科学内容的媒体消费”和“校外科学活动参与” 指标,在科学传播研究视野下,“科学内容的媒体消费”实质上是个体利用经济资本获取文化产品,是文化资本的日常积累。至于“校外科学活动参与”,在成人阶段,没有学校强制性的科学教育和被动性的参与要求,公众参与科学传播活动表现出的能动性,是科学资本积累的结果,而非科学资本本身。

     本研究认为只保留“科学相关文化资本”和“科学相关社会资本”这两个维度,科学资本的概念或将变得更加清晰:科学资本是根源性的经济资本差异投射在科学参与上的反映,表现为科学相关文化资本和科学相关社会资本的不平等。在概念测量上,本研究提出面向公众的科学资本测度体系,在“科学相关文化资本”和“科学相关社会资本”两个概念维度下设7个二级测量指标(表2)。

     “科学相关文化资本”保留阿切尔等学者提出的“科学的职业价值”与“科学内容的媒体消费”等2个指标;“科学性情与偏好”指标名称修改为“科学信念”;调整"科学素养"的内涵与测量方式,许多学者虽然都认同科学素养是科学相关文化资本的一个关键指标,这个指标本身又需要通过一系列更具体的指标来测量,放在“科学资本”测量的大框架中,需要有一种明确简洁的测量方案。本研究基于Miller(1998)提出的科学素养的测量方式来设计相应的测量题项。

    

    表2 面向公众的科学资本测量体系构念

     至于“科学相关社会资本”概念的测量,本研究将阿切尔等学者提出的“认识科学工作的人”指标,修改为“科学相关社会联结”并将其分为:与科学决策层领导、科学专家、一般科学工作者的互动交往,这些人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代表,个体与他们的社会距离远近及互动交往程度,可以视为公众社交网络与科学的联系紧密程度;“父母的科学资历”指标则调整为“参照群体科学资历”,对成人而言,家庭外的参照群体成员科学背景对个体的影响较大。

     3. 科学资本与公众参与科学

     科学传播研究存在 “科学社会学”和“实证传播科学”两种学术传统:科学社会学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着重批判科学传播的权力控制与地位不平等,致力于确立公众参与科学模式在科学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实证科学传播”则认为有效的科学传播须建立在对受众的了解基础上,倡导 “科学传播的科学”(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目的在于提高科学传播的有效性。

     不论是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或公众参与科学,"公众"都是和科学共同体相对应的一个群体,“科学社会学”关注科学家与公众的地位不平等,但某种程度上忽视“公众间地位的不平等”。此外,“公众”是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事实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均质的公众。

     科学资本的概念与测量,既可实证“公众间地位的不平等”,更可藉此达成“分众科普”、“精准科普”的有效科学传播,在社会不平等的框架下研究公众的科学参与,量化社会不平等的程度与社会后果,融合科学传播研究的两大传统。

     总 结

     科学资本概念在社会不平等的框架下,重新审视与科学相关资源的不均匀分配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可计量分析公众参与科学程度,作为分众化科学传播的分类依据、探索面向不同人群的传播模式,有助于实现有效的科学传播。

     由于文化背景和面向人群的差异,本研究从概念测量的表面效度出发,调整科学资本的原始测量维度与指标,初步提出这一概念在科学传播领域中的内涵维度与测量方式,将概念测量的对象从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扩展到一般公众。但本文的研究目标有限,并未对修正后的测量体系的信度、效度进行实证检验。未来研究中国一般公众科学参与问题的时,可以检验科学资本概念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原文链接

     杨恒,金兼斌.科学资本:概念、测量与公众参与科学研究[J/OL].科学学研究. https://doi.org/10.16192/j.cnki.1003-2053.20220302.003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章倩萍审阅 | 金兼斌 编辑 | 李晨雨 张萌萌 朱姿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