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 |《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
2022/9/29 22:00:00 科学传播人

    

     作者:曾繁旭 林珊珊 庄永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月: 2021-1页数: 216定价: 5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302539681

     01

     作者简介

    

    曾繁旭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资深编辑。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0-2011)。著有《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风险传播:通往社会信任之路》等。曾获第七届“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三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专著奖等学术奖项。曾在清华大学承担“初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采写”“传媒创新与创业”等课程的教学。

    林珊珊知名非虚构写作者,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时尚先生 esquire》专题总监和主笔、One 实验室负责人,而后创办“故事硬核”工作室,与腾讯进行非虚构领域的合作。代表性新闻作品包括《九号院的年轻人》《唐慧的漩涡》《少年杀母事件》《教父最后的敌人》等。曾获“《南方周末》传媒致敬之年度最佳特稿”“北京大学公益传播致敬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年度记者”“网易华语新媒体传播大奖之年度非虚构写作”等奖项。

    庄永志

     199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新闻调查》栏目任策划,2003年任新闻中心评论部《焦点访谈》主编,2009年任新闻中心DESK制片人。2014年5月辞去中央电视台职务,现就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广电系主任,讲授“电视新闻采访”“新闻高级采写”等课程。

     02

     导读

     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促成“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传播生态。网络上,热点新闻每天层出不穷,来自个人、组织、机构的解读和评论紧随其后,由此生成大量碎片化信息,不容分说地冲进大众视野。 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流,普通民众往往很难看清事件原貌,判别信息真伪,给予新闻主体理性评价。此时,媒体机构如果能够提供真正权威、专业的报道,便能极大满足公众的需求。为此,新闻业呼吁“专家型记者”出现,以期他们能带来更多专业、客观、理性的深度报道。 “专家型记者”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深度报道背后遵循怎样的思考逻辑?本书试图超越单纯的新闻采写技巧,着眼于新闻方法论的探讨,帮助记者形成更有深度的观察、思考与判断方式,突破原有传统报道的路径依赖,使记者能运用不同的专业视角,为大众提供更加理性、广阔的思考空间。 环境科技报道是日益得到重视的一个报道领域,涵盖了许多崭新而重要的新闻议题。本文截取书中有关“环境科技报道”的章节,探讨环境科技报道的专业化之路。“在理想的状态下,这个领域的记者应该是专家与公众之间合格的沟通者”。

     一、重塑专业理念在环境科技报道中,很多媒体至今仍延续传统“时政题材”的采写逻辑,以“公民权益”作为常规的报道视角。然而这种报道视角易造成“立场”压倒“专业认知”的局面:记者用较为煽情的方式讲故事,诉诸“铁肩担道义”的理想情怀,对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甚至不经意传播了一些“谣言”和“传说”。 鉴于此,书中提出环境科技新闻更应被当做“专业题材”对待,媒体机构在有风险争议的报道中应充分掌握与辨析专业知识,批判性选择、陈述、传播公共信息,协助民众全面地认知风险并参与到风险决策过程中。同时作为调停者,搭建民间与官方对话的桥梁。

     二、平衡报道立场在经常引起争议的环境科技报道中,是站在专家的立场,用专业术语来报道客观新闻,还是站在公众的立场,用通俗语言讲述百姓故事?作者认为,最好的立场是在专家话语与公众话语之间找到平衡。

     “对于环境科技议题的操作,一个相对中立的报道方式便是将新闻事件和人物放回到主流科学界的脉络之中加以打量”。具体操作包括追溯科学界主流观点;将这些观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新闻性表述;对于公众的顾虑,及时交由权威专家予以回应等。 三、追溯主流科学观点首先,记者需要紧跟行业内重要的科学刊物;其次,记者在面对相左的观点时要遵循学术界的规则与逻辑做出独立判断;再者,记者应寻找具有权威的信源并建立自己的专家库;最后,记者应以“主流科学观点”为依据展开故事的讲述。 四、克服本能这里所提到的本能,包含记者面对风险议题,首先调动常识进行理解和非理性判断;一旦形成判断,又易感情用事,滥用“煽情”的叙述手法;而当报道的专业知识不为大众所知、曲高和寡时,记者也容易形成高高在上的“精英感”,文字一本正经、严肃晦涩。 为此,本书建议新闻记者“反本能”,努力摆脱固有常识的束缚,借助科学的证据形成判断;运用理性、专业的语态实现客观中立的报道;在题材选取和表达方式上,寻找专业性和贴近性之间的平衡。

     03

     思考1. 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书中提到:“你应该对新闻业在某个领域的实践有充分的鉴赏能力,熟知其中的经典报道与代表作者,关注新浮现的话题与争论,同时还能常常指出新闻实践中的不足,并总结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方法论,从而知道如何突破。” 在具体新闻实践过程中,我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熟悉或喜爱的细分行业,进行相关知识的深度延展;搜索当前行业的最新动态,尝试围绕热点事件撰写深度报道,通过大量采写补充相关专业知识,以点连线构成网状知识体系;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注意储备专业力量,如专业网站、专业人士等,以便未来能迅速对症求药;借助社交平台的交互机制,及时查看读者留言,对于大家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总结和修正。 2. 民众不爱看深度报道怎么办?知乎上曾有一条知名评论被大家广泛借用:“先考虑是不是,再考虑怎么办”。民众真的不爱看深度报道吗?似乎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公众更适应短平快的内容,对深度报道有天然的排斥已成为某种共识。然而近几年,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和全球蔓延,民众在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表现出了对真实、权威、优质内容的迫切需求。传统媒体和市场化媒体顺应时势,围绕病毒、民众、政府、医患、社会等不同主体撰写了大量深度报道,有不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现象级的传播,收获了网友的点赞和好评。 本书的封面写着这样一句话:“信息过载的时代,简单、肤浅的报道已丧失其价值”,笔者深以为意。越来越多的民众已不再满足于获取一些浅显的消息,他们迫切希望了解事件和现象的内在逻辑,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运行机制,以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 但不得不承认,在日常化的阅读情境中,短小轻松的消息仍然更容易收获读者的青睐。为此书中也提到,记者应尝试通过自身的消化理解,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读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帮助读者更好的接纳深度报道。 不过,深度报道往往伴随着社会热点甚至是重大公共事件的出现,因此它的主场本应属于风险和动荡,它呼唤的就是全面和深刻。所以如何平衡深度报道的严肃和活泼、专业和通俗、冗长和短小,是否要一味向短平快看齐,也是我们需要着力探索和尝试的课题。

     04

     书摘

     “ 在写作中,你并不是要假装成一个专家,使用艰深复杂的术语,竭力去说服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专家,更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故事与传说去获得一些公众的认可。事实上,在完全反对与完全支持的两个人群之间,总有相当一部分持相对开放心态的人,而这往往才是环境和科技领域的记者主要的沟通对象。”

     “ 公众有批评的权利,但是当记者从事环境科技报道时,首先要在自己心中想一想,我们所要批评的技术已经帮助我们获得了什么。换言之,在我们谈论它的缺点时,应该了解它到底有什么样的优点。”

     “ 如何在‘科学’与‘政治’的不同视角当中加以平衡,非常考验记者的功力。理想的状态是,记者需要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又主动超越‘科学’的范畴,追问科学议题背后的利益链条与政策安排。”

     本文作者赵彤昕,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届硕士(点击红字部分查看“清新学子”专栏),现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首席编辑,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赵彤昕

     审阅 | 金兼斌 朱姿伊

     编辑 | 林毓菁 罗心怡 贺雨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