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译介丨在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清晰度:阐明和评估理论贡献
2023/3/2 22:00:00 科学传播人

     导读

     Introduction

     ”

     这篇论文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匡恺老师在博士生《学术创新工作坊》课程中向大家推荐的。论文的两位作者分别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DeAndrea副教授与天普大学的Holbert教授,Holbert教授是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主编,也曾担任 ICA 和 NCA分会主席,具有丰富的学术论文写作、评审经验,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传播学者如何更清晰地表达论文的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作者的具体观点是:阐述和评估理论创新时,需要更高的精确度。

     作者简介

     David

     C. DeAndrea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主要研究课题为传播技术在印象管理、印象形成、社会影响和寻求支持过程中的作用。

     Robert

     L. Holbert

    

     美国天普大学传播与社会影响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传播。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主编,曾担任 ICA 和 NCA 大众传播分会以及 NCA 政治传播分会主席。

    

     作为沟通过程的理论建构

     理论构建被定义为“有目的的过程或循环,通过该过程,对观察到的或经历过的现象进行连贯的描述、解释和表达”。理论建构有许多不同的追求,例如,研究人员可以提出一系列论点,说明现有理论为何薄弱,以及他们的工作如何弥补了前人研究的局限性。或者,学者可以声称现有的理论是不充分的,需要一种解决沟通现象的新方法。另外,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可以被用来解释广泛的现象。所有这些活动构成了理论建构,它们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正如Casmir(1994)简洁地指出的,“理论构建是一个社会中介过程”

     然而,低效的沟通在学术论文的理论贡献写作中依然存在,作者们在清晰表达他们的理论追求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研究人员使用更清晰、更通用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研究追求、目标和成就,该领域的理论建设工作将得到推进。否则,当试图解释和评估理论进展时,该领域(以及嵌套在该领域中的研究人员)将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主编Hanitzsch认为作者通常没有清楚地传达他们的理论创新贡献,并提出建议“……建议尽早明确说明文章的目的和目标,以便让读者立即意识到她或他可以从阅读文章中获得什么”

    

     提升对理论追求的阐述

     一是在研究中使用更精确的术语,减少他人的猜测,一种可行的改进策略是在手稿的开端就明确描述其理论追求的性质。对于致力于使其理论追求更清晰的作者,我们提供了一份清单,该清单由传播科学家常用的不同理论追求汇编而成(表1)。这份列表可以帮助作者思考他们的理论目标究竟是什么,同时,该列表作为一个客观参考,可以促进作者在个人文章中纳入清晰的客观陈述。

    

     表中,将理论追求分为12类:验证,证伪,解决概念问题,扩大现有理论的范围,解释机制,解释意外情况,理论比较,理论综合,理论创造,描述、观察或提出假设,理论概述。

    

     介绍和评估理论贡献

     作者还可以参考具体的评估标准,以论证他们的工作如何做出理论贡献,并克服文献梳理中呈现的研究缝隙。一旦审稿人准确地了解了作者要实现的贡献,他们就可以专注于评估文章的贡献,由此,准确性和透明度的责任就转移到了审稿人身上。

     《美国心理协会风格指南》(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Style Guide)是传播学的主要格式工具,它详细列举了作者在描述研究方法时须遵守的要求,例如提供招募程序、参与者特征和描述性统计信息。在结果部分,作者需报告显著性、影响大小的检验数据,并提供明确的“根据发现支持或不支持原始假设的声明”。这些章节中一致性的推理源于强有力的科学原则,以及我们集体努力的经验结果具有相加性的愿望。朝着一致性方向发展的标准化学术写作,能够简化阐释,确保基本信息被纳入手稿中。

    

     理论贡献交流的现状

     借助Chaffee和Berger(1987)提供的理论评估术语词典,我们对该领域的四个顶级期刊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传播专论》、《传播研究》、《人类传播研究》《传播学刊》。从2013年到2015年,本研究对其中发表的所有原创研究文章(N=421)中的以下术语进行了分析:解释力(explanatory power)、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可证伪的(falsifiable)、预测力(predictive power)、组织力(organizing power)、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power)、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简约性(parsimony)、简约(parsimonious)、启发性(heuristic provocativeness)和引发思考的(heuristically provocative)。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定量研究期刊中的论文作者更少使用Chaffee和Berger(1987)的标准来描述他们的理论贡献。在所分析的421篇文章中,只有16.6%的文章在其理论核心部分使用了11个术语中的至少一个。我们鼓励作者们更频繁地引用Chaffee和Berger理论评估标准。此外,审稿人可以使用相同的术语来更清楚地说明他们如何评价某些贡献,以及他们认为作者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具体的理论创新。为了促进这一沟通过程,我们更新并完善了Chaffee和Berger(1987)制定的理论评估标准列表(表3)。

    

    

     理论重点、追求和贡献之间的张力

     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评估标准越透明,讨论就越能集中在实质性问题上。然而,当某些评估标准和理论追求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承认时,也可能会损害该领域的理论进展。换而言之,关注或改进一个标准可能会以牺牲另一个标准为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构建反映了人类(即社会)的基本努力。Isaiah Berlin(1994/2014)认为,“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核心价值观(例如自由、安全、仁慈、平等、幸福、正义、知识)……并不总是彼此和谐。”

     因此,在理论构建方面,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a)承认和认识到我们用来判断理论的标准中的内在张力,以及(b)认识到具有不同优势的理论能够帮助实现描述、解释和预测传播现象的最终科学目标。另外,在评估理论贡献时,不要忽视作者的追求。

    

     讨论

     在众多的传播学子领域中,各种理论正在发展。传播学家将理论视为知识进步的基本组成部分,虽然人们普遍认同理论的重要性,但在理论贡献的表述上,各个子领域之间缺乏一致性。如果传播学家期望推动人们对传播过程及其结果的理解,则需要正式并恰当地阐述他们推进理论工作的确切方法。采用不同认识论方法研究人类传播的学者也应尽可能明确什么是有意义的贡献,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将这些贡献传达给其他学者。

     对理论追求及贡献进行更精确的讨论,将产生以下几个好处:(1)现有理论的优点和缺点将在文献中得到体现,从而允许学者之间进行更合理的辩论;(2)最新的理论贡献将与现存文献保持连贯性,让我们的知识随着时间不断积累;(3)帮助相关者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即判断该理论贡献是否值得纳入共同的学术平台(如在同行评审的渠道发表);以及(4)使该领域获得更强的自我意识和更精准的自我评估,变得更加有效、自信。

     尽管我们的讨论主要聚焦在已出版论文上,但本次号召可能会对还未出版作品更有裨益。也如Hanitzsch(2013)所言,许多充满奇思妙想的手稿由于不能明确阐释理论目标而未获得出版机会,而现在恰好是一个好时机,我们期待在有效的学术沟通支持下,有更多优秀的理论文章发表。

     原文信息

     DeAndrea, D. C., & Holbert, R. L. (2017). Increasing clarity where it is needed most: Articulating and evaluating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41(2), 168-180.

     作者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方格格

     审阅 | 金兼斌 朱姿伊

     编辑 | 贺雨璇 林毓菁 罗心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传播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