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样的抢救“妙招”会让人送命!
2022/3/22 18:28:00 科学辟谣

     近日,一位热心读者,通过留言向科学辟谣公众号提供了一条热传的信息,想请我们来判断一下真伪。结果看到这内容,编辑们拳头都硬了,造这种谣是图什么?打算害别人性命吗???(为了防止二次传播,特地打上了“胡说八道”水印)。

    

     来自读者留言

     先直接说结论,这方法根本就是在害人!可千万别当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批驳这条谣言,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的心搏骤停抢救过程,之后再来说说抬腿的事儿。

     01

     心跳停了到底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心电图成一条直线了,人就危险了……没错,心脏肩负着给身体各处泵血的重任,它一旦停止工作,全身血液循环就会中断,呼吸也会停止,10秒钟左右意识也会丧失。但这种要命的情况却并不很罕见,根据《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搏骤停,而绝大多数猝死都与心搏骤停有关。

    

     图虫创意

     而心脏一旦突然停止跳动,如果4-6分钟的黄金抢救时段内未能有效干预,患者就很容易死亡,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对这样的患者迅速开展抢救。

     具体怎么抢救呢?

     针对心搏骤停,所有的抢救方式都是为了先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保证被抢救者重要脏器的血液、氧气供应,再争取让被抢救者重新恢复心脏的自主循环、并恢复自主呼吸和恢复意识。

    

     CPR培训课 | 图虫创意

     对心搏骤停者的现场抢救,医学界目前最主要的方法是CPR,也就是心肺复苏术。具体方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这里先简单概括一下(以下为成人标准):

     1.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如患者无反应,无意识,无脉搏,则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并让周围人帮助寻找AED(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地铁、机场、商场等公共设施多有配置)。

     2.使患者仰卧于安全、坚硬的平面,在双乳头连线中点处实施胸外按压,频率达到100~120次/min,深度5~6cm。

     3.每30次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

     4.循环这个过程,直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或医护人员到场。

     (注意:以上为简要步骤,要去参加急救培训才能掌握全部细节,可别觉得看了就是会了……)

     看看上文就会发现,这些步骤里压根没有抬腿环节啊?没错,其实在目前的各类心肺复苏指南里,并没有提到抬腿。

     那么问题来了……

     02

     抬腿到底有用吗?

     先说结论,碰上心搏骤停,先做心肺复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讨论抬腿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1992年以前,抬高双腿还真是心肺复苏术相关指南的一部分,原因当时认为将患者的腿部抬高,可能有助于增加冠脉灌注,并改善心、脑血流,可以强化心肺复苏抢救的效果。道理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所谓“水往低处流”,血也一样,腿抬高了就会有更多的血液进入上半身了。

     虽然理论上有效,但是由于这个方法影响血液流动的持续时间较短,只有不到1分钟,而且实际对血流的影响难于监测,缺少足够的临床证据来证明其有效性,所以在1992年之后,这个操作从心肺复苏相关指南上被移除了。

     尽管近几年有医生重新开始考虑在心肺复苏中增加抬高患者双腿的环节,以尽可能地让患者恢复得更好,但这仍在研究和验证阶段,且往往会在设施完备的医院中进行,而一般的院外急救指南里则并不会建议这么做。

     其实我们想想就能理解,紧急情况下,现场能找到个安全且坚硬平坦的场所,迅速让患者躺平施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儿还有功夫找点什么东西把病人的腿绷直架起来呢?

     就算真把腿抬高了,心肺复苏本身动作幅度就很大,边按压还要边保持病人的平衡,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吧。非得跟那儿折腾腿的事儿,很可能宝贵的几分钟就过去了,本来还有希望的病人,就可能因此失去生命。

    

     图虫创意

     所以,我们平时面对心搏骤停,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了120就立刻开始做心肺复苏。

     这里还要再强调一下,本节内容都是在做心肺复苏前提下,再讨论抬腿有没有“锦上添花”的作用。而碰上心搏骤停,如果不做心肺复苏只是抬腿……这基本上就相当于坐等患者死亡了。

     总之,这条谣言真的是令人非常愤怒。

     其实光是辟谣的话,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但咱们不妨借助这条谣言,一起探讨一下该怎么辨别这类谣言的套路。

     03

     这条谣言,破绽有哪些

     首先,要关注那些极端的描述,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把话说死”。像这种“没有任何风险”的话,是不太可能出现在正规医生的表述中的——开个药打个针医生都得叮嘱半天呢。

    

     然后,要关注那些惊人的好数据。像这种超过100%的抢救成功率……医生看了都想打人好么。

    

     事实上,根据2015年北京急救中心的一项统计,505例在医院外发生的心搏骤停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仅为8.12%,而其它研究统计中,基本上也是这个数量级。所以说,要真有什么百发百中的抢救方法,那绝对能发很厉害的论文,一搜就会搜到。

     可实际上呢?先不说原文中这位所谓医生的名字编得前后都不一样,上论文网站以随便哪个姓名+急救或心肺复苏作为关键词搜索,都是啥也搜不到。

    

     搜索结果一例

    

    

     搜索示例

     所以,我们也就摸到了一点这种谣言的套路了,首先,说一件要命的事儿(比如心搏骤停),再承诺个无副作用,虚构个名医,然后再编个吓死人的好数据,就能拿出来唬人了。这类谣言编起来很容易,可能今天是急救大师,明天是抗癌神医,后天改说降糖明星了……总之,当我们看到这种关于“惊人疗法”的内容,不妨上点心,稍微做一下查证,或者问问医生,就不容易上当了。

     作者 | 丁 崝

     审核 | 汪 茜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 责编 | 丁 崝

     参考资料:

     [1]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7, 42(3).

     [2]卢彦秀, 林锦乐, 张文武,等. 被动直腿抬高试验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急诊杂志, 2019(8):4.

     [3]王小刚, 高丁. 院前心脏骤停患者505例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及其成功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4):3.

     你可能还想看

     ▽

     都2022年了,怎么还有人在传这些新冠谣言???

     口罩上有致癌物残留,戴前需要挥20下?

     喝了百草枯,真的没救吗?

     点击关注科学辟谣,你也能给谣言迎头痛击

     ↓↓↓

    

     看到可疑的消息可以留言给我们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辟谣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