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赢红包|手机、电脑是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主要原因可能是它→
2024/3/31 科学辟谣

    

    

     作者:王苹果

     审核:庞宇峰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

     流言

     环顾四周,现在戴眼镜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不仅是在中国,这种趋势在全世界范围也越发明显。根据澳大利亚莱恩·霍顿视觉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一半的人会近视,其中高度近视的将有10亿!很吓人的数字!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电子产品是近视的罪魁祸首,先是电视,然后电脑,到了现在,手机成了众矢之的。真的是这样吗?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分析

     事实上,根据权威的科学研究,太宅了(在室内待的太久)——可能才是你近视的主要原因。

     2007年,凯瑟琳·罗斯率领研究人员,对生活在新加坡与悉尼的儿童的近视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悉尼的儿童花了更多的时间阅读学习,但是他们的近视率却只有3%,新加坡的则为29%。

     面对这一反常的现象,研究小组继续深入调查,发现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双方户外活动时间的差异。悉尼的小朋友每周在户外活动上花费了将近13.5个小时,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小朋友则只有3.05个小时。这也就表明了,在室外待得越久,患上近视的可能性就越低。

     国内曾经也进行过一项类似的研究。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研究人员选取了12所学生近视率差不多的学校,其中6所每天增加40分钟的户外活动课,并且鼓励父母们放学后以及周末有时间多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另外6所则是作为对照组,不作调整,以前什么样就继续什么样。

     这项研究持续了3年之久。最后,研究人员发现:增加了户外活动的学校,孩子近视率为30.4%,没有增加的为39.5%,两者相差了9%之多。这意味着户外活动可以有效减少近视的发病率。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那么,户外活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可以预防近视?

     研究发现,户外活动中的光照强度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大家应该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户外的光照强度是远远高于室内的。具体的测量数值,拿夏季来说,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0000-100000勒克斯(光强计量单位),即使没有太阳,户外光强也能达到1000-10000勒克斯。而在室内,即使是很明朗的天气,光强也只有100-550勒克斯,和户外有成百上千倍的差距。

     我们人眼经过了亿万年时间的进化,才成了适应自然光的样子,而人造光才出现短短几十年,眼睛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人造光。于是,长期待在这种不利的光环境下,自然会对眼睛造成损害。

     具体的影响机制,目前主流的假说是户外的自然光有利于促进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这种多巴胺在眼球的发育中可以阻止眼球变长,而眼球变长是近视人群的主要特征。

     2010年德国国宾根大学的一项动物研究支持了这种假说。眼科研究人员向小鸡的眼睛注射了多巴胺抑制剂,然后他们观察到光线对眼睛的保护作用也减弱了。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当然,预防近视,除了需要人眼接收足够强度的光线,光照时间也很重要。

     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近视研究员伊恩·摩根的研究,儿童每天需要在至少1万勒克斯(大概就是夏天在树荫下戴着墨镜的光照强度)的光强下待3个小时左右,才可有效预防近视。

     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也就是说,平均每2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人近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国家也开始高度重视,推出了“减负”等政策措施。当然,国家只能宏观调控,预防改善近视具体还要依靠各位家长的引导。

     结论

     与其怪罪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如有时间的时候多带孩子在户外玩,帮助孩子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明亮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谢红莉, 谢作揩, 叶景,等. 我国青少年近视现患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7):4.

     [2]姜珺. 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 21(3):5.

     [3]陈志. 周边近视性离焦对儿童和小鸡光学离焦性近视模型的影响[D]. 复旦大学, 2013.

     来源:星空计划本文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引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答题赢红包时间

     活动时间:9月2日10:00—9月3日23:00

     万元现金红包雨正在降落,快来参与答题活动,说不定幸运儿就是你!

     温馨提示:如扫码无法参加,可先关注“科学辟谣”,再回复关键词“答题赢红包”,就可进入本条内容进行答题!早到早得哦,来得晚红包和奖品可能就被派送完啦!获得奖品的幸运儿要尽快兑奖,活动结束就无法兑换啦!

     *详细规则见活动页面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参与答题↓

    

     你可能还想看▽刨根|最新研究证明“老年人吃猪油可能有益心血管健康”?科学数据不能这么解读喝酒可以预防肾脏疾病?这些危害先来了解一下!爱喝酒的朋友别错过!拍牙片会引发甲状腺癌?真正的潜在危险因素是这5种,赶紧来看看!

     关注科学辟谣,你也能给流言迎头痛击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辟谣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