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调整20%,高校学科专业改革要改啥?
2023/4/16 20:16:53 科学网
文 | 武建鑫(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近日,《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发布引起了很多人关注。但事实上,我国针对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工作一直在进行,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达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近1万个,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应该说较大幅度地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
然而,当下国内学科专业结构仍难以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对需求侧把握不够精准、供给侧改革不够系统等问题。
基于此,此次出台的《方案》适时回应了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供需失衡的问题,并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与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联系起来,为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学科专业调整三大看点
《方案》呈现出新时代我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诸多亮点,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以2035年为远景目标,分阶段提出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工作目标。近期目标以2025年为准,量化目标为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建好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30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远期目标以2035年为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通过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建设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其二,提出国家宏观调控、省级统筹管理、高校自我约束的协同联动管理机制。
国家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有效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等。省级统筹管理主要体现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学科专业设置统筹、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高校自我约束主要体现在能否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一校一案”原则,研究制定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逐年推进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工作。
其三,将相关工作置于开放系统,有效回应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自主培养的需求。基于开放系统的视角,此次公布的《方案》更加关注外部社会的需求。
毫无疑问,《方案》对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乃至办学思路有深远影响。比如,高校学科专业体量将得到精简,学科专业满意度将得到持续提高;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由此受到影响并对高校发展形成考验与挑战;高校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进程势必会加快,跨越边界的组织行为将得到鼓励,真正激活基层学术组织的知识生产力和育人潜力。
面向未来精准实施需求侧管理
目前来看,国内高校基本能够满足短期内的人才培养需求,但在面对较长时间内的新型社会人才需求时,传统学科专业结构难以适应。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未来社会形态、行业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在较长时段的考察基础上实施精准的需求侧管理。
在这方面,具体涉及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基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描绘,进一步判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诉求。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也应面向未来探讨高等教育及学科专业发展。比如,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描绘了一个人机协同发展的社会形态,高校人才培养势必要弱化技能型训练,更关注技术素养、数据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业精神、文化敏感性等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基于这种人才素养结构,应有与之匹配的大学形态及学科专业结构。
二是研判特定社会形态下的行业发展趋势,不仅为当下行业产业发展提供高规格人才,还要考虑行业产业升级换代对人才素养新的需求。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周期性和时代性。对于一些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尤其要具备“市场化”思维,必须考虑各时期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以及全国高校能提供的人才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各时期行业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工艺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并将其及时反馈到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中。
三是预测科技发展态势,准确把握科技范式的变迁、知识生产模式的更替、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
以往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大多要等科技有了新变化,再考虑是否或如何将其融入学科专业的调整方案。这使得专业学科调整永远都是被动应变,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鉴于此,《方案》的实施有必要秉承“超前思维”的思路,通过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体系、健全学科交叉制度等方式,制定高质量的学科专业行动方案。
供给侧改革须以人才自主培养为目标
供给侧改革并非新命题,而是国内高校一直沿用的思维模式,即认为高校作为人才供给方,应通过学科专业的设置、布局、优化和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但实践中,供给侧改革只做了结构和数量的调整,在学科专业内涵发展与高质量建设层面的体现不足。
基于此,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的供给侧改革需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强化基础学科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围绕前沿方向设置多学科交叉专业与课程,助力相关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当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是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够,要实现更多突破,必须有一批能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的拔尖创新人才,而要培养此类人才,必须突破传统学科、专业、组织壁垒,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设置交叉学科,匹配高质量的课程、师资及制度条件。
其二,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助力复合型人才自主培养。
这涉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阶段。其中,本科教育阶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往往通过通识教育、双学位、科教融合、跨学科专业等方式实现,与当前倾向于学术前沿的交叉学科建设的关系不太明显。但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旨在塑造具有跨学科研究潜力的专业人才,需要高校提供系统的学科交叉团队、跨学科双导师指导、交叉学科专业设置等。
充分激发高校办学自主性
此次《方案》提出要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联动,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方面协同。基于此,又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落实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在笔者看来,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离不开政府、市场、高校等关键主体,是一个多主体协同互动的过程——政府通过学科专业目录、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制定等方式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市场通过劳动力资源的供需机制发挥动态优化作用;高校作为关键执行者,既要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又要研判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最优决策。
对于高校而言,在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应秉承分类发展的办学思路,积极构建适切的学科生态结构。“大而全”的办学思路是高等教育规模式发展阶段的产物。在内涵式发展阶段,一所大学办得好坏不在于博士点数量,而是看其学科有几个是卓越、一流的,能否回应“四个面向”,或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因此,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也不例外。通过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形成独特的学科专业集群,进而构建适应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第二,高校应秉承长期主义的办学定力,制定学科专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长期主义的对立面是短期主义,后者容易出现学科建设政绩工程,而频繁的政绩工程不仅浪费大量的办学资源,还会破坏学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比之下,长期主义则是一种理性选择,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有助于缓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更容易实现特定学科专业发展目标。
第三,高校应谋划学科专业发展新模式,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现象,或者说是遵照经典大学时代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前进,缺乏大刀阔斧式改革的勇气。通过创建全新的研究型大学,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也更容易扎根中国大地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模式。
新型研究型大学形态涉及办学理念、组织形态、学科专业、制度体系等方面,但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新型办学理念构建的学科专业发展模式。
除了新兴大学外,传统大学也可以在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探索学科专业发展新模式,助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中国科学报》 (2023-04-10 第3版 大学观察 原标题为《学科专业调整应同时聚焦需求侧与供给侧》)
编辑 | 方圆
排版 | 华园
合作事宜:hezuo@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