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治胆结石、胆囊炎、慢性肝炎,的千古良方,百治百愈!
2021/7/7 11:33:00 本能系统医学论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欢迎关注↑)
辩证准确,经方有神效
众所周知,中医没有胆石症这个病名,只是在症状上与“胁痛”有些相似。
胆囊炎、胆结石古代的治法,比较有效的方剂为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治胆结石一般是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消石通便为原则的。
按照中医的辨证灵活加减,疗效更为可靠。
方组: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芍药9克,枳实9克,大黄6克
方解:
方中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轻清上升,宣透疏达之性,长于疏泄肝胆之邪热,与黄芩相伍能和解表里、清热利湿,与白芍同用,能柔肝舒肝止痛;
![](/asp/image.asp?m=0&w=gh_73f15877d7c2&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HFR5UibhNHODswvE55Wicu0QInmiaHHXjLJiagzeH2OIMgr5DmTLc6fKL9MaicqjuYLna2OETPkOxpfgDLdG9tkezsA/640?wx_fmt=jpeg)
半夏、生姜化湿和中,降逆止呕;
大黄、枳实泻府清热、利胆消炎;
枣甘益脾,可养营分。
只有腑气通畅,郁结湿热才有出路,只有邪气去,正气方可复。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
大柴胡汤主要针对的症状是什么呢?
张仲景是这么说的,“呕不止”,就是用了小柴胡汤以后,仍然呕吐不止,从临床来看,这虽然是胃的症状,但其根本往往在肝胆,多是肝胆的疾病所引起,如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肝炎等。
“心下急”,心下是胃,急是拘急、痉挛、疼痛的意思,就是肚子鼓鼓的、胀胀的、非常疼痛。
现在很多中医没有触诊,也不摸脉,就靠问诊,从头问到尾。
张仲景当时看病要摸肚子,哪个人痛得不得了,一摸肚子,发现上腹部“按之满痛”,这时就用大柴胡汤,非常有效。
张仲景是怎么说的? “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也,当下之,大柴胡汤主之。”
所以我们在用大柴胡汤的时候,一定要让病人躺下来,再按一按他的上腹部。
患者感到疼痛,甚至拒按的时候,我们就考虑用大柴胡汤;但反过来如果肚子软软的,像按在棉花枕头上一样,我们使用大柴胡汤就要注意了。
经常呕吐、肚子痛,所以病人心情抑郁,烦躁不安。
这个病症在今天看起来与胆囊炎、胆结石非常类似,所以,大柴胡汤用于这方面的治疗,疗效肯定。
说到这里,这个大柴胡汤好像很全能,既能缓解人们的病痛,还能帮助我们调节心情。那它在药物组成上,跟小柴胡汤有什么区别呢?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只错两味药,前5味药二者都具备,只是大柴胡内加重了生姜的用量,等于是小柴胡汤去掉人参、炙甘草,重用生姜,再加上枳实、白芍。
把人参去掉了?这可是大补的东西。为什么要用白芍和枳实来代替人参,炙甘草呢?
因为这两个药属于甘温之剂,太温、太补,由少阳枢机不利的小柴胡汤证到气郁化火的大柴胡汤证,少阳火热加重,不适宜温补药。
为什么加上白芍呢,因为有明显的疼痛,白芍具有良好的缓急止痛的作用,能松弛内脏及腹部的平滑肌痉挛。
又为什么加上枳实呢?是为了破气散结,开散郁火,并能通调大便,促使郁热从下而走。
这里生姜为什么要重用呢?
小柴胡汤的生姜是三两、大柴胡汤的生姜是五两,是因为呕吐加重,以至于呕不止,用小柴胡汤已经解决不了呕的问题,所以重用生姜以和胃止呕。
所以,大柴胡汤所治的病证总为郁火较重,而病变焦点集中在少阳胆热犯胃上
严重者少阳内的胆热还可以波及到大肠,影响到大肠的传导蠕动功能,出现大便秘结,用小柴胡汤治疗就显得病重药轻了,故张仲景改用大柴胡汤治疗。
胃和大肠都属于阳明,少阳邪热侵犯胃肠,即为少阳、阳明同病,所以,后世认为大柴胡汤是少阳、阳明双解的和方。
推荐阅读:
●拍案叫绝的排石秘方,各种结石都有效!
●中医排石“金”方,治疗泌尿系结石不一般!
●传为千年神方,特别适合痰湿重,爱打呼噜、肥胖、头发腻、身重、失眠、胆小等人
★推荐书籍《长寿大道》,再优惠
长按识别
![](/asp/image.asp?m=0&w=gh_73f15877d7c2&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ygQQN05YIvb3bmHbraV4kGbytCpgaHFgGCdj7iaf8tWTtW8gz1Ofiako61uTW4yC8pYWUt83byXrBiaNqSg2e90ng/640?wx_fmt=jpeg)
关注我们
(问询、合作、投稿、侵权等请微信:13810949871)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本能系统医学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