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可以
2022/5/13 17:00:00 时代光华出版

    

     编者按

     我们90%的努力,都是在制造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我们常常以为改变就是,去掉生命里那些“不好的”的东西,剩下的就会是“好的”。

     如黄仕明老师新书里的一句金句:“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可以。”

     如何获得真正的改变?如何跨越情绪、关系的障碍,活出完整而丰满的一生?

     句句精彩戳心,一起来看看吧?

     选自| 黄仕明《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01.

     “这不是很有趣吗?” 这一句话,恰如中国画里的留白。 多年的咨询经历让我意识到,人们的核心需求常常是通过痛苦来呈现的。但当人们遭遇痛苦时,往往急于去掉痛苦,寻求建议,找到方法。 但是,我们无法给来访者的每一个问题答案,心理咨询室里,最不需要的是一个给建议的咨询师。 同样的,生而为人,我们也无法给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一个立马清晰唯一的答案······因为,生命并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生命,是一个正在展开的奥秘。 从来没有大师,因为一切都在变,那些对生命保持好奇心,带着觉察不停地探索的人,才是生命的大师。 真正的改变并不是去掉某些东西、某个存在,而是打开一个空间,让每一个存在可以成为这个完整的空间的一部分。 当我们用好奇心去代替追逐答案的野心,不反抗,不评判,只是去聆听、好奇、连接潜意识带给我们的画面、信息、象征、能量,它的到来可以为我的生命带来什么不同呢?它如何帮助我在生命中带来更多的美好呢?

     一个生生不息的可能性空间就打开了······

    

     02.

     对于生命流经我们的所有经验,我们能够正向地支持和回应,这就是一个人成熟的象征。

     每一个人,都是两个不同自我之间的关系——认知自我与身体自我之间;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我和更大的场城之间······

     如果两个“我”之间的关系是冲突的,就产生了一个低等的身份状态,陷入自我憎恨、自我责怪、自我惩罚的漩涡之中。

     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存在,他想透过我来到世界上去苏醒,欢迎,欢迎·······

     给“他”位置,支持、连接、共振······就产生一个高等的身份状态,帮助我们活出自信、幸福、健康、美好的人生。

    

     03.

     在我们小时候,某些负面的经历,在过去资源有限、认知有限的自己身上发生了,我们或许没有太多的力量去改变。

     当曾经受伤的自我再次拜访我们的生命时,不是让自己退行,变成了一个受伤的孩子。 因为,让一个孩子去驾驭我们的生命,他还没有足够的成熟,没有办法创造我们想要的现实。

     当我们日渐成熟,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回应这段经历的方式,改变我们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正是这样,决定了我们的生命轨迹。 我们现在生命中的关系,想要创造的美好未来,并不只是被过去的经历所影响,更取决于现在成熟的「我」如何连接、敞开、回应、聆听、抱持······赋予其正向的价值和意义。 谢谢过去脆弱、受伤、挫败、无助的自己,为今天的你做出了贡献,让你学会了保护、勇敢、坚强、努力、上进······

     这样,过往的问题、创伤,就会成为我们生命旅途上丰盛的资源。

    

     04.

     不幸地是,人们很容易困在意识的僵化现实中,筑起一道与无限性可能性的潜意识隔离的墙。 脆弱、伤痛、悲伤,所有这些自然的生命体验,本来没有好坏,但是人类意识正向或负向的回应方式决定了他是正向体验或是负面体验······ 当用我们用抗拒、冷漠、排斥这些非人性的方式对待这些自然的生命体验,就会让我们锁上了一个负面的催眠。而“欢迎”就是一种正向触碰和正向回应这些自然的生命体验的方式。

     当我们能够去欢迎生命里每一个不同的体验,可以带着好奇和善意和它们相遇,在无常变化的世界里跳舞唱歌······这样我们每天都可以开怀大笑了。

    

     05.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天赋,让我们藉此向世界闪耀自己独特的光芒。 但同时,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也携带着创伤,而这些创伤,不只是来自生命之初,也来自于生命之前:父母的、祖先的、历史的、文化的······· 一旦我们的心灵深处向世界打开,绽放“天赋”和召唤的时候,“创伤”也会同时来到我们的世界,不安、怀疑、恐惧、焦虑······

     要活出丰满的人生,恰恰需要掌握并调整好这“天赋”与“创伤”的平衡,同时体验光明与阴暗,抱持着“绽放天赋”与“疗愈创伤”,这便是一段自我实现的旅程。

    

     06.

     三个带来觉醒的提问——

     第一个提问:假如没有了任何问题的拉扯,你会活出一段怎样人生呢?

     第二个提问:这些拉扯是谁创造的?

     第三个提问:谁在回应这些问题的拉扯呢?用什么态度?

    

     07.

     如荣格所说,我们的前半段人生,活在他人的催眠里,后半段的人生,我们要做自己的催眠大师。 在年龄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我们需要从他人的眼光里去确认自己是谁?活在他人的看法里,去迎合别人的需要,而忘记了自己的力量······ 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能力和资源去聆听自己的声音,并活出我们的生命召唤,踏上一段自我创造的旅程。透过催眠作为一种连接,帮助我们把灵魂中最美的部分带到在这个世界上,你内在的灵性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核心存在,答案来自于你和“他/她”的连接和聆听。 你,就是你所练习的。

    

     08.

     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生生不息的流动和创造力,我们需要活在三个年纪里:孩子的、成年人的、一万岁老者的超越和智慧。 从一个孩子般的好奇心、创造力去敞开;从一个成年人的持续行动力去创造;从更高的智慧中获得到生命的领悟······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书封购买?

    

     - END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时代光华出版”同名视频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进群领取不定期送书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图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时代光华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